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答案与分析一、名词解释5、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出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经济学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6、消费函数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人们的消费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记作:C=С(Y)7、消费倾向又称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8、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每增加每一单位,消费的增加量。
边际消费倾向数值为消费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C。
9、储蓄函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假定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储蓄被视为是收入的函数,这就是储蓄函数。
10、平均储蓄倾向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重。
11、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储蓄的增加量。
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为储蓄函数的斜率。
1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在凯恩斯看来,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看还是根据日常观察到的通常的具体事实看,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人们将增加消费,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
正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的份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并存的有效需求不足。
13、凯恩斯定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根据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与萨伊定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增长并实现充分就业,使供给(生产)增加。
简而言之就是需求可以自发地创造供给。
这被凯恩斯主义者称为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定律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14、投资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
15、重置投资指用来补偿消耗掉的资本的投资,通常是以折旧的方式进行。
16、净投资指扩大资本存量而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他是为了弥补实际资本存量与理想的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而进行的投资,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
17、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或叫均衡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的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
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s ,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18、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也称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计划的或想要有的存货投资。
当产品卖不出去时不得不堆在仓库里,这部分存货不是企业想要持有的存货,即非合意存货或非意愿存货,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此,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实际产出减计划支出。
19、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0、乘数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Y/∆J ,式中,∆Y 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 是支出的变化。
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
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
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
21、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的变化量的比率。
即b i y K i -=∆∆=11,或MPSMPC K i 111=-=,式中,∆y 是增加的收入,∆i 是增加的投资, MPC 或b 是边际消费倾向,MPS 是边际储蓄倾向。
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多倍减少。
2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即)1(11t b g y K g --=∆∆=。
式中,K 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 是收入变动,∆g 是政府支出变动, b 是边际消费倾向,t 是边际税率。
政府购买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K g = K i 。
2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即)1(1t b b T y K t ---=∆∆=,﹙如果只考虑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则为bb T y K t --=∆∆=1,税收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边际储蓄倾向之比的负数值﹚。
式中t K 是税收乘数,∆y 是收入变动,∆T 是税收变动, b 是边际消费倾向,t 是边际税率。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
2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即)1(1t b b tr y K tr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和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
2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即)1(11t b b K K K T E b ---=-=,平衡预算乘数b K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E K -税收乘数T K 。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因此,如果政府增加支出和增加一笔与支出相等数额的税收时,国民收入会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和税收增加同一数额是一种平衡预算,结果是国民收入增加,其增加额等于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的差额乘以这笔增加的支出额或税收额。
26、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就是潜在的国民收入,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资源(土地、劳动、资本财货、技术条件等)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最大产出量。
也就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量,反映经济的生产潜力。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不同于均衡的国民收入。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社会拥有资源的数量,而均衡收入大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调节总需求使均衡收入接近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27、通货膨胀缺口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
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
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
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已没有可资扩大实际产出的闲置资源,不可能再增加实际产出,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经济将面临物价普遍上涨的压力。
经济将在高于充分就业收入的名义收入水平上达到均衡。
28、通货紧缩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
在存在通货紧缩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低于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价值。
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非意愿存货增加,厂商缩减现有生产水平,降低实际产出和就业水平,引起失业,最终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现总需求总供给的均衡。
所以,通货紧缩缺口意味着经济面临衰退的压力,资源闲置,收入下降。
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用政策鼓励私人投资,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二、选择题1.C2.A3.D4.C5.D6.B7.A8.D9.C 10.C 11.D 12.B 13.B 14.D 15.D16.D 17.B 18.D 19.A 20.B 21.D 22.C 23.B 24.A 25.A 26.B 27.C 28.C 29.A 30.C 31.B 32.A 33.C 34.D 35.B 36.C 37.B 38.D 39.A 40.D 41.A 42.C 43.D 44.C 45.B 46.D 47.A 48.D 49.B 50.A 51.A 52.B 53.B 54.D 55.B 56.C 57.A 58.A 59.A 60.D 61.A 62.C 63.D 64.B 65.D 66.A 67.D 68.D 69.B 70.D75.AC 76.AC 77.ABC 78.AE 79.AD 80.ABCD 81.BD 82.ABD 83.ACD 84.BCD 85.ABCD 86.AB 87.ABCD 88.ABD 89.AB 90.ABC 91.BC 92.AB 93.ABCD 94.ABD 95.ABCD 96AC 97.AD三、简答题1、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零时,为什么其消费支出不为零?答:消费支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证生存必需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使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引致消费。
当没有可支配收入时仍然有自发消费,如果没有这部分消费支出就无法生存了。
在没有可支配收入时,这部分消费可能来源于过去的储蓄或者借款。
这种情况在短期中是可能的但在长期中没有可支配收入就没有消费支出。
2、什么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一定为1?答: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边际储蓄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
居民户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只能用于这两部分,不是消费掉就是储蓄了。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为1。
3、什么消费函数在长期中是稳定的?答:消费统计资料表明,在长期中消费函数,即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
各种消费函数理论对这一点做出了解释。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要从一生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是一生的效用达到最大,这样,人就根据一生的不同生命周期来安排支出。
在青年时期消费多而储蓄少,到老年时收入少就用过去的积蓄。
从一生看,消费支出与收入和财产相等。
当社会人口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动时,从整个社会来看,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人们的暂时收入会有变动,但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支出也是较稳定的。
理性预期的消费函数理论认为,人们都做出理性预期,并根据对收入的理性预期来决定消费支出,所以,消费函数也是较稳定的。
4、简述凯恩斯的投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