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亿铝业拟薄水铝石标准
A.5报告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报出。
A.6允许测定偏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不大于表A.1所列允许差。
表A.1 允许测定偏差
氧化钠含量,%
允许差,%
0.010~0.040
0.008
>0.040~0.15
0.02
>0.15~0.40
0.05
>0.40~0.80
A.3.7火焰光度计
A.4测定
A.4.1试样预先在110±5℃烘干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4.2将试料(A.3.1)置于50mL烧杯中,加硫酸溶液(A.2.1)8mL,用少量水冲稀烧杯壁,置于电热板上低温溶清,加入约10mL水,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混匀,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B.4.2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B.4.3天平:精度0.0001g。
B.4.4干燥器:内装有效的变色硅胶。
B.5实验步骤
B.5.1坩埚恒重
取瓷坩埚放入550℃±10℃高温炉内灼烧1h,取出稍冷,置于干燥器内,冷却40min,称量,精确至0.1mg(m1)。重复称量至恒重。
B.5.2称取2g左右试料,精确至0.1mg(m2),放入坩埚中。
三水(Al
三水是指拟薄水铝石中的杂项三水铝石一类的含量,包括三水铝石(α-Al2O3·3H2O)、拜铝石(β- Al2O3·3H2O)及诺水铝石(β’- Al2O3·3H2O)三类,单位:%。
4 产品分类及标注方
4.1 产品分类
拟薄水铝石按SiO2含量分为:低硅拟薄水铝石用01表示,高硅拟薄水铝石用02表示,每类产品按化学成份和物理特性分为1、2、3、4规格。
净重及偏差的测定方法:随机抽取10袋,平均重量不低于20kg/袋。
7
7.1
拟薄水铝石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批号的产品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20吨。
7.2
每批随机选择20袋,用直径15—20mm的铜管探针沿包装袋对角线插入深度不小于袋长2/3处,取同等数量的试样。将所取得的全部试样充分混匀,按四份法缩分至重量不小于1kg,分成三份,分别密封包装,一份用于检验,其余两份用于保存。
4.2
本标准中产品的牌号以HY-□□-□来表示,其中HY-企业代号,□□-类别代号,□-规格代号。
5要求
5.1外观
产品呈白色粉末状,无毒,无味,无臭,色泽一致,粉末均匀,不得有杂质和杂色。
5.2理化指标
拟薄水铝石化学成分和物理物理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产品
牌号
化学成份,%
理化性能
SiO2
Fe2O3
Na2O
氧化铝
%
胶溶指数
%
三水
%
孔容
ml/g
比表面
m2/g
干基
%(m)
HY-01-1
≤0.2
≤0.03
≤0.08
≥63
≥96
≤3
0.30
250
≥65
HY-01-2
≤0.2
≤0.03
≤0.08
≥66
-
≤3
0.7-0.9
260-300
≥68
HY-01-3
≤0.2
≤0.03
≤0.08
≥66
-≤30.9-Fra bibliotek.1280-320
m2——于550℃灼烧前盛有试料的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于550℃灼烧后盛有试料的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B.6报告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B.7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0.02%。
附 录 C
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胶溶指数(
即为凝胶在少量酸的作用下变成溶胶的Al2O3重量与原凝胶中的Al2O3重量之比,是用来衡量拟薄水铝石胶溶性能或晶相纯度的重要质量参数,单位:%。
烧失量(loss
物料经550℃±10℃灼烧后排出的水份和其他挥发份总量与原物料重量百分数,单位:%。
孔容(
又称孔体积。单位质量多孔固体所具有的细孔总容积,称为孔容或比孔容。这是多孔结构吸附剂或催化剂的特征值之一,单位:ml/g。
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A.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拟薄水铝石中氧化钠的测定方法。
A.2原理
试样用硫酸加热处理,加水稀释后,于火焰光度计测定,采用线性内插法肌酸含量。
A.3试剂、仪器
A.3.1硫酸:3mol/L。
A.3.2纯铝:≥99.99%.
