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导学案

《亚洲》导学案

亚洲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亚洲的位置、分区、主要国家、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亚洲的人口、环境问题、文化特点及经济发展问题。

3、结合亚洲分区地图分析地形、气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以中东、南亚、东盟、东北亚等热点区域为背景,分析区域特征。

【自主学习】
(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亚洲面积最大(____km²),跨___度最广(距离最长), ____距离也最长,是世界第一大洲。

2.分区:分为东亚、_____ 、 _____ 、西亚、 _____和 _____ 六个分区。

3.位置:
类型表现
海陆
位置
东临_______、北临北冰洋、南临_______,西侧通过黑海、_______与大西洋相通
纬度
位置
地处10°S~80°N,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90°,是跨_____最多的大洲,且跨热、温、寒三带
经度
位置
地处30°E~180°,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是世界上_____距离最长的大洲
相对位置东北以_________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_________、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___________、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1)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沿30°N的剖面图和沿80°E的剖面图,归纳亚洲地形特点。

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沿80°E的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2)地形区:结合图册填出下列字母表的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兴安岭(山脉),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青藏高原,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伊朗高原,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阿拉伯高原,
J东北平原,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受____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________,呈____状流向周边海洋。

注入大洋主要河流
北冰洋①_______、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等
太平洋④黄河、⑤_____、⑥湄公河等
印度洋⑦恒河、⑧_______等
3.气候:
(1)气候类型:
A__________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____________气候,D温
带季风气候,E_____________气候,F热带沙漠气候,G高原气
候和高山气候。

(2)气候特点:
①复杂多样、②______________,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
(三)、文化、人口与经济发展:
1、人口最多的大洲:
(1)六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占世界总人口___%),人口
最少的是_____洲。

(2)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过亿,分别为中国、印度、
_____、、和 ____。

________、_______、和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3)亚洲人口增长:
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洲,最低是____洲。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______和
______地区,但由于人口总数多,因而成为每年最多的大洲
(4)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____和_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①要求增产粮食,土地得不到休耕
②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③粮食产量下降
④水土流失和沙化加重
⑤恶性循环
⑥土壤肥力下降
2、多样的地域文化:
(1)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亚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2)亚洲的民族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不同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_________、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_______文化等
(3)不同地区的民族在_____、_____、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民风民俗。

一般说来,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_____条件、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3、经济发展差异大:
⑴经济发展特点: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________。

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____,大部分国家属于____________。

⑵原因:除日本外,多数国家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较薄弱,主要原因是过去长期遭受________。

⑶独立后采取的措施:
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先后大力发展__________工业,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西亚_______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大量出口而比较富裕
三、问题探究
1、.青藏高原隆起对中亚、西亚的降水带来怎样的影响?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范围,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完成下表
民族风俗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也门的住房和梯田
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
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
日本为预防地震而设计的抗震建筑
四、典型例题
五、当堂达标检测
读右图,回答1-2题。

1.P点所在区域是()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中亚
2.P点所在大洲的气候特点为()
①季风气候显著②季风气候不明显③大陆性气候广布④海洋性气候广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右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
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
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4.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5、在地理学上,洼地是指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不包括人工
开掘的和大河腹地的低洼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有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其位于______大裂谷带的北部,为阻止其
水位下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引_______________(海域)的水。

(2)E高原地势比青藏高原平坦,主要是形成时间较古老,长期受到
________作用的影响。

B、D两地
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3)1月份,A、C两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均在0°C以上,但降水却有明
显的差别,试分析其原因。

(4)简述图示范围总体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河流的影响
六、知识整合反思
1-4题:AACA
5.(1)东非;红海(或地中海)
(2)外力侵蚀;由沿海向内陆
(3)1月份,A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C地受寒冷干燥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4)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高山地带,大致呈放射状分布。

水能:落差大,水能丰富。

航运:落差大,航运不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