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编制依据 (2)第一章杆塔组立工程概况 (3)一、工程简述 (3)二、工程参建单位 (3)三、地质、地貌状况 (3)四、杆塔型号简介 (4)第二章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 (6)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 (9)一、施工工艺流程 (9)二、施工准备: (9)三、现场布置 (10)四、塔腿组立 (13)五、竖立扒杆 (14)六、提升扒杆 (14)七、构件的绑扎 (16)八、构件的吊装 (17)九、扒杆拆除: (18)十、螺栓复紧与缺陷处理: (19)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 (20)作业人员职责 (20)安全技术措施 (22)第 1 页共26 页编制依据1 施工项目部对本工程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勘察;2 《110kV良塘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和文件;设计变更3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4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5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6 《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送电工程分册)》;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9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2011]1758号第 2 页共25 页第一章杆塔组立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九江修水县110kV良塘变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分为110kV叶家山至良塘送电线路工程及110kV修渣线破口进良塘线路工程两段。
110kV叶家山至良塘送电线路工程,自叶家山变电站110KV构架出线,止于新建110KV良塘变电站进线构架,线路亘长约29.8公里,导线采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一根JLB20A-80铝包钢地线,另一根采用OPGW-24芯光缆,全线新建直线塔78基,耐张塔33基。
110kV修渣线破口进良塘线路工程,自修渣线21#-22#杆处起,止于新建110KV良塘变电站进线构架线,线路亘长约1.2公里,导线采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一根JLB20A-80铝包钢地线,另一根采用OPGW-24芯光缆,新建铁塔5基。
二、工程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九江供电公司设计单位:九江电力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江西诚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九江巨能实业总公司三、地质、地貌状况110kV叶家山至良塘送电线路工程,地形比例:平地7%,丘陵22%,山地71%,运输较困难,人力运距600米,汽车运输12公里。
110kV修渣线破口进良塘线路工程,地形比例:山地100%,运输较困难,人力运距500米,汽车运输5公里。
各地形所占比例表第 3 页共25 页四、杆塔型号简介第 4 页共25 页第 5 页共25 页第二章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一、技术准备1、图纸、安装说明书、设计要求1)杆塔明细表、杆塔组装图2)本工程铁塔8米以下是双帽3)铁塔组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组立。
现浇基础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能分解组立。
2、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标准1)铁塔螺栓数量不得缺少,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铁塔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矩符合规范要求。
3) 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800。
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已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应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
架线挠曲后,塔顶端应不向受力侧偏斜。
5)铁塔组立后,塔脚底座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楔形铁片。
6)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7)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8)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9)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10)吊装时应采取适当补强措施。
11)不得强行安装。
12)法兰盘应平整,贴合密实,最大间隙不大于3mm。
13)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第 6 页共25 页3、杆塔组立施工质量控制图第7 页共25 页4、施工器具、设备材料检查方法1)绞磨应在额定负荷内工作,严禁超负载运行。
2)绞磨应仔细检查各部件在运输中有无损坏和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
3)变速箱油面位置应在Ⅲ轴中心位置。
4)扒杆必须外观检查其完好性,是否缺少部件(含锍钉)及主、斜材绣。
5)钢丝绳的直径规格,有无毛刺或断股。
6)麻绳是否断丝、打结。
7)滑车应部件齐全、转动灵活,负荷应满足要求。
有无变形及破裂。
8)塔材应清点构件规格数量、镀锌完好及角钢的弯曲度(不能超过其长度的2‰)。
第8 页共25 页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本工程铁塔组立采用内拉线悬浮扒杆分解组立。
