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试题汇编

2017年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试题汇编

2017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桃花源记》【广东省广州市】(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

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答案】9.(3分)B【解析】悉:都;A项,穷尽/贫困。

C项,告别,告辞/推辞;D项,不久/寻找。

10.(4分)(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儿女米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1.(3分)A【解析】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而是发现芳草鲜荚、落英缤纷觉得很好奇,“欲穷其林。

”而且,根据“太守即造人随其往”可以知道,太守并没有亲自去找桃花源。

【广西贵港市】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一)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二)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下列对《望江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诗感情上的大转折,船尽江空,希望落空。

B.“断白蘋洲”运用夸张手法,抒发了独处深闺女子盼不到心上人的痛苦之情。

C.这首词情景交融,景有层次,情有起伏,绵绵情感让人心碎。

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借倚楼望帆这一细节,细腻地描绘女子盼心上人归来的情景。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B.环面攻之.而不胜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满目萧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属()②锦鳞.游泳鳞()③斜晖脉脉..畔之亲戚()..水悠悠脉脉()④亲戚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3.说说你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理解。

(3分)14.选文(三)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3分)【答案】9.(3分)D10.(3分)A11.(2分)①通“嘱”,嘱托、嘱咐②代指鱼③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④父母兄弟12.(4分)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13.(3分)指出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14.(3分)“得道”即“施行仁政” 理由:得道者多助。

【海南省】二、(三)文言文阅读(12 分)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9~12 题。

(12 分)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级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林尽水源.(yuán)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D.辞.去(cí)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⑴复.行数十步()⑵屋舍俨然..()⑶便要.还家()⑷此中人语.云()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2 分)【答案】9.(2 分)C10.(4 分)⑴又、再⑵整齐的样子⑶同“邀”,邀请⑷告诉(对……说)(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11.(4 分)答案示例:⑴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⑵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每题2 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12.(2分)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2 分。

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江苏省苏州市】二、(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

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案】9.B(2分)【解析】A项,进入/收入;C项,名词,“房屋”/动词“舍弃”;D项,的/到……去。

10.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3分)【四川省泸州市】(一)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l一4题。

(17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愚溪诗序(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