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筑班级文化 打造书香班级

构筑班级文化 打造书香班级

营造书香班级,谱写诗意人生——浅谈“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一种教育文化。

它对学生的教育不象知识传授、不象道德说教、不象行政命令,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校从去年提议每班结合自己班的特点,构筑班级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的每位班主任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

籍着我校“培养有智慧的人”的办学理念。

我也一直思索着:三年级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属于承上启下,他们对书本有种莫名的兴致。

我又是一名语文老师,所以,我想能在三年级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将会对学生以后学习语文受益无穷。

所以就构筑了“快乐读书,读书快乐”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让全体学生享受阅读,提高学生的读书意识。

班级文化是一面镜子,可以衡量班级的人格修养和教育观念,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和风格。

我认为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特色活动三个有浅入深的层面。

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观点。

一、“春色满园关不住”——以书香的物质文化熏陶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班级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对于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应注重教室环境的布置。

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经验的储备不多,因此班级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更应该是一个经典世界的熏陶场、磁性场。

1、布置百花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教室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

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间,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说好话”,是环境教育学生的细节。

教室后面的板报创设成为多才多艺的“展台”,合作竞争的“擂台”,相映生辉的“舞台”。

上个月,我班就以“征集读书名言,制作漂亮书签”活动为主题,人人参与制作书签,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变成了只言片语,写在精心制作的书签上和大家分享。

板报成了孩子们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

教室的北墙是班级“书香致远”天地。

学生的优秀习作将在这片天地中进行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正面黑板的左侧设置了一块诵读园。

每天由“值日班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名著美句工整地书写在“诵读园”内,利用每天晨会课的2分钟时间,由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句话,并要求每人准备一本名言美句簿,每天将这句话摘录在本子上。

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一首古诗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一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一座文化的殿堂,感觉到角角生辉,多姿多彩,能不为之动容和快乐吗?学生会耳濡目染自觉地去珍爱自己的教室,并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勇于进取,茁壮成长。

2、建立图书角,走进书海、采撷智慧托尔斯泰讲过:“书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他能陶冶人的情感和气质,使人高尚。

”设立图书角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集体观念的形成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创造一定的条件。

图书的来源,有的是学生提供,把自己看过的、闲置在家的书拿到学校来,放在班级图书角里,供大家借阅。

有的是班级家委会筹资购买。

自去年每个班都成立了家委会以来,各班在家委会的组织下,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了活动:有外出活动,开拓视野的;有捐赠绿色植物,美化教室环境的;有去福利院送温暖献爱心的;有交警对学生进行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的;也有捐赠图书,扩充图书角的。

家委会集资后,购买了很多书籍,由代表赠书给全班同学,孩子们喜笑颜开。

为了把图书角当平台,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我班选举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每周班级学生的借阅,并作好登记工作。

我班,每周一在管理员的组织下开始借阅,自己选择一本喜欢的图书,可以看一周,下周一再归还。

学生自主管理的图书角多么有序啊!学生把借阅图书当作自己的乐趣,现在课间,追打、吵闹的同学少了,借书、看书的同学多了,学习氛围更浓了。

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这样的班级文化环境,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育人目的:每面墙会说话,每个角落会育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当然会轻松学习,自求自悟,快乐成长。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以多样的行为文化感染人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

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1、学会摘抄,感悟益处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我们的每位同学都有拥有一本“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的首页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并给它取一个名字,如《成长天空》、《快乐知识屋》、《知识加油站》等等,自配插图。

用来记录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用来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用来描述自己的阅读心境。

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与书本交上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编辑小报,培养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知识。

那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去积累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呢?方法很多,我认为定期办小报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我班时常围绕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开展编辑小报的活动。

前不久,我班组织了一次读书小报的比赛,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编辑小报的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也使学生把看到的课外知识灵活运用起来,真是一举多得。

3、阅读经典篇章,开展读书交流会英国作家德·昆西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

”阅读的魅力在于有助于欣赏者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作为学校的老师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更应是学习化校园的倡导者、实践者,引领读经典的风尚,做终身学习的榜样。

为此,语文老师通过交流,还列出了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学生6年必读书目的名称,分年段指导学生阅读。

