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大版大学物理第九章参考答案

上海交大版大学物理第九章参考答案

版权归原著所有 本答案仅供参考习题99-1.在容积3V L =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ρ=L 。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气压下降了。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可知: 1.78P atm =,01P atm =,3V L =。

由于温度不变,∴00PV PV =,有:001.783PVV L P ==⨯, 那么,逃出的气体在1atm 下体积为:' 1.78330.78V L L L =⨯-=, 这部分气体在1.78atm 下体积为:''V =0'0.7831.78PV L P ⨯=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0.783'' 1.31.71.78g L m V g L ρ⨯∆==⨯= 。

根据题意pV RT ν=,可得:mpV RT M=,1V p RT p M m ρ==9-2.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割成两边。

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装入的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多少解:平衡时,两边氢、氧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相同,利用pV RT ν=,知两气体摩尔数相同,即:H O νν=,∴O HH Om m M M =,代入数据有: 1.6O m kg = 。

9-3.如图所示,两容器的体积相同,装有相同质量的氮气和氧气。

用一内壁光滑的水平细玻璃管相通,管的正中间有一小滴水银。

要保持水银滴在管的正中间,并维持氧气温度比氮气温度高30oC ,则氮气的温度应是多少解:已知氮气和氧气质量相同,水银滴停留在管的正中央, 则体积和压强相同,如图。

由:mol mpV RT M =,有:2222(30)O N O N m m R T RT M M +=, 而:20.032O M kg =,20.028N M kg =,可得:30282103028T K ⨯==+ 。

9-4.高压氧瓶:71.310p Pa =⨯,30V L =,每天用51 1.010p Pa =⨯,1400V L =,为保证瓶内6' 1.010p Pa ≥⨯,能用几天解:由''pV p V =,可得:761.31030'390' 1.010pV Pa LV L p Pa⨯⨯===⨯, ∴'360V V V L ∆=-=;而:11'p V p V ∆=∆,有:615' 1.010********.010p V Pa LV L p Pa∆⨯⨯∆===⨯, 那么:能用的天数为36009400/Ln L ==天天 。

9-5.如图,长金属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置于压强为0p 的大气中。

在封闭端加热达11000T K =,另一端保持2200T K =,设温度沿管长均匀变化。

现封闭开口端,并使管子冷却到100K ,求管内压强。

解:根据题意,管子一端11000T K =,另一端保持2200T K =, 所以,温度沿管长线性分布,设管长为l ,函数关系为:()200T x kx =+,其中:lk 800=。

2N 2O由公式:mol m pV RT M =,考虑到金属管上端开口,有:0()moldmp Sd x RT x M =, ∴000001ln 200200l l l mol p S p S m R d l p S d x k x M T k x k===++⎰⎰() 00200800ln ln 5200800p S l p V k l ⋅+==⋅ 当封闭开口端,并使管子冷却到100K 时,有''molmp V RT M =,而'100T K =, 再考虑到管子封闭前后的m 不变,有:0'ln 58p p = 。

9-6.氢分子的质量为243.310g -⨯,如果每秒有2310个氢分子沿着与容器器壁的法线成ο45角的方向以510/cm s 的速率撞击在22.0cm 面积上(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则器壁所承受的压强为多少解:由:02cos 45F t n mv ⋅∆=⋅,再根据气体压强公式:Fp S=,有: F p S=27330432102 3.310102cos 45212310 2.310Pa n mv t S --⨯⨯⨯⨯⋅===∆⋅⨯⨯⨯ 。

9-7.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 1.0p atm =,温度300T K =,求容器内氧气的(1)分子数密度; (2)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4)分子的方均根速度。

解:(1)由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5253231.013102.4510/1.3810300p n m kT -⨯===⨯⨯⋅; (2)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近似计算:93.4410e m -===⨯; (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21331.3810300 6.211022k T J ε--==⋅⨯⋅=⨯; (4)分子的方均根速度:m/s 44.48332==molM RTv 。

9-8.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2/1/21=V V ,则其内能之比21/E E 为多少解:根据pV RT ν=,有:11112222p V T p V T νν=,因题设条件为12p p =,2/1/21=V V ,可得:2/1/2211=T T νν,又∵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知:3521=i i , 那么内能之比为:1111222251523262i RT E i E RT νν==⨯= 。