A.3.3氯化钠:基准氯化钠置于干净的瓷坩埚中,于500度灼烧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d)正常生产,按周期进行型式检验;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g)用户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5
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当某项产品不合格,加倍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判定产品合格,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而符合下一产品标准的,判为下一型号产品;如果有两项以上不合格的判为不合格。
GB/T6610.2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
GB/T6610.3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GB/T6610.4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GB/T6610.5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包装要求按国家标准
(规范性附录)
拟薄水铝石中氧化铝三水合物定量分析方法
C.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以拟薄水铝石为基体的物料中氧化铝三水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办法适用于以拟薄水铝石为基体的物料中氧化铝三水合物的定量分析。
测定范围:0~60%
C.2方法原理
X射线衍射强度理论指出,各相衍射线条的强度随着该相在混合物中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即各相的相对含量与衍射强度存在着必然的对应关系。拟薄水铝石物料中存在三水软铝石(α型)、拜耳石(β1型)、诺水铝石(β2型)三种晶型的氧化铝三水合物,本标准利用数学的方法得出了用于氧化铝三水合物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并解决了衍射线相互交织覆盖的问题,可精确计算出拟薄水铝石混合物中各晶型氧化铝三水合物的含量。
8
8.1包装
包装应为二层,内层用塑料薄膜袋,外层用塑编袋或其它耐磨包装袋,塑料袋应符合国家标准,包装严密,不破损,需方如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2标志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代号、产品批号、重量、生产厂名及厂址。
8.3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
a)供方名称;
0.0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烧失量的测定
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拟薄水铝石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B.2 术语和定义
恒重:即两次连续称量操作其结果之差不大于0.0005g,取最后一次测量值作为测定结果。
B.3 方法概要
将试样在550℃±10℃下灼烧,以失去的质量计算灼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B.4仪器
B.4.1瓷坩埚
本标准起草单位:原平市恒亿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记军郭志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于2014年1月首次发布。
拟薄水铝石
Pseudoboehmite
11
本标准规定了拟薄水铝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偏铝酸钠溶液碳酸化法制得的低硅拟薄水铝石、高硅拟薄水铝石及用作炼油、橡胶、化肥、石油、制药、耐火材料等领域的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原料。
C.3仪器与设备
X射线衍射仪、玛瑙研钵、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1600ºC。
C.4参比样品制备
将高纯氢氧化铝(AL2O3>99.95%)微粉置于刚玉矸锅中,在1450±10℃保温4小时煅烧,煅烧后的样品α-Al2O3应≥99.95%,Na2O含量≤0.02%。
C.5测量样品制备
12
全部引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拟薄水铝石标准Q/CHALCO A020-2012条款。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10.1 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水分
≤0.20
≥46
-
≤3
0.60-0.80
250-360
≥68
注:氧化铝=干基-SiO2-Fe2O3-Na2O
表1拟薄水铝石理化指标
5.3 净重及偏差
每袋包装重量20kg,允许偏差±0.1kg,且抽取10袋平均重量不低于20kg/袋。也可根据需方要求的重量进行包装。
6
6.1 外观检测
感官检验产品呈白色粉末状,无杂色,无毒,无味,无臭,无大颗粒。
1
本标准参考中国铝业有限公司拟薄水铝石标准Q/CHALCOA020-2012的技术内容。
本技术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规定编写,本标准是企业的规范性文件是指导拟薄水铝石生产、检验、验收的标准依据。
本标准由原平市恒亿铝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原平市恒亿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归口。
b)产品名称和牌号;
c)批号、净重;
d)分析测定结果及质量管理部门印记;
e)本标准编号;
f)出厂日期;
9 运输、贮存
9.1
产品装运时,应该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受潮,车厢内应清扫干净或铺苇席。不同牌号的产品不得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