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蒙城二中考评课教学设计
姓名齐连花学科语文年级初三
课题:《杨修之死》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课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

《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又有虚构,不受史实限制。

要注意研究虚构情节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倾向,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初二已接触过小说,并在本册书第三单元专题学习过,对小说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是,他们对古典文学名著积累不足以及对小说所体现的三国时代的背景认识不足是学习本课的一大障碍,尤其在探讨杨修死因以及概括人物形象时,学生往往会局限于课文之中或对文章进行表面化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适当做点背景介绍,在杨修死因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上应进行一定的点拨、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

2.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1.掌握文章内容,学习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2.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培养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
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问题导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