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土地七年级
著名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写下了一首诗,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他经过琢磨、酝酿,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多情的土地》。
2、作曲家介绍:
施光南:1940年出生于重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新一代作曲家。他勤奋进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深受群众喜爱,可是,施光南英年早世,48岁就离开了我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多情的土地》。
学校集体备课学案设计
主备人
钟亚男
设计时间
9.28
讨论时间
月日
修订时间
月 日
学课时
总第_课时
学案主备人设计或修订
学案备课组修订
个人授课个性修订
学习
目标
设计
1、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情感抒发。
2、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学习
重难
点
重点:欣赏《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 难点: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问: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板书)答: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
3问:你认为歌曲中出现哪些典型的节奏型?
生答: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装饰音(上波音、前倚音)用的比较多。(板书)5、随音乐演唱歌曲。
校本
作业
设计
赏析一首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
课
后
反
思
这是一首欣赏歌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去欣赏,从而能够去分析歌曲的感情和特点,通过欣赏课的听辨能够对不同曲风的歌曲有所了解和感受。单单一两节课的欣赏是不可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的,还需要反复的聆听。
程序
设计
问题
设计
学习
方式
设计
课程
资源
利用
设计
课前五分钟:
音阶的听辨练习,加入三度音程的听唱。大声唱,把口腔打开。
欣赏《多情的土地》
1、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十分强大的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十分骄傲,也十分自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画家,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作家,用优美的诗文,倾吐对祖国的热爱,那么音乐家呢?(对,他们就用优美的动听的歌曲或乐曲,表达他们的爱意)。
3、初听音乐:
设计提问:(1)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是什么?
(2)他属于男中音、男低音、还是男高音?
4、复听音乐。
1问:从情绪上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划分的?(板书:歌曲结构)(小组讨论,生交流)师总结:乐曲开始到“这河叉山脊”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它主要用叙述的口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剩下是第二部分,这部分的音乐情绪要比第一乐段要强烈,每个乐句都有力度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