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CRT-----H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CRT-----HF
– 症状:逐渐衰弱
– 频繁入院
心力衰竭的分类
右心 vs. 左心 “向前衰竭” vs. “向后衰竭” 扩张性 vs. 肥厚性
纽约心功能 I-IV 级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
减少住院时间
延长生命
心衰的治疗策略
病因治疗
–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 饮食治疗
– 戒烟 – 戒酒
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
• 全世界:约2,000,000初发病例
• 美国:总病例4,700,000
• 全世界:总病例22,400,000
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所有类型心力衰竭的5年死亡率:50-70% 纽约心功能 II-III 级: 10% - 20% /年 纽约心功能IV级: 40% - 60% /年
纽约心功能IV级 (男性): 75%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心脏再同步化 治疗心力衰竭机理
心室失同步的定义
心室间传导障碍或束支传导阻滞导致
心室非同步化激动导致心室充盈及室壁运动异常 通常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治疗心力衰竭概况
相当大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临床上有害 的心室失同步化,通常药物无法治疗 这部分患者接受双心室起搏治疗效果不一致
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心力衰竭出现后随访中位数生存时间:
– 男性: 1.7 年 – 女性: 3.2 年
自 1979 至 1996 心力衰竭死亡增加120% 死亡原因:
– 40% 猝死
– 50% 泵衰竭
心力衰竭的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
– 40% 猝死
– 50% 泵衰竭
– 10% 其它
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
减少心肌做功
– 降低后负荷
– 降低前负荷 – 拉普拉斯原理
减轻液体郁积
增加心肌收缩力 限制神经激素活性 治疗心律失常 抗凝 接受心力衰竭正规治疗 增加对饮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心力衰竭的治疗
药物
– 利尿剂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受体阻滞剂 – 地高辛 – 正性肌力药物 –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肼苯哒嗪)
1
Tavazzi L. Eur Heart J 2000;21:1211-1214
心室内和心室间传导延迟 (IVCD)的发生率
总的心衰人群1,2 中到重度的心衰人群3,4,5
IVCD >30% IVCD 15%
1 2 3 4 5
Havranek E, Masoudi F, Westfall K, et al. Am Heart J 2002;143:412-417 Shenkman H, McKinnon J, Khandelwal A, et al. Circulation 2000;102(18 Suppl II): abstract 2293 Schoeller R, Andersen D, Buttner P, et al. Am J Cardiol. 1993;71:720-726 Aaronson K, Schwartz J, Chen T, et al. Circulation 1997;95:2660-2667 Farwell D, Patel N, Hall A, et al. Eur Heart J 2000;21:1246-1250
心脏再同步
– Therapeutic intent of atrial synchronized biventricular pacing
Modification of interventricular, intraventricular, and atrial-ventricular activation sequences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dysynchrony Complement to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心房同步双心室起搏初期研究结果有希望
需要进行对照研究评价通过双心室起搏心脏 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
心室失同步和心脏再同步化
心室失同步1
– 心电: Inter- or Intra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s typically manifested as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 结构: disruption of myocardial collagen matrix impairing electrical conduction and mechanical efficiency
– 机械运动: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 with increased workload and stress— compromising ventricular mechanics
外科治疗
–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 左心辅助装置(LVAD)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 – 心脏移植(左心室部分切除?)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最常用的治疗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 酶抑制剂及受体阻滞剂. 静脉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可用于治疗心力 衰竭失代偿或“脉冲式”治疗(尚有争议). 灵活可变剂量利尿剂治疗并经常随访逐渐普遍. 地高辛成为第三线治疗用药. 尽管治疗有进展,患者远期预后仍不理想.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 CRT-----HF
心力衰竭的定义
在足够体液容量、心率及充盈压下,由于心输出量 下降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 、呼吸困难、体液潴留。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 与其他疾病不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上升中
(可能与其他致死疾病治疗成功有关)
• 美国:500,000 初发病例
QRS宽度 –死亡率成比例地增加
Vesnarinone Study1 (VEST study analysis)
心力衰竭患者: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逐步增加
–心房纤颤的发生率约20-30%
–40% 猝死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可能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的花费
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
花费(美国):175亿/年(1997) 心力衰竭花费总支出的1.5% 疾病本身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