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指征与术后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心血管病疾病负担越来越重,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高,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难题。

近年来已经证明,心力衰竭的预后与心脏的不同步收缩相关,心电图QRS越宽,患者预后越差。

使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即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三腔起搏器,改善房室之间和心室之间的同步性收缩,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也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因此近年来CRT 的使用越来越多。

但在CRT的使用指征掌握上和植入以后的随访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重视,即选择最适合的患者,做更好的随访管理,使得患者最大获益。

一、CRT指征掌握
既往的不同的临床试验选择的人群QRS波群宽度不同,试验结论也不完全一致,最具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有COMPANION(Comparison of Medical TheraPY,Pacing,a n d Defibfill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研究:即心力衰竭患者药物、双心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除颤器(CRT —D)治疗对比研究,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128个美国医学中心参加。

CARE—HF(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Heart Failure Trial)研究:即心脏再同步一心力衰竭研究。

该研究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共有82个欧洲医学中心参加。

上述研究肯定了CRT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

CRT的指征掌握也在不断变化,各国指南也略有不同,根据2016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推荐CRT指征掌握如下:
1.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50 ms、QRS 波呈LBBB 图形、LVEF≤35%,推荐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A)。

2.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50 ms、QRS 波呈非-LBBB 图形、LVEF≤35%,可以考虑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Ia)。

3.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30-149ms、QRS 波呈LBBB 图形、LVEF≤35%,推荐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B)
4.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窦性心律患者,QRS 波间期130-149ms、QRS 波呈非-LBBB 图形、LVEF≤35%,可以考虑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IIb)。

5.对于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起搏指征的HFrEF 患者,无论NYHA 分级如何,推荐使用CRT 而不是右室起搏,以降低死亡率。

这包括房颤患者。

(IA)
6.对于优化了药物治疗,LVEF≤35%、NYHA III-IV 级的患者,应当考虑使用CRT,以改善症状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果他们为房颤,QRS 间期≥130ms,要确保双室夺获的方法,或患者有望恢复窦性心律。

(IIa)
7.植入了心室起搏器或ICD 的HFrEF 患者,优化了药物治疗,后来发生了心衰恶化和出现高比例的右室起搏,可以考虑升级到CRT。

这不要用于稳定性心衰患者(IIb)
8.QRS 波间期<130ms 的患者禁用CRT。

临床实践证明QRS大于150ms和LBBB者获益最多。

但对于有心室起搏适应证的HFrEF 患者,无论NYHA 分级如何,都推荐用CRT 而不是右室起搏,以降低发病率,尽管对死亡率没见有明确的影响。

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可能是导管消融加CRT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目前我国CRT适应症人群很广,很多人没有得到应用的治疗,这里包括基层临床医生的认识不足,当然也包括患者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也有CRT指征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慎重选择CRT 指征,做到从手术风险、获益大小、经济条件、预期寿命等多维度考虑,结合指南推荐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为病人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有研究发现左心室舒张末径>65mm,肌酐大于1.5mg/dl,未使用和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即使植入CRT预后较差,应当予以考虑。

二、CRT治疗的术后随访管理
第一,CRT治疗只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种辅助治疗,药物治疗仍是基础治疗,因此,必须优化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第二,心力衰竭的康复是多方面,包括体能的康复和心理的康复,特别是植入CRT起搏器后很多患者有心理问题,需要予以关注和指导,包括生活方式和注意事项;第三,做好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起搏参数的监测,做到更加优化。

总之,心力衰竭CRT的治疗要遵循循证证据,指南推荐和个体化原则,循证证据以及指南推荐为“理”,具体指征掌握为“情”,如何做到合情合理是一种责任、水平和艺术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