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 莲叶青青_教案

17 莲叶青青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单元:17 莲叶青青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力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情智并重,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受到爱的熏陶。

2.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探究讨论,使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祖母把心爱的荷叶送给孩子治疮的做法,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9个生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念念有词”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5~7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课件。

2.教学挂图。

3.学生搜集关于荷花荷叶的诗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一)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整体感知
(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玄武湖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孙子生疮代替剪刀
(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重点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二)生自由读文,同桌交流;
(三)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至四)
四、指导写字
(一)自读,指名读。

(二)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三)针对重点字“疮、缸、斑”,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听写词语。

(二)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祖母
鼓励学生积累词句,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概括文章的结构,能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

让学生主动识字,掌握记字方法,是课改新课堂的追求。

的哪两件事?
二、学习2~4自然段,体会“爱荷”
(一)轻声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祖母种养荷叶的句子。

(二)自学,小组内交流感受。

(三)从祖母种荷这件事,你知道了什么?(祖母精心地照管荷叶,祖母喜爱荷叶。

)追问:从哪可以看出祖母喜爱荷叶呢?
(四)学生自由汇报。

1. 用“当……时,祖母……”的回答方式结合重点语句说说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2. 理解句子。

(展示课件第六屏)
小孩子呼出的热气真的会使荷叶蔫了吗?如果你就是祖母,有那么一两个调皮蛋靠近了,你会怎么做?(指名表演)年迈的祖母此时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兵,守护着这些欲出的荷叶!指导朗读
3. 理解句子。

(展示课件第七屏)
(1)什么是“不以为然”?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
(2)看看插图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理解“一脸欣喜”。


(3)回忆一下平时奶奶是怎么疼爱我们的。

再自由读读这句,你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

(五)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叙述了荷叶的整个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点每一滴都倾注了祖母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清楚地感受到祖母对荷花下的工夫真令人吃惊。

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三、学习5-7自然段,体会“爱人”
(一)总结学法,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八屏)
(二)各小组分组学习。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全班交流,适时点拨关键语句。

1. 理解句子。

(展示课件第九屏)
(1)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学学祖母的样子?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丝丝地吸着凉气?
(2)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
合作交流,给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其自学交流的能力。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祖母对莲叶的特殊喜爱,为下文理解课文作铺垫。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

小孩满头都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的疮,严重得让人吃惊,疮长在孩子身上,可是疼在祖母心里,由此可见——祖母是个富有同情心、慈祥善
良的老人。

指导朗读。

2. 理解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屏)
(1)你体会到什么?(毫不犹豫)从哪些词看出祖母的毫不犹豫?
(2)老师引读,学生反复读这句话。

尽管种藕时,祖母弄得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女孩的病,她——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女孩的病,她——
尽管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女孩的病,她——
(3)随机采访:如果你是祖母我,要问问你:祖母呀,你一年的努力变成现在的样子,你不后悔吗?为什么?
3. 祖母朴实的话语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1)什么是“念念有词”?(老年人慢声细语,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2)“一物降一物”指什么?
(3)课文写了荷叶有什么用场?今年的荷叶派上了什么大用场?
(4)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哪个词写出了老太太对荷叶不可惜了?(罢了)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

四、拓展交流
学到这里,你最想对祖母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一、配乐读2—7自然段,说说祖母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首尾两段,领悟写法
(一)这青青的莲叶闪动着祖母那颗乐于助人的心,也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
在推波助澜似的反复对比朗读中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以文中人物的身份换位思考,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指名分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说说你发现了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四)再次读课题,思考:为什么要用《莲叶青青》做题目?
三、拓展延伸
(一)在我们身边,也有像祖母这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至十五屏)
(二)爱是祖母救治乡邻的青青莲叶,爱是军人在地震灾区挖土的一双大手,爱是孩子捐给贫困山区的一枚硬币……拿出我们的笔,写下我们身边爱的故事。

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精心养植——爱花
剪莲治疮——爱人
把爱的范畴由一己私爱扩展到更为博大无私的爱,眼界开阔了,心胸开阔了,情感升华了,对爱的理解更深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