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刿论战教案最新

曹刿论战教案最新

《曹刿论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2、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评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

提示:读出文中人物不同的语气
三、根据课文内容,文中人物的对话,表演情景剧《曹刿论战》提示:表演的时候要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表演要到位
1、学生表演。

2、学生点评。

3、老师小结。

四、文章结构
明确:一、战前准备
二、指挥作战
三、战后论战
五、分析人物形象。

(一)分析曹刿的人物形象。

1、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在文中怎样体现?
2、分析曹刿的人物形象。

提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明确:
1、远谋。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懂得取信于民的道理。

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2、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二)分析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1、哪个字最能概括鲁庄公这一人物的特点?在文中怎样体现?
明确: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战争中急于进攻和追击;战后,还不知道胜利的原因。

2、有人认为,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提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明确: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一)通过对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描写等)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分析人物形象可以运用对比等表现手法。

(三)通过分析典型事例、环境来理解人物形象。

(小说中)
七、小结:
八、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