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以下是为大家搜索的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 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5
B.6
C.11
D.16
3. 已知am=5 an=6,则am+n的值为()
A.11
B.30
C.
D.
4.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 2x)3二-2x3
B. - a2?a二—a3
C.( - x)9+( - x)9= - 2x9
D.(-2a3)2=4a6
5. 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0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0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 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厶OAB^A OA B'的理由是( )
A.SAS
B.ASA
C.SSS
D.AAS
6. 计算(x+3y)2 - (3x+y)2 的结果是()
A.8x2 - 8y2
B.8y2- 8x2
C.8(x+y)2
D.8(x - y)2
7. 如图:DE是△ 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
厘米,则△ EBC的周长为()厘米.
A.16
B.18
C.26
D.28
8. 计算(-2x+1)( - 3x2)的结果为()
A.6x3+1
B.6x3 —3
C.6x3 —3x2
D.6x3+3x2
9. 分解因式:x2 —4y2的结果是()
A.(x+4y)(x —4y)
B.(x+2y)(x —2y)
C.(x —4y)2
D.(x —2y)2
10. 如图,AD是角平分线,E是AB上一点,AE=AC EF// BC交AC于F.下列结论①△ ADC^A ADE②CE平分/ DEF;③AD垂直平分CE.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①C、②D③
二、填空题( 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8 分)
11. 计算:xx0—2 —1 = ______
12. 化简(1-)(m+1)的结果是.
13. 如图,这是由边长为1 的等边三角形摆出的一系列图形,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则第n 个图形的周长是.
14. 如图,点D在厶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 ACD /
A=80°,Z B=40°,则/ ACE的大小是度.
15. 如图,已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 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
则/E=度.
16.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2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本题8分)计算:
(1)(3a- 2b)(9a+6b);(2)(- 2m- 1)2;
18.(本题8 分) 分解因式:4m2- 9n2
19.(本题8 分) 解分式方程=
20.(
本题8 分) 已知:如
图,
AB二CDAB// CD DEL AC BF丄
AC
E、F是垂足,AF=5,求CE的长.
21. ( 本题10 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是第一、
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实验与探究:
(1) 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I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 , 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 - 2,5)关于直线I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B‘ 、C ;
归纳与发现:
(2) 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 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 ,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I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
运用与拓广:
22. ( 本题8分)xx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式开通,从烟台到北京的高铁里程比普快里程缩短了81 千米,运行时间减少了9 小时,已知烟台到北京的普快列车里程约为1026千米,高铁平均时速为普
快平均时速的 2.5 倍.
(1) 求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
(2) 某日王老师要去距离烟台大约630 千米的某市参加14:00 召开的会议,如果他买到当日8:40 从烟台至城市的高铁票,而且从该市火车站到会议地点最多需要 1.5 小时,试问在高铁列车准点到达的情况下他能在开会之前到达吗?
23. ( 本题10分)如图,点E是/ AOB勺平分线上一点,ECL OA
ED^ OB垂足分别为C、D.
求证:(1) / ECD h EDC;
(2) OC=OD;
(3) OE 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24. ( 本题12 分)如图,已知△ ABC中, / B=Z C, AB=8厘米,
BC=6
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
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由
C点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 < t < 3).
(1) 用的代数式表示PC的长度;
(2) 若点P、Q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 BPD<^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 若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a为多少时,能够使厶BPD W^ CQP全等?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B.
7.B.
8.C.
9.B.10.A
二、填空题
11.12.m.13.2+n.14.6015.1516. 十一.
三、解答题
17. 解:(1)原式=3(3a - 2b)(3a+2b)=3(9a2 - 4b2)=27a2 - 12b2;
(2) 原式=4m2+4m+1;
18. 解:4m2- 9n2=(2m+3n)(2m- 3n).
19. 解:去分母得:3x=2x+2,
解得:x=2,
经检验x=2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x=2.
20. 解:T DEL AC BF丄ACDEC h AFB=90 ,
v AB// CD
在厶DEC ffiA BFA中,
h DEC=h AFB,h C=h A,DC=BA
:,△ DEC^A BFA
••• CE=AF
••• CE=5.
21. 解:(1)如图:B (3, 5), C (5 , - 2);
(2)(b a);
22. 解:(1) 设普快的平均时速为x 千米/小时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
2.5x 千米/ 小时由题意得,,
解得:x=72,经检验,x=7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
2.5x=180 ,
答: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180千米/ 小时;
(2)630 -180=3.5,则坐车共需要3.5+1.5=5(小时),
王老师到达会议地点的时间为 1 点40.
故他能在开会之前到达.
23. 解:(1) T OE 平分/ AOB ECL OA EDL OB
••• ED=EC即厶CDE为等腰三角形,二/ ECD M EDC;
(2) T•点E是/ AOB勺平分线上一点,EC丄OA ED L OB
:丄 DOE h COE / ODE h OCE=90 , OE=OE
•△OED^A OEC(AAS) • OC=OD;
(3) 在厶DO酥口△ COE中, OC=OP / EUC h BOE OE=OE
•△DOE^A COE 二DE=CE
•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24. 解:(1)BP=2t,贝S PC=B G BP=6— 2t;
(2) △ BPD^ CQP全等
理由:T t=1 秒• BP=CQ=2 1=2 厘米,• CP=BGBP=6- 2=4 厘米,
T AB=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二BD=4厘米,• PC=BD 在厶BPDm CQP中, BD=PC h B=h C, BP=CQ
• △BPD^A CQP(SAS);
⑶•••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二BP^CQ
又BPD^A C,/ B=Z C,「. BP=PC=3cmCQ=BD=4qm •••点P,点Q运动的时间t==秒,二VQ二厘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