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阳当地文化

信阳当地文化

一、信阳简介 (3)二、当地饮食文化 (5)(一)饮食习俗: (5)(二)著名菜肴: (5)(三)信阳菜内涵: (8)(四)信阳菜特点: (9)三、信阳毛尖: (10)四、信阳风俗习惯 (11)(一)婚嫁习俗: (11)(二)丧葬习俗: (14)(三)民风民俗: (16)五、影响信阳文化的因素 (20)六、对信阳文化的认识 (21)一、信阳简介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经济、文化、教育、物流中心,也是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

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创业之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信阳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

西周时期,信阳分别是弦、黄、蒋、息、蓼、番、申等诸侯国的国都、封地,战国时期曾为楚国的别都(遗址在今信阳平桥区)。

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唐代为申州、光州之州治。

盛唐时期,义阳是中央王朝重要的粮食、兵源和财源基地,北宋初年改称信阳州,一直延用至今。

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已经相当优越,粮食充裕、商业繁荣、名士荟萃,且人文底蕴浓厚,进士、举子辈出。

信阳在历经春秋、战国之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厚重豪放、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酿就了信阳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风情[1]。

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放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由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楚国编钟演奏的。

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如黄姓起源于潢川、罗姓起源于罗山、赖姓起源于息县、蒋姓起源于淮滨,陈姓、王姓、潘姓、孙姓、沈姓均起源于固始[2])。

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唐朝时期光州固始籍将军陈元光率乡勇南下闽粤平定蛮苗叛乱,于当地厉行法治、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之后从家乡派遣大量百姓南下定居,故信阳享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美称。

信阳气候宜人,植被茂密,山水秀丽,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是中国最显著的南北分界的标志地。

境内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水域比西湖大70多倍的风景名胜区──南湾湖、朱元璋敕封“皇庙”,全国独一无二僧尼同寺的灵山寺、天然温泉疗养胜地的汤泉池、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著名旅游景点。

信阳饮食文化优越,信阳菜、信阳小吃闻名天下,独具一格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特殊。

它介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菜式也杂糅了三省之特点,兼容并包,形成了独有的风味。

“信阳菜以咸、香、微辣、醇厚为主味,菜色微重、口感滑爽。

与川菜相比较,信阳菜辣而不麻;与湘菜腊味相比,信阳菜没有烟熏味;与鄂菜相比,其胡椒的用量轻于鄂菜;与正宗豫菜相比,其口味则体现了信阳菜系的共性:盐偏重、味偏辣。

”信阳毛尖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北宋文豪苏东坡谪居信阳时,曾给予“淮南茶,信阳第一”的称赞。

二、当地饮食文化(一)饮食习俗:信阳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米为主,每日早晚为稀食,中年为干米饭;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

面条吃法除常见的用菜下面外,还有清水面条、捞面条、热干面条、蒸面条等。

包子的馅常用菜、肉、豆等,均蒸食。

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烧饼、馅饼等,多是贴锅烙制,油条、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

此外,还有一些节日食品,如腊八粥、汤圆、粽子、糍粑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由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型结构,逐步向主、副食品结构发展,高营养食品有所增加。

(二)著名菜肴:■酸辣萝卜丝主料:青皮水萝卜300克,或者白萝卜、胡萝卜各150克辅料:红油20克,盐5克,白醋20克,姜丝10克制作:萝卜切成6厘米长细丝,清水泡一下,捞出挤干水分,加入辅料拌入味,10分钟即成。

■芥末拌皮丝主料:水发固始皮丝300克辅料:冬笋丝5克,韭黄丝5克,香菇丝5克,青、红椒丝5克,芥末油5克,芥末糊10克,精盐5克,醋3克,酱油2克,鲜汤适量,麻油少许制作:1.将芥末油、芥末糊、精盐、醋、酱油、麻油、鲜汤调匀成调味汁;2.将发好的皮丝切成10厘米长段,放鲜汤中过一下捞出,沥干水分放盘中间;3.将配料稍焯一下,有层次地摆在盘周围,浇上调味汁即可。

