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情的土地赏析

多情的土地赏析

《多情的土地》赏析
《多情的土地》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作曲,任志萍先生作词(杨洪基版本)。

这首歌深刻地体现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动。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赏析这首歌的审美特征。

歌词的选择方面。

歌词的选择是艺术歌曲的关键,在这首歌当中,歌词与主旨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首歌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

这首歌传作于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出国热潮。

很多人对祖国失去了信息,认为在国外扫大街也比呆在国内强,在这种信心低沉的情况下,作者有千言万语要倾诉,遂作下了这首歌词,既细腻又磅礴。

歌词表达的是个人与祖国的亲密关系,对于祖国这一个庞大的意象,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如踏过的路径,阵阵花香鸟语;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

这样具体情景的浮现,似乎是作者在回忆与祖国的亲切接触,更让我们体会到祖国母亲般的亲近。

拉近了看似疏远的距离,让人真切感受到一个孩子对母亲般的深深依恋。

如此的处理与表达让这首歌增加了许多文学上的诗性与真情感染。

器乐的配合。

歌曲中主要是弦乐的铺陈与表达,其低沉的声音很好地诠释了个人对祖国的深深爱恋,整个演奏在低沉的铺排当中不断上升,再加上钢琴的点缀,使情感似溪流般缓缓流出,至山间又倾斜而下,情感在可控的范围内有节奏地流出与升华。

声乐的表达。

这首歌(杨洪基版本)采用男低音演唱,整体感觉符合和印证了情感的深沉。

歌者对音乐的演唱体现了一种文学诗歌的修养,对音乐语言的娴熟掌握。

简而言之,歌者很好地诠释了个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既深沉,真切,又饱含沧桑,让人不禁想起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歌的整体感觉可以说取胜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情感的真挚感人,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