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Mn-55, Fe-56, Cu-64, Br-80, 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⑥NaClO—漂白纺织物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全部2、常温下,能被浓硝酸钝化的金属是()A.MgB.FeC.CuD. Ag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粒子是()A.FeB.Fe2+C.Fe3+D.Cu2+4、实验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A.NaOHB.H2SO4C.NH3·H2O D .KOH5、下列物质中,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放出气体,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高锰酸钾B.氯化铵和消石灰C.碳和浓硫酸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色C.往溴水中加入碘化钠溶液,溴水变为无色D.氢气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烟7、下列物质在常温下不能大量存在的是()A. Cl2、O2B. NO2、O2C. NH3、O2D. NO 、O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A.1.2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 N AB.标准状况下,11.2 L 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25℃,101KPa下,11.2 L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9、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10、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11、能储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的试剂是()A.烧碱溶液B. KOH 溶液C. 盐酸D.水玻璃12、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Al3+、Fe2+、Cl—B.Mg2+、Ba2+、Br—C.Na+、Cl—、CO32—D.Na+、K+、Cl—13、过量的铁粉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Fe3+B.Fe2+C.H+D.Fe3+和Fe2+14、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5、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A、3:1B、1:3C、1:2D、2:117、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的N2和C2H4B.等体积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8、等体积0.2mol/L的BaCl2溶液和0.2mol/L的Na2SO4溶液相混和(设体积为二溶液之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a2+和SO42-恰好完全反应B.出现白色沉淀C.混和液中c(Cl-)> c(Na+) D.混和液中c(Cl-) =0.1mol/L19、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3-、SO42-、Fe3+、H+、X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 :n(SO42-) :n(Fe3+) :n(H +) :n (X) = 2 :3 :1 :3 :1,则X 可能为()A.Fe2+B. Mg2+C.Cl-D.Ba2+20、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锌粉有剩余, 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B.若锌粉有剩余, 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Zn2+C.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尚存有Cu2+, 则一定有Fe2+D.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Zn2+,一定无Fe3+,但不能确定有无Fe2+泉州一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A)高三化学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22分)21、有标准状况下的四种气体:①6.72L甲烷,②3.01 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g硫化氢,④0.2mol氨气。
这四种气体的体积最大的是(用序号回答,下同)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密度最大的是__ ___,所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______。
2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回答:①____(NH4)2SO4==_____NH3↑+_______N2↑+________SO2↑+________H2O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KMnO4+___FeSO4+___H2SO4==____Fe2(SO4)3+___MnSO4+___K2SO4+__H2O并标注出电子转移情况。
③____MnO2+_____KOH+____KClO3高温_____KCl+_____K2MnO4+______H2O,生成0.5mol K2MnO4时,电子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_mol.23、向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NaBr跟氯气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在NaOH溶液中加入NH4Cl并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与浓硝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氧化铁溶于盐酸:(4)铝单质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三、推断题(8分)25、依据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填写以下空格。
(1)A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名称为。
(2)溶液B中主要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产生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四、(14分)实验题26、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硫元素的学习方案.(1)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从结构可以知道硫元素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体(气、液、固),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这是硫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许多金属矿石是含硫化合物,如胆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Ⅰ)完成下列各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中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②C中的反应(Ⅱ)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B中品红试液由红色变为,加热后又,(结论:可以根据该现象用品红试液来证明SO2的存在与否)。
②D 中没有观察到什么现象,在实验结束后往D中滴加H2O2后则可以看到。
③E 中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该反应中SO2是剂(氧化、还原)。
(Ⅲ)G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Ⅳ)F溶液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其pH变小的理由,是因为:五、计算题(6分)27、氨气极易溶于水,人们把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称为氨水。
⑴将标准状况下11.2L氨气溶于100mL水中,得到密度为0.855g·cm-3的氨水。
求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⑵将上述30mL氨水与70mL2mol·L-1的AlCl3溶液混合,求生成的沉淀质量。
28、将25.6g Cu投入150mL 12mol/L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48L(标准状态)NO和NO2的混合气体,求反应中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A)答案选择题(共50分)21、⑵;⑵;⑵;⑴22、①3 (NH4)2SO4==4 NH3↑+1 N2↑+3 SO2↑+6 H2O(NH4)2SO4 、(NH4)2SO4②2 KMnO4+10 FeSO4+ 8 H2SO4== 5 Fe2(SO4)3+ 2 MnSO4+ 1 K2SO4+ 8 H2O③3 MnO2 +6 KOH+1 KClO3高温 1 KCl+ 3 K2MnO4+3 H2O,;123、NaCl;2Br-+ Cl2 ==2Cl-+ Br224、(1)_____OH-__+__NH4+_== NH3↑+ H2O_______(2)_Cu + 4H++ 2 NO3- ==Cu2+ + 2 NO2↑+ 2H2O _______(3)Fe(OH)3+ 3H+ ==Fe3++ 3H2O(4)2Al + 2OH-+ 2H2O == 2AlO2- + 3H2 ↑25、O2;氢氧化铁;Cl- 、AlO2-;2Na2O2+ 2 H2O ==4NaOH+ O2↑;26、(1) ;(2) 固体;CuSO4·5H2O;(3)(Ⅰ)①Cu + 2H2SO4 (浓)==Cu(SO4)2+ SO2↑+ 2H2O②SO2+ Br2 + 2H2O ==H2SO4+ 2HBr (Ⅱ)①无色;红色②白色沉淀③紫红色褪色;还原剂(Ⅲ)2OH- + SO2==SO32-+ H2O(Ⅳ)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强酸硫酸,酸性增强,PH值变小27、4mol/L;3.12 g28、0.6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