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操作规程2010100601

汽轮机操作规程2010100601

汽轮机操作规程第一章启动第一节正常冷态启动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安装或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2、清理现场,核对表计齐全、准确;3、联系调度、锅炉、配电等相关岗位,送上操作信号,检查仪表电源等;4、检查汽、水、油系统的阀门、开关是否都处于启动前的状态;5、与公司调度室,锅炉、配电、仪表、热工等岗位做好联系工作;6、进行启动前的各项试验,特别是保安装置的试验,确认各项试验均合格,具备启动条件。

二、疏水、暖管机组启动前,主蒸汽管道、法兰、阀门均处于冷态。

通过暖管逐渐提高温度,以避免管道突然被高温蒸汽加热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使管道产生变形裂纹。

另外,暖管使管道预热到额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可以避免汽轮机冲动时发生水冲击事故。

使用额定叁数蒸汽暖管,必须严格控制管道的温升速度,保证管道均匀加热膨胀。

1、开启从锅炉分汽缸到汽轮机主汽门前主蒸汽管道的所有疏水阀;2、微开主蒸汽隔离阀旁路阀,使管道末端汽压维持在0.3MP a,温升控制在5℃/min进行低压暖管。

低压暖管约20分钟,当管壁温升至低压暖管蒸汽压力所对的饱和气温时,低压暖管结束。

3、升压暖管阶段应逐渐升温升压,避免升温升压过快。

一般允许管道温升速度为10℃/min;随着蒸汽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应逐渐关小疏水阀,当管道末端的蒸汽温度比额定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0~100℃时,打开主蒸汽隔离阀,准备冲转。

三、冲动转子、低速暖机1、冲动要具备的条件: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符合规范要求;润滑油温度在25℃以上。

2、本机组采用自动主汽门冲转。

启动辅助油泵,稍开主汽门,使转子转动,然后关小主汽门,使转子转速保持在600~900/min间进行低速暖机,时间大约为20分钟。

低速暖机时要对机组进行听音、测胀等全面检查,只有确定机组无异常后,才能进行升速暖机。

四、升速1、符合升速条件后,即可以300r/min的速度升速,当机组转速约(1800~2300r/min)时,停留几分钟进行中速暖机,视汽封冒汽管冒汽情况决定投入抽气器的时间,并全面检查机组情况(包括机组热膨胀、振动、轴向位移及汽缸各个部位的金属温度等)。

中速暖机时要注意避开临界转速,以免落入共振区引起强烈振动。

2、中速暖机结束后,继续提速,注意在越过临界转速时要快速平稳,但不能升速过快,以免引起热膨胀不均或转速失控,发生设备事故;一般升速时间约为10分钟。

升速过程中,要注意油温的升高,当油温达到40℃时,应逐渐投入冷油器,将油温控制在38~45℃间。

3、当转速接近5800r/min时注意观察调速汽门的动作情况及主油泵的工作情况,确定主汽门全开、主油泵工作正常后,即可全开主汽门,用同步器将转速提升至额定转速,停下辅助油泵。

4、全面检查机组情况,对新安装机组或大修后的机组按规程做各项试验,试验结束后,根据汽轮机的状况叁数并请示调度决定是否并网带负荷。

五、并网、接带负荷1、汽轮机定速并做完各项试验后,与配电、锅炉及热用户联系,先并入电网后并入供热管网,然后视生产需要请示调度决定是否投入背压调节器。

2、汽轮机并网带负荷后,要先带低负荷,进行低负荷暖机。

汽轮机加负荷是汽轮机各部位金属部件的一次剧烈加热过程,因此要控制加负荷速度,使机组各金属部件的热应力及热膨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加负荷速度约为150KW/min,并应该在几个负荷点停留观察。

3、在加负荷过程中,除了注意机组的热应力及膨胀外,还要注意观察机组的振动情况;随着负荷的增加,同时还要调整冷油器及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水量,以保证冷油器的出口油温和发电机的入口风温。

第二节热态启动一般将刚停下不久,启动前汽缸温度高于150℃的启动方式称热态启动。

一、允许启动的条件:1、上、下汽缸的温度不超过50℃;2、转子的热弯曲值不超过允许范围,但具体数值比较难测量,对于本机组,一般转子热弯曲的最大值发生在机组停运后约一个半小时。

故汽轮机的热启动应该错开这个时间段。

3、主蒸汽温度必须比汽缸温度高50℃以上,以免产生负胀差或热应力引起设备事故。

二、热启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因为热态启动时间短,所以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2、主蒸汽管道的疏水、暖管必须充分,保证达到需要的蒸汽叁数;3、机组启动后,除了在低速时短时间停留进行检查外,应该尽快升速和带负荷。

但在启动过程要注意监视各种叁数。

第二章运行监控汽轮机运行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定期检查、监视、调整和对仪器仪表显示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的调整运行叁数来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2、根据生产情况和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叁数和运行方式,使设备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定期进行各种保护试验及辅助设备的切换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可靠。

4、加强对缺陷设备和特殊运行方式设备的监视、调整,预防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提高生产安全率,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汽轮机运行监控的主要是监视以下几个方面:一、蒸汽叁数1、主蒸汽压力在2.1-2.4MP a,温度在370-400MP a℃间;2、排汽压力为0.48±0.04MP a,温度约230℃。

