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危害总结报告参考

职业病危害总结报告参考

***建设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总结报告2017年 7月14日第一部分施工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1.建设项目施工概况建设项目名称:建设项目施工时间:2013年至2017年建设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综合管理部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职业卫生负责人员为陈杰,施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见表1-1:表1-1 施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简表本项目施工单位用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数见表1-2:表1-2施工单位用工及接害人员总体情况2.施工工艺本项目各标段各施工里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简要情况见表2-1。

表2-1 施工总体情况一览表通信专业:光纤熔接机、馈线割刀、套管打号机、拉伸器、NTC线号印字机、光时域反射仪、光功率计、驻波比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信号专业:ZPW-2000专用仪表、电容测试仪、数字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兆欧3.施工期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介绍3.1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涉及桥梁、路基、涵、轨道、房建、钢筋混凝土工程通信信号及四电工程等施工单元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工程、辅助附属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设备安装调试工程主要包括主要生产系统中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各类管道的安装,主变压器设备的安装等;通信信号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闭塞及列控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道岔缺口监测系统、道岔融雪系统、电源设备和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等的安装与调试、光传输、电话交换及接入网、数据通信、专用移动通信、数字调度通信、会议电视、应急通信、隧道紧急电话、时钟同步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电源及环境监控、通信电源、防雷及接地、综合布线、通信光电缆线路等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四电工程主要包括电力工程及电力牵引供电工程等。

根据《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211-2008)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毒物、物理因素、低温及工频电场等。

1)粉尘:其他粉尘(包括金属粉尘、混合粉尘等)、电焊烟尘、水泥粉尘、矽尘等。

2)毒物:煤焦油、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铅、汞、铬、镉、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锰及其化合物等。

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手传振动等。

4)低温及工频电场本项目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3-1。

表3-1 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2施工现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本项目的施工期在2013年11月-2017年7月,期间由于对施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认识不足,***枢纽指挥部管段内各施工单位未及时进行施工现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目前,BLS-SD-LZSN标段两家施工单位通号公司及中铁电气化局已经对通信信号及四电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噪声、紫外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系物、手传振动、工频电场等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 要求,今后的工作中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1)加强对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知识的培训;2)定期为工人发放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3)及时清扫地面及设备的沉降尘以以避免二次扬尘;4)高噪声设备区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综合控制措施;5)尽可能减少劳动者在高噪声的作业场所的停留时间;6)加强刷漆区域的局部通风。

3.3施工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本项目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下:3.3.1 施工期防尘措施1)施工设备选择: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车、履带式推土机、三壁液压钻孔台车、铺轨机、大型养路机械等机械作业,采用机械化密闭隔离操作,主要施工机械的驾驶室或操作室密闭隔离。

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人员接触机会。

2)通风设施:桥梁、路基、铺轨等作业多为露天或半露天作业,通风情况良好。

3)作业方式: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尽量采取了湿式作业,对场地加固打孔时采用湿式打孔,建设方拟为路基施工作业配备洒水车;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

4)大型机械设备司机室均设有防尘门窗,减少尘毒对司机室作业人员的危害。

5)混凝土拌合站采用电子计量集中拌合生产,拌和机司机于控制室内作业,减少粉尘危害。

安装吸尘设施,在原材料选型上优先选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建筑材料。

3.3.2 施工期防毒措施1)遵循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采购部门优先选用了无毒建筑材料,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化学品,未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根据工艺需要尽可能采用部分无锰焊条进行焊接作业,并尽可能减少了有毒物品使用量;2)油漆、涂料施工作业时设置了排风装置配备了防护用品;3)分装和配制油漆、防腐、防水材料等具有挥发性有毒材料时,尽可能采取露天作业;4)各种涂料、有机溶剂的容器及时加盖封严,废弃容器进行了回收处理。

5)焊接作业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措施,流动焊接作业量较多时,焊接作业时要求作业人员在上风侧进行焊接操作。