低:1—6 中:6—13 高:14—20。

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班级也以读书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所以平行班级之间、与其它年级之间也共同交流探讨。

中午,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有时我们利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交流读书心得。

瞧,《与好书交朋友》的主题队会热闹地开展着,并邀请中队辅导员、小干部观摩。

活动节目丰富多彩。

构思精妙,有诗朗诵、好书介绍,尤其相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更把气氛推向高潮。

交流会蕴涵了许多道理: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说明了小学生该读哪些书,应该怎样读书。

活动受到一致好评。

会后,队员们表示一定认真读书,做一个与书为友的人。

我们学校每年都开展读书节活动,但每次活动的主题不同。

去年,我任教二年级。

我们读书主题是讲童话故事。

我班夏聃睿在讲故事《快乐王子》,与大家交流看童话的乐趣,中、高年级的读书活动待会儿讲。

本学期,以背诵古诗文为读书活动的一个重点,在班内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并让学生交流古诗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目前,我班学生都积累了40首古诗。

在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今天,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致力于探求阅读教学的多种途径,立足于课堂,延伸拓展于课外,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我想这个班,如果继续让我带下去的话,我还打算,引导学生读读外国文学,加深对外国文学及作家的了解。

使学生在阅读的内容、范围更广泛,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汲取文学营养,在阅读中提升学习品质。

4、紧抓班级常规,促进有效读书开展快乐读书活动的同时,我也不忘抓班级常规。

因为只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保证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成长。

⑴利用班会课,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前不久,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作业不做,就埋头看书。

也有的学生在上课时,不听老师讲,在偷偷地看书,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我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通过反复教育,使个别学生的行为大大改观了。

⑵利用赏识教育,发挥学生看书的积极主动性当学生在各方面取得进步时,我及时树立榜样,抓住学生闪光点,发放赏识卡,激励全班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读书、看书。

学生时常把自己课外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读书笔记中,我发放赏识卡;学生上课能把看到的名人名言,加以运用,我发放赏识卡;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能先做作业,后看书了,我发放赏识卡。

学生学习气氛浓厚,每天早读在小干部的带领下,整齐响亮地开展早读,学校向班级发放赏识卡。

使他们感悟到与好书交朋友的收获,从而更自觉地阅读好书,形成你追我赶的新局面。

赏识教育的施行,促进了学生更自觉地读书、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赏识教育的施行,能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平易亲和,在教师的长期赏识下,学生也学会了赏识他人,气度渐渐变得宽宏豁达,容易形成互相鼓励,团结进步的班级氛围。

二是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格养成,经常生活在赏识中,人就会不断加强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断地认真努力地学习。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开放的特色活动引导人班级文化向校园、家庭拓宽,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校园、家庭都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班级文化向校园、社会拓宽,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增强班级文化的凝聚性和吸引性;有利于改变班级文化的封闭性,增强开放性;有利于弘扬班级文化的创造性;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1、提倡亲子共读,形成家校互动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家长成为我班书香行动有力的支持者、直接参与者、建设者。

家长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要求定期带孩子到新华书店或图书馆或在家“同读一本书”。

这样有了家长的参与,形成书香文化家校的互动,真正使书香文化成为孩子们生活的有机部分。

亲子阅读既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又让孩子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而且还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满足。

2、开设跳蚤书市,加强社会实践为了使广大同学的图书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避免了图书沦为废弃物的资源浪费,让更多同学以最低廉的价格买到了他们想要的书籍,增强读书氛围,我校举行了“跳蚤书市”活动。

针对学校这一有特色的活动,我在班中召开了动员大会,引导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本次活动。

前期作了充分准备:有想促销手段的,有做促销牌的,也有在活动中吆喝,吸引顾客的。

还让学生交流讨论:你喜欢哪方面的书籍?在活动中,有选择地去购买。

下午,学生在操场上早早地准备好了,三人或四人为一个小组,在篮球场搭起了摊位,有的负责探察,先去购书,有的负责看管摊位,过了一段时间再换一个人去购书,就这样,学生轮流参与书市活动,非常愉快。

书市结束后,在班中进行总结交流。

通过活动,既让学生懂得了许多知识,又体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有学生提议,我们把赚来的钱,再购买图书,充实图书角,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