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大毕字〔2011〕2号
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点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6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我校有普通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6789人(不含科技学院),就业压力仍将巨大。
稳步优化就业结构,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力争我校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年终就业率排名进入全省高校第二梯队及以上,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这是我校2011年的就业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点计划如下:
一、深入开展就业服务竞赛,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满意度
组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和“立足岗位,服务毕业生”竞赛,紧密围绕“一切为了毕业生,为了毕业生的一切,为了一切毕业生”这一工作目标和工作理念,狠抓工作作风建设,所有就业工作的开展均以毕业生满意为标准,力争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严格落实学校就业规章制度,规范就业管理
落实2010年学校陆续下发的《湖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湖工大政字〔2010〕159号)、《湖南工业大学校园招聘管理办法》(湖工大毕字〔2011〕1号),以及《湖南工业大学关于应届毕业生提前离
校上岗的有关规定》(湖工大毕字〔2010〕7号)、《关于实行就业进展情况月报制度的通知》(湖工大通知字〔2010〕19号)、《关于做好我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湖工大通知字〔2010〕20号)、《关于加强预征等基层就业项目工作的通知》(湖工大通知字〔2010〕26号)、《湖南工业大学就业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即将下发)等一系列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三、重点落实就业工作岗位责任制,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进一步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切实形成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处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学院为主体、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2、强力推进就业工作重心下移。
按照2010年学校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湖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明确校、院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将毕业生就业任务分解到各个学院,落实到相关人员,实施就业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加大初次就业率核查的力度,实行就业率分月上报制度,切实挤出就业率水份,保证就业数据的真实。
对各学院上报的初次就业率要进一步加大核查的力度,扩大核查比例,重点对各学院上报的灵活就业学生进行核查,杜绝弄虚作假,严禁将实习单位作就业单位上报;同时,实行就业率分月上报制度,加强各学院平时就业资料的收集整理。
4、进一步重视对招聘专业的引导,加大冷门专业就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各学院就业均衡发展。
对就业相对冷门的专业,在制度和经费等方面要加大倾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开拓等工作力度,用热门专业带动冷门专业的就业,支持和鼓励就业有压力的学院举办中小型专场招聘会。
5、继续完善周二校园招聘日,优化校园招聘活动,规范校园招聘管理。
要按照《湖南工业大学校园招聘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的积极性、提高校园招聘活动的签约率。
6、强化就业工作的考核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并按文件规定对各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估。
四、强化就业常规工作,稳步推进全校就业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2、全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举办高质量就业指导讲座、编印《就业指南》并免费发放到每个毕业生手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就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诚信就业,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竞争就业的观念。
同时,还要通过海报、横幅、专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指导和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踊跃参军入伍,参加村官、公务员、报关员、选调生、特岗教师、考研等考试,用公考推进毕业生就业,促进学生就业形式的多渠道、多样化,有效地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途径。
3、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市场。
一是要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巩固和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就业资源。
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就业市场,稳步推进就业基地建设。
要继续通过行业协会、校友资源,加快学校新就业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重点企业、地方人才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
4、狠抓校园招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要继续完善校园招聘活动、周二校园招聘日的实施与组织办法,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为高效便捷的双向选择平台;建立健全校园招聘准入制度,切实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和校园稳定,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努力提高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率,探索提高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签约率的新思路新方法。
五、加大创业工作力度,促进创业工作开展
1、积极开展各项创业指导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要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系列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职业测评、创业报告会等活动,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2、积极筹建株洲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要积极联合株洲市有关部门,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筛选入驻项目,
加快入驻项目的孵化工作,以创业带动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六、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服务水平
1、加强毕业生就业网站的维护,增强硬件建设,扩大信息容量,构建就业信息平台。
积极开拓网上就业市场,鼓励学生参加网上双选活动。
2、积极开展与有关人才服务网站的链接与实质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捷的就业信息,增强就业信息的时效性。
3、进一步加强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网上生源管理、学生简历管理,搭建网络管理服务平台。
4、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建立就业宣传阵地。
要以学校就业网为载体,以学校校报、《就业工作简报》为媒介,积极做好政策宣传、经验交流、典型推广、信息共享等工作,建立就业工作宣传阵地。
5、加强就业信息、就业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要通过多种途径畅通就业信息的传递,构建好校、院、班三级就业信息网络,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宣传专栏、电子显示屏、电话、短信、QQ群、飞信等多种方式把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送给毕业生知晓,方便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七、关爱就业困难群体,大力实施就业帮扶
对残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和女生等就业困难群体,要在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切实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充分体现学校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
附件:就业指导处2011年就业工作安排
湖南工业大学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
湖南工业大学就业指导处2011年就业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