9-9.水蒸气分解为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即H 2O→H 2+,内能增加了多少 解:水蒸气分解后,一份的水分子的内能变成了份的双原子的内能,而水分子的自由度为6,氢气和氧气作为刚性双原子分子,其自由度均为5,利用气体内能公式:2iE RT ν=,所以内能的变化为:05560.5 1.522225%662RT RT RTE E RT +⨯-∆=== 。

9-10.体积为20L 的钢瓶中盛有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气体),使用一段时间后,测得瓶中气体的压强为2atm ,此时氧气的内能为多少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ν=,以及双原子气体内能公式:52E RT ν=, 可得到:5345552 1.01310201010222E RT pV J ν-===⨯⨯⨯⨯⨯= 。

9-11.已知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方均根率为400/m s ,当其压强为1atm 时,求气体的密度。

解: ∵m V ρ=,由气体方程:m pV RT μ=p RTμρ⇒=,==,∴5323 1.01310 1.9/400kg m ρ⨯⨯===。

9-12.容器的体积为2V 0,绝热板C 将其隔为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部分,A 内储有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B 内储有2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A 、B 两部分的压强均为p 0。

(1)求A 、B 两部分气体各自的内能;(2)现抽出绝热板C ,求两种气体混合后达到平衡时的压强和温度。

解:(1)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RT iE 2ν=A 中气体为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00333222A A A E RT RT p V ===, B 中气体为2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00552522B B B E RT RT p V =⨯==; (2)混合前总内能:,000000042523V P V P V P E =+=混合后内能不变,设温度为T ,有:003542E RT RT p V =+= ∴ 00813p V T R =;00000003833122221313N p V p nkT kT RT R p V V V R ====⨯= 9-13.金属导体中的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运动(与容器中的气体分子类似),设金属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其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m v ,电子速率在~v v d v +之间的概率为:20 00m Av d v v v d N N v v ⎧≤⎪=⎨>⎪⎩p ,式中A 为常数.则电子的平均速率为多少解:由平均速率的定义:0()v v f v d v ∞=⎰,考虑到:()d Nf v d v N=, 有:2414mv m v v A v d v Av =⋅=⎰。

9-14.大量粒子(100102.7⨯=N 个)的速率分布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试求:(1)速率小于m/s 30的分子数约为多少(2)速率处在m/s 99到m/s 101之间的分子数约为多少(3)所有0N 个粒子的平均速率为多少(4)速率大于m/s 60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多少解:根据图像信息,注意到()d Nf v Nd v=。

图形所围的面积为分子的全部数目,有:()1N f v d v N ==⎰,所以,利用 13012012a +⨯=(),有:24103a -=⨯,809.610N a =⨯。

(1)速率小于m/s 30的分子数:100130 1.44102N N a =⨯⨯=⨯个; (2)速率处在m/s 99到m/s 101之间的分子数:10110120099899()(26 6.410)0vN N f v d v N a a d v ==-=⨯∆⎰⎰个; 【或:100201019089 6.415(2)()2(2)6030v N N a a v vN a ∆=--⨯=-=】 (3)所有0N 个粒子的平均速率:先写出这个分段函数的表达式:(030)30(3060)()2(60120)600(120)avv av f v v a a v v ⎧≤≤⎪⎪≤≤⎪=⎨⎪-≤≤⎪⎪>⎩由平均速率定义:0()v v f v d v ∞=⎰,有:306012003060(2)54/3060a vv v v d v v a d v v a a d v m s =⋅+⋅+⋅-=⎰⎰⎰;(4)速率大于60/m s 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120606012060(2)]6080/(2)]60vv a a d v v m s va a d v >-==-⎰⎰。

9-15.理想气体分子沿x 方向的速度分布函数:2122()()2x m v kTx mf v e kTπ-=,试据此推导压强公式nkT P =(已知:220x x e d x β∞-=⎰。

解:由于压强为2x v nm p =,关键在求出N 个分子在x 方向上速度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而:2122222()()2xmv kT i x x x x x x m k T v v f v d v v e d v kT mπ-∞∞===⎰⎰故:21Ni xi vp n mn k T 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