■毛尖炒鸡蛋主料:信阳柴鸡蛋600克,特级信阳毛尖100克辅料:油100克,精盐2克,姜、葱少许制作:1.将鸡蛋打碎倒入碗中,筷子搅匀;2.将毛尖用90℃水冲泡两次,待茶叶舒展后捞出,用凉水冲洗一次,沥干水分;3.锅置火上,添入油,油热后,将鸡蛋倒入,随即将茶叶倒入,并加精盐、姜、葱,迅速翻炒,待鸡蛋松散即成。

■拌炝黄花菜主料:黄花菜400克辅料:冬笋丝10克,木耳丝10克,辣椒丝5克,葱丝5克,姜丝5克,花椒5克,小磨油50克,精盐2克,酱油35克,白糖35克,香醋25克,料酒15克制作:1.黄花菜掐蒂、抽心,用开水汆一下捞出晾凉,用盐杀一下,稍挤水分,放碗中备用;2.锅内添入小磨油,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不用;3.把其他辅料放入锅内炒熟,浇在黄花菜上拌匀即可。

■将军菜炒豆腐主料:水发将军菜200克、信阳水豆腐400克辅料:大油10克、姜5克、蒜蓉5克、盐5克制作:1.将水豆腐切成长5厘米、宽2厘米的块状,用平底锅炕成两面泛黄时,出锅待用;2.热锅底油放入姜、蒜蓉炒香,放将军菜及炕好的豆腐同炒2分钟,调味出锅即成。

■板栗焖鸡主料:去壳板栗300克、固始土鸡1只(约1000克)辅料:大姜片20克,大葱段20克,八角1个,小茴香10粒,盐、料酒适量制作:1.鸡宰杀后剁块,加料酒、盐腌10分钟;2.热油锅下葱段、大姜片、八角、小茴香煸香,再下入腌好的鸡块同炒,待煸炒至鸡肉表面泛黄时,加高汤改小火焖至八成熟,再加板栗同炖,至汁浓时出锅即成。

■霸王别姬主料:信阳甲鱼1只(约750克)、一年柴母鸡1只(约1000克)辅料:精盐15克制作:1.将甲鱼烫杀后,刮去黑皮,漂洗干净;2.母鸡宰杀,胸腔开口,取出内脏,洗净备用;3.将甲鱼与母鸡同时置砂罐中,小火炖至烂熟后,加精盐调味即可。

■南湾煳辣鱼主料:南湾鳙鱼500克辅料:丁香、肉蔻、桂皮、八角、花椒、干椒各5克,烹调油50克,羊油25克,精盐5克,豆瓣酱适量,高汤适量制作:1.将鱼去鳃、去内脏,洗净,沥水,切成块状;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油,油热后将豆瓣酱、丁香、肉蔻、桂皮、八角、花椒、干椒加入锅中,出香味时下高汤,烧沸后入鱼块;3.将汤熬成红油状,加精盐,出锅盛入火锅或汤盆内;4.上桌后,可配以豆腐、千张、粉丝。

■天麻双雄炖鱼头主料:天麻片12克、牛鞭花200克、鸡腰250克、南湾鱼头1500克辅料:火腿2片、姜片5克、葱段5克、上汤2000克、花雕酒100克、料酒适量制作:1.将鱼头洗净,汆水后放入砂锅中,鱼脸朝上;2.净锅底油,加大料烹鱼,加花雕酒,添入上汤,倒入砂锅中;3.将牛鞭花、鸡腰汆水,置砂锅中加葱、姜、料酒爆炒后,放入砂锅中同炖40分钟,调味即成。