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准备:1、基础必须经中间验收合格,基础混凝土强度须达到100%,当采取有效防止基础承受水平推力的措施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允许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
2、杆塔组立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
对能避开的障碍物应尽量避开,不能避开的应事先采取措施。
3、对进入现场的塔材应进行清点和检验。
当角钢弯曲变形量超过2‰并在变形限度范围内时,可采用冷矫正法矫正,但矫正后的角钢不得有洼陷、凹痕、裂缝。
第9 页共25 页4、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和杆塔图纸,并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
5、根据现场调查及图纸会审的结果,选择施工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6、对进行施工现场的机具进行检验或试验,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的工器具,杆塔组立的加固绳和临时拉线必须采用钢丝绳。
7、杆塔组立前接地体必须安装好,待组立时接地鼻子与铁塔可靠连接。
三、现场布置采用内拉线悬浮扒杆单片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如下图1 -被吊塔片;2 -起吊绳;3-朝天滑车;4-腰滑车;5-地滑车;6 -承托绳;7-攀根绳;8 -控制绳;9-扒杆;10-朝地滑车;11-绞磨1、扒杆拉线的布置第10 页共25 页扒杆拉线是由四根钢丝绳及相应索具组成。
拉线的上端通过卸扣固定于扒杆帽,下端用索卡或卸扣分别固定于已组塔段四根主材的上端。
拉线与塔身的连接点应选在分段接头处的水平材附近。
2、承托系统的布置扒杆的承托系统由承托钢丝绳、平衡滑车和双钩等组成。
承托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图:1-塔段主材;2-承托钢绳;3-平衡滑车;4-双钩;5-扒杆座承托绳由两条钢绳穿过各自的平衡滑车,其端头直接缠绕在已组塔段主材的节点,用卸扣锁定,也可以通过专用夹具固定于铁塔主材上。
承托绳在已组塔段上的绑扎点,应选择在铁塔水平材节点处。
为了保持扒杆根部处于铁塔结构中心,应尽可能使两分支承托绳及双钩的长度相等。
两平衡滑车根据吊物位置可以前后或左右布置。
当被吊构件在塔的左右侧起吊时,平衡滑车应布置在扒杆的左、右方向;当被吊构件在塔的前、后侧起吊时,平衡滑车应布置在扒杆的前、后方向。
该布置方式可使扒杆的承托绳受力均匀及防止扒杆在提升过程中沿平衡滑车位移。
3、起吊绳的布置起吊绳是由被吊构件经朝天滑车、腰滑车、地滑车引到机动绞磨间的钢丝绳。
起吊绳的规格,应按每次最大起吊质量选取。
当起吊质量在第11 页共25 页1000 kg以下时,起吊钢绳选用φ11规格;起吊质量在1000~1500kg 时,选用φ12.5规格;起吊质量大于1500kg 时,应使用复式滑车组。
4、牵引设备的布置牵引设备选用30kN 级机动绞磨或手拖机动绞磨。
在坚土地质条件下,牵引设备的固定应使用地锚。
绞磨应尽可能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设置。
在起吊构件过程中,绞磨机手应能观测到起吊构件。
距塔位的距离应不小于1.2倍塔高。
5、攀根绳和控制绳的布置(1)绑扎在被吊塔片下端的绳为攀根绳,其作用是控制被吊塔片不与已组塔段相碰。
攀根绳受力的大小,对扒杆拉线系统及承托系统的受力有直接影响。
而攀根绳与地面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受力,一般要求夹角不大于45°。
攀根绳规格应根据计算确定,一般经验是被吊构件质量小于500kg ,且攀根绳对地夹角小于30°,选用棕绳规格应不小于φ18 ;被吊构件大于500kg 或由于地形限制,攀根绳对地夹角大于30°时,应选用φ11 或φ12.5 钢绳。
当构件组装后的根开小于2m 时,攀根绳一般用一条,用V 型钢绳套与被吊塔片相连接。
攀根绳必须连在V 形套的顶点处。
当构件的根开大于2m 时,应使用2 条攀根绳,且按八字形布置。
(2)控制绳选用φ16~φ20 的棕绳 2 条。
分别绑于被吊塔片两侧主材上端。
当塔片较宽时,为协助塔片就位,也可以用 4 条,2 条绑在主材上端,2 条绑在主材下端。
6、地滑车和腰滑车的布置(1)腰滑车布置在已组塔段上端接头处(起吊构件对侧)的主材上。
固定腰滑车的钢绳套越短越好,以增大牵引绳与扒杆轴线间的夹角,从而减第12 页共25 页小扒杆受力。
(2)地滑车固定在靠近地面的塔腿主材上。
为防止铁塔基础受力偏斜,可在牵引方向的相反侧,增设一根或二根(地质松软时用二根)角铁桩,以加固基础。
角铁桩与塔腿间用钢绳及双钩连接,起吊构件前收紧双钩。
7、腰环的布置采用上下两副腰环以稳定扒杆,使扒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上下两副腰环间的垂直距离,保持在3m 以上。
上腰环布置在已组塔段的最上端,下腰环布置在扒杆提升后的下部位置。
应通过用钢丝绳固定在已组塔段的四根主材节点处并适当收紧。
四、塔腿组立塔腿组立采用分件组立法。
先将铁塔底座置放在基础上,拧紧地脚螺帽。
然后将塔腿主材下端与底座立板连上一个螺栓,利用此螺栓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当组立塔腿的主材长度在8m以下且质量在300kg以内时,用叉杆将主材立起,使主材与底座板相连的螺栓全部装上。
当组立的塔腿主材长度大于8m 且质量超过300 kg时,利用小人字木抱杆(φ160×9m )按整立电杆的方法将主材立起。
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的操作步骤如下:( l )将铁塔下部2~3段主材单根相连接,但总长度不宜超过15m ,质量不宜超过500kg 。
主材上的联板应装上,相应的斜材及水平材用一个螺栓挂上。
( 2 )将主材根部用一个螺栓连在塔脚底座立板上,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 3 )现场布置后,启动绞磨,起立主材,直至主材根部与塔座立板的连接第13 页共25 页螺栓全部装上为止。
( 4 )用临时拉线(3 或4 条φ18 白棕绳)将塔腿主材固定后拆除起吊索具。
其余三根主材同法起立或者利用已立主材起立。
(5)螺栓穿向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外,斜向者宜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同一方向。
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按线路方向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按线路方向),垂直地面方向者由下向上,斜向者宜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时应在同一斜面内取同一方向。
塔腿四根主材立好后,自下而上组装侧面斜材及水平材,并将螺栓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