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普通心理学》试卷(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知觉C、感觉D、记忆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B、逻辑词语记忆C、听觉和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A、逻辑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B、应急C、心境D、情感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B、节奏感C、曲调感D、色彩鉴别能力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B、效果性C、倾向性D、广阔性10. 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D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 、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
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
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
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
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
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
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
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
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卷(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心境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C )的科学。
A 、个性心理B 、心理过程C 、心理现象D 、认识过程2 、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
A 、逻辑记忆B 、情绪记忆C 、动作记忆D 、形象记忆3 、“ 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 C )。
A 、概括性B 、间接性C 、直接性D 、敏捷性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 )。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5 、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认识6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A )A 、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A、同步的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没有必然的联系8、气质的类型是(B )A、有好坏之分B、没有好坏之分C、有强弱之分D、没有强弱之分9 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10 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 )A、自觉性B、坚持性C、果断性D、自制力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一}、复习要及时。
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
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
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
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
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
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
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
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
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