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导学案

(4)按自己观察到的特点,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一些出来。
3.关于书写提示。
(1)观察课本中的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课本中告诉我们写这几个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练习写一写,注意把自己观察到的特点表现出来。
4.关于日积月累《采莲曲》
(1)学习这首中的生字。
罗裙:一色裁:
芙蓉:乱入:
看不见:闻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交流课
主备人
编号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积累语言。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3.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2.从学过的课文中摘抄两句描写生动的句子,并且思考句子生动表现在什么地方?
3.观察“书写提示”中的生字,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4.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采莲曲》
5.记录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1.关于交流平台。
(1)出示下面的句子,读一读,相互交流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不见淅沥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地,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像喝了蜜一样。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2)相互交流,怎样进行摘抄?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积累语言。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3.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
自 主 学 习
1.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这个交流平台上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在这几段话当中围绕着摘抄,他都说了哪些意思?
2.从学过的课文中摘抄两句描写生动的句子,并且思考句子生动表现在什么地方?
(3)反复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述的画面。
(4)理解这首诗诗句的意思。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5)把这首诗背出来,默写下来。




1、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1)敌人被打得。
(4)按自己观察到的特点,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一些出来。
3.关于书写提示。
(1)观察课本中的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课本中告诉我们写这几个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练习写一写,注意把自己观察到的特点表现出来。
4.关于日积月累《采莲曲》
(1)学习这首中的生字。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第三,摘抄注意的问题。
一是摘抄内容分门别类。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二是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拓展
延伸
从我们学过的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摘抄出几句你认为生动的句子,并且说一说这些句子生动在哪里?
课后
作业
完成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摘抄:分门别类 边抄边背
“得”字短语
仿写句子
书写提示:撇捺要舒展
《采莲曲》 积累背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学单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时
第1课时
设计者
使用者
编号
学习
目标
2.关于词句段运用。
(1)说一说下面的句子有哪些特点?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2Biblioteka 练习写完整下面的句子妈妈累得。
得。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丛丛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2)交流这首诗的作者。
作者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2)鸟儿飞得。
(3)他将教室打扫得。 。
2、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
激烈( )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 )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 )气喘吁吁。
3、我能接着往后写。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课堂
小结
1.学生列举出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2.老师对学生所说出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评价。
第二,善于摘抄。
一是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二是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三是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四是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课前准备
熟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出本单元四篇课文的题目。
2.老师简述这四篇课文的内容,以及这4篇课文在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
3.引入新课,揭示题目。




1.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这个交流平台上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在这几段话当中围绕着摘抄,他都说了哪些意思?
(1)敌人被打得。
(2)鸟儿飞得。
(3)他将教室打得。 。
2、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
激烈( )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 )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 )气喘吁吁。
3、我能接着往后写。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学习
收获
拓展
延伸
从我们学过的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摘抄出几句你认为生动的句子,并且说一说这些句子生动在哪里?
2.关于词句段运用。
(1)说一说下面的句子有哪些特点?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2)练习写完整下面的句子
妈妈累得。
得。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丛丛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2)相互交流,怎样进行摘抄?
3.观察“书写提示”中的生字,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4.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采莲曲》
5.记录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1.关于交流平台。
(1)出示下面的句子,读一读,相互交流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不见淅沥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地,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像喝了蜜一样。
始觉:
(2)交流这首诗的作者。
(3)反复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述的画面。
(4)理解这首诗诗句的意思。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