固始皮丝固始县制作猪皮丝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成为贡品,属宫廷御膳佳肴,名扬京城、天津、济南等地固始皮丝松散,富有弹性,放下起堆,翻炒不会粘边搅条,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可做皮“松花皮丝”、“肉松皮丝”、“凉拌皮丝”、“丝圆子”等名菜,皮丝不仅享誉国内,在美国唐人街数家餐馆也享有盛名,视为珍品。

在烹饪技法上,固始菜的民间烹饪方法和信阳菜一样以炒、焖为主,炖煮次之,还有蒸、煎、炸、熘、卤等方法。

原料保管上多采用腌、腊、风干等方法。

这也是信阳菜的共性。

不同的是,固始菜的制作工艺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炖菜是固始菜的一个重要品种。

炖菜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般炖菜的主要原料都要经过初步的熟处理,焯水、煸炒、煎炸等。

特殊的还要腌制、卤制,也有直接加水上火炖,大多用特制陶罐作为炖器。

固始鸡固始鸡是以固始县为中心,经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的独特的地方鸡种。

乾隆五十一年谢聘修撰《固始县志》十四卷《物产》篇中有:“鸡称固始鸡,乃前朝之贡品,羽黄麻,卵大,肉香,汤滋补,四海闻名矣。

”固始鸡个体中等,外观清秀灵活,体型细致紧凑,结构匀称,羽毛丰满,尾形独特。

成年母鸡重2.5公斤左右,年产蛋量168枚左右。

经检测,固始鸡肉中,肌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鸡种,同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功能性因子-牛磺酸,它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管及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因而固始鸡具有肉嫩汤鲜、风味独特,滋补性强等特点。

明、清时期为宫廷贡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指定为京、津、沪特供商品,七十年代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和固始鸡蛋分别被誉为“土鸡之王”和“王牌鸡蛋”。

固始茶菱固始茶菱,为清代贡品。

水生果类植物,象菱角,茎叶浮于水面,夏季开散碎小白花,小叶,果实长形、杆状,后秋成熟。

生长在固始东部。

秋熟时,连秧捞起,晒干,将果实磕落,再揉搓去果壳。

茶菱果仁白色、黑头,一厘米多长(约两个糯米长),形如小虫。

整制干净的茶菱果仁,用小火细炒,直至发出清香,上糖熬制,再加适量黑芝麻,搅拌即为成品。

密封包装以免跑气软化、失味。

茶菱是细果,高级点心。

食用时不可用手拿。

而是在旁边放一蜜盏、一杯茶水,用小棒粘茶菱就香茶,慢慢品尝,味道酥脆、清香、甜润。

(三)信阳菜内涵:信阳菜,从狭义上讲,她是河南省的一个地方菜,或者说她是豫菜的一个流派,她的基本定义是地理意义上的信阳菜;从宏观上讲,她是个立体、综合的概念,包括物质层面上的信阳菜、文化层面上的信阳菜和技术层面上的信阳菜。

首先,物质层面上的信阳菜,包括信阳茶、信阳水、信阳菜(烹饪原料),这是构成信阳菜的基础与前提。

信阳人之所以称之为信阳人,与他们饮茶、吃米、擅烹鱼类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又都与信阳人具体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其次,文化层面上的信阳菜,包括饮食心理、饮食习俗、饮食传说以及浸润其每一个细节的主流文化传统。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又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之间,东西经济结合部。

史称其地形阻隘,北接陈汝,襟带许洛,连接襄郢,肘腋安凤,四方辐辏,是南北两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交流、融合之地。

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信阳长期属于楚文化的范畴,不仅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而且揭开了信阳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于是,信阳菜与楚菜大体一致,喜欢食羹(汤)、合烧(数种肉拼合在一起)、野味、辛辣酸甜、芳香清洁的饮料、腌腊等冷膳制作,承继了楚菜的优良传统,历经沧桑,与时俱进,并最终形成了目前独具特色的菜肴风格。

再次,技术层面上的信阳菜,包括技术人才及其影响、多种技法的交叉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