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演奏公开课教案 管乐队的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演奏公开课教案 管乐队的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
2、利用手机APP彼得与狼来听记交响乐主题旋律
3、分组进行音乐剧创作,各组根绝任务单要求创编音乐剧,上台展示,老师给予评价。
三评合一,强调教学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小结
理性升华
7分钟
1、总结交响乐对的组成及《彼得与狼》中主要西洋乐器及音色特点
2、布置作业: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说说其中有哪些西洋乐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交响乐队的组成及《彼得与狼》中主要西洋乐器
【能力目标】能够听辨作品中主要乐器音色,并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作品反映的真善美、假恶丑和团结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及音乐素养。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交响乐队的组成及主要西洋乐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教的是音乐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她们酷爱音乐喜欢表演,思想活跃喜欢游戏教学,学习了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审美分析能力,听过交响乐但对《彼得与狼》还比较陌生。
因此,本课对于他们而言非常的必要,通过对《彼得与狼》欣赏和拓展活动,能够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深刻学习交响乐,提升自我音乐鉴赏能力,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增强个人素养,并运用到学习专业知识中。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作品中主要乐器音色及所代表角色形象的主题旋律。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比较归纳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
微课导入
任务驱动
8
分
钟
1、播放微课,看完后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识这些西洋乐器吗?
问题二:这些乐器的名字和音色是什么?
问题三:哪些西洋乐器组成了交响乐队?
2、导入课题《彼得与狼》交响乐队的组成
让学生总结,既可以巩固重难点,又可以让学生提升基本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反思】创新上,我利用微课导入,微信平台,手机APP化解了我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了信息化教学,课堂上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形成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体验式课堂。学生在这堂课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审美体验,综合音乐素养得到提。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音乐剧创作环节上,应大大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彼得与狼——交响乐队的组成》教学设计Fra bibliotek彼得与狼
——交响乐队的组成
授课时长
90分钟2课时
授课对象
班级人数
使用教具
PowerPoint课件、投影设备、音响设备、西洋乐器等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教材】《名曲百首赏析》(赵易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外国部分器乐第七十二首《彼得与狼》
问题二:出现了哪些西洋乐器?
问题三:不同乐器代表什么角色?
4、再次播放《彼得与狼》片段音乐音乐,七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乐器,手持乐器或者乐器图片,哪个乐器音乐响起,扮演哪一组乐器的同学就站起来。
5、讲解《彼得与狼》音乐形象,通过看图连线,将乐器和角色进行连线,小猫猎人小鸟鸭子大灰狼彼得老爷爷分别用哪些乐器来表现。
任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求新知
合作体验
(重点)
35分
钟
1、介绍《彼得与狼》作品
2、下发学习任务卡(学习任务:查阅作者普罗科菲耶夫)将《普罗科菲耶夫作品赏析》这一视听节目提前发送到班级微信平台,让学生自主查阅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3、欣赏《彼得与狼》分组讨论
问题一:《彼得与狼》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教材分析】作品创作于1936年,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全曲27分钟。
6、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这些角色,教师播放主题旋律。
自主学习——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分组探究——理论转化到实践
让学生听边乐器的音色
合作体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实践体验,解决教学重点
实践强化归纳总结
(难点)
40
分
钟
1、下发任务卡,学生自由讨论,归纳总结七个角色主奏乐器的速度、力度、形象特征。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