二、油叁数运行中对油系统的监视极为重要,监视对象包括油泵、注油器、滤油器、冷油器、油位、油质、油温、油压等。

1、油温:(1)轴承的进口油温(冷油器的出口油温)一般控制在35-45℃间;轴承的出口油温不允许超过65℃,达到75℃必须紧急停机。

2、油压:(1)主油泵出口油压在0.6-0.7MP a间;(2)脉冲油压约为0.35MP a;(3)润滑油压力在0.8-0.12 MP a间;(4)轴向位移油压在0.35-0.4 MP a间;为保证主油泵工作的稳定,一般要求其进口油压为正压,约0.1 MP a。

三、冷却水温度、压力1、冷油器、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温度要求在33℃以下;2、供水母管的水压在0.2-0.3 MP a间;3、进出冷油器、空气冷却器的水压差应该在0.05 MP a以下,而且不应该有突变现象;4、进出冷油器、空气冷却器的水温差应该在10℃以下,且不应该有突变现象;5、在监视水温的同时,应注意比较进出口油温和进出口水温间的差值,便于判断冷却设备的运行状况。

四、对机组体的监控还应包括:1、听音,就是听音棒测听轴承各部位的运行声音,及注意辨别机组其他部位运行的声音与正常运行声音的区别;2、测振,就是经常性是对机组的振动情况进行测量,若振动增大,说明设备有缺陷或运行不良,要做出处理。

3、观察转子轴向位移,本机组的轴向位移允许值在0.5mm以下;故运行中要注意观察推力瓦出口油温的变化和轴向位移油压的变化。

4、在机组的负荷有大的变化或主蒸汽温度有大的变化时,易产生膨胀不均或出现负胀差现象,引起设备事故。

五、对辅助设备的监控应包括以下范围:1、汽封抽气器及汽封换热器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运行安全。

2、油箱油位偏低会引起调节系统不稳定,太低则威胁机组的运行安全。

3、合格的油质是形成良好润滑和保证调节系统工作正常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经常检查汽轮机油质的好坏,发现油质恶化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4、冷油器工作是否正常,与其铜管表面的洁净程度和冷却水量有关;所以必须严密监视冷油器的工作状况。

5、滤油器是润滑油的必经设备,如果滤油器堵塞将会是润滑油压力下降,威胁机组运行安全;故运行过程要注意监视滤油器前后的油压差。

第三章停机一、正常停机:1、接到停机命令后,与配电、锅炉、热用户等岗位联系,说明注意事项;同时检查各个辅助设备是否已经处在停机前的状态,各种保安设备装置完好。

2、做好停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后,将机组从供热管网解列,然后通知配电工开始减负荷;注意减负荷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在250KW/min左右。

3、负荷减到零后,解列发电机,此时要注意观察机组转速,防止超速;手打危急保安器停机,开始记录机组惰走时间,当转速下降到主油泵不能正常工作前,要启动辅助油泵,保证润滑油的正常供给。

4、退出抽气器及空气冷却器的运行;冷油器的解列时间视润滑油温度而定,只有轴承出口润滑油温度低于50℃才能停下冷油器。

5、关闭主蒸汽管道及冷却水管道上的隔离阀门,打开蒸汽疏水阀门。

6、机组转子完全停下后,启动盘车保养机组,直到机组冷却接近常温。

二、事故停机: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为了保证机组和人员的安全,应该作事故停机处理:1、汽轮机超速,及转速超过转速的112%;2、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超过0.5mm或者胀差超过极限值;3、油压超过或者油位过低;4、轴承温度超限;5、主蒸汽温度突然升高而且超过430℃,短时间内无法消除;6、主蒸汽温度突然下降而且低于330℃,短时间内无法消除,或者出现水冲击现象;7、汽轮机内部出现明显的撞击声、摩擦声或其他不正常响声;8、轴承或轴封部位出现火花或冒浓烟;9、油系统着火;10、机组发生强烈振动;11、汽、水、油等工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12、发电机发生事故,必须停机处理;13、其他严重危及设备或人员安全的因素出现。

三、紧急停机操作:1、手打危急保安器,确认主汽门关闭后,打开排空阀,关闭排气隔离阀;2、向主控室发出“危险”信号,解列发电机,记录惰走时间;3、观察油压变化,润滑油压低于0.5Mpa时要投入辅助油泵;4、其他操作按照一般停机规定完成,处理结束后汇报领导。

第四章事故处理规程汽轮发电机机组担负着酒精生产线的供热和供电任务,其生产特点是“产、供、用”同时进行,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对本机组的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对整个生产线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于造成生产线瘫痪。

因此操作工及专业管理人员掌握一些常识及典型事故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事故处理原则:1、运行人员在监视及巡回检查中发现异常,应根据现象,核对各种仪表、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尽快向班长或调度员汇报,以便共同分析判断,统一协调处理。

如果班长、调度员不在事故现场,应根据运行规程进行处理;如果事故紧急重大,为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应该立即果断停机,不能存在侥幸心里或担心承担责任而犹豫不决,延误时间,造成事故扩大;2、事故发生时,运行人员要坚守岗位,沉着冷静的抓住关键部位进行正确操作,切忌慌乱,导致误操作;3、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必须首先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威胁的故障点,同时注意保持非故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运行;4、处理事故时,应根据故障的部位、现象和性质,区分属于紧急事故停机还是一般事故停机,然后做出相应处理。

紧急停机时,机组的工况变化很大,对机组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所以,除非故障性质严重,一般不允许采取紧急故障停机。

二、事故预案:1、机组强烈振动:立即手拍危急保安器紧急停机,解列供热网,解列发电机;严密监视惰走时间,各个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温度,轴向位移值及轴向位移油压等叁数。

转子停止后进行手动盘车,如果盘不动,不能强行盘动,必须全面分析后才能采取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