6)合理安排工序:各工序相对独立轮班作业,其余人员不在作业区域内停留,减少接触尘毒的时间。

3.3.3 施工期防噪、防振措施施工期噪声源主要由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

施工机械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如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吊车、打桩机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

运输车辆在施工土石方调配、设备和材料运输中都将大量使用,这些车辆特别是重型汽车噪声强度较高。

1)设备选型: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先进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产噪设备的噪声强度和人员接触时间。

2)设备布局:生产辅助设备空压机于工地边角地带单独布置,通风机设置于隧道洞口,与工人主要集中的施工区域或休息区域相隔一定距离,避免对不同作业人员的相互影响。

3)合理安排工序:各工序相对独立轮班作业,其余人员不在作业区域内停留,避免各工序产噪设备相互影响。

采取轮流作业班制,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和休息时间。

4)大型机械如装载机、推土机等司机室为单独空间,司机室设防尘门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对司机室作业人员的影响。

5)混凝土拌合机设置控制室,人员于控制室内作业,减少产噪设备的影响。

6)对产生振动的设备设置减震基础,对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并为劳动者配发减振手套,以减少振动的危害。

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配发了防噪耳塞。

3.3.4 施工期防暑、防寒措施1)在编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时,应制定相关的防冻保暖措施,做到有章可循。

2)冬季作业按规定为从事低温作业人员发放防滑防冻保暖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口罩等。

3)工作时,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防寒服、鞋、帽、手套等保暖用品,防寒衣物要避免潮湿,手脚不能缚得太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4)特别重视对女工的特殊保护,严禁安排“四期”内的女职工从事低温作业。

5)夏季高温作业时,为作业人员配备有清凉饮料、藿香正气水等。

6)夏季高温季节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免了中午高温时间施工,严格控制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

7)施工现场设置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设电风扇,冬季时配备电热取暖装置。

3.3.5 施工期防紫外辐射措施施工现场将电焊作业与其他区域隔开,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

3.3.6 工频电场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如穿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帽等,并应经常检查其绝缘效果。

2)进入工频电场强度超标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专门的防护服等安全防护用品,以减少危害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间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表见表3-2。

表3-2 施工期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3.4施工期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防尘、防毒、防噪等职业病防护用品。

具体见表3-3。

表3-3 施工人员防护用品配备情况3.5施工期职业卫生管理1)本次施工期间,***枢纽管段内各施工项目部针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尽一致,部分施工单位制定了专项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也包含有职业危害防治内容,建立起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

但也有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管理认识不足,未针对职业危害防治制定专项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枢纽指挥部将高度重视,督促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滞后的施工单位尽快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今后项目施工之前,将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使劳动者具备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本次施工期间,根据职业危害健康安全施工的要求,***枢纽管段内各施工单位均在施工现场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告栏,在施工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

今后将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内容,使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知悉施工现场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3.6施工期应急救援措施1)根据安全施工的要求,参建各单位建立有临时应急救援机构,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配备了急救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冲淋设备、应急通讯工具、照明装置、个体防护用品等应急救援设备,施工现场设有应急撤离通道。

2)施工现场配备了急救人员,配备了急救药箱和其他急救用品,急救药箱由急救人员保管。

3)对劳动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事故预防和自救互救等应急处理能力。

4)根据施工现场地理位置,参建各单位与就近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便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3.7施工期职业健康监护情况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职业健康监护意识充分,参建各单位委托健康体检机构为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离岗后的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禁忌及疑似职业病人的处置情况:施工期间体检异常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将职业禁忌证人员调离相应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疑似职业病人进行了复查和鉴定。

***枢纽指挥部今后将继续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督促参建各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对施工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以及应急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

表3-4施工期职业健康体检总体情况表3-5施工期劳动者健康体检异常情况4.施工期卫生辅助用室设置表4-1施工期卫生辅助用室设置情况表5.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培训、告知和警示标识设置施工期间,***枢纽指挥部及各参建单位对劳动者和进行了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参加总公司和***铁路局组织的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