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考前大预测仿真模拟卷(一)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已成功研制出一种磁悬浮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是在车辆底部安装电磁铁,在轨道两旁铺设一系列的铝环。
当列车运行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相对铝环运动,列车凌空浮起,从而提高列车的速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当列车停下时,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仍存在B.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当列车停下时,铝环中的感应电流消失C.当列车靠近铝环时,铝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D.当列车离开铝环时,铝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滑入圆轨道,则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A.73mg B.3mg C.103mg D.4mg3.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1.0 m的圆形区域,区域外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3 T,一个比荷为qm=4.0×107C/kg的带正电粒子从中空区域与磁场交界面的P点以速度v0=4×107m/s沿圆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该粒子从P点进入磁场到第一次回到P点所需要的时间是()A.3.31×10-7 s B.1.81×10-7 sC.0.45×10-7 s D.1.95×10-7 s4.2014年12月31日上午9点0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风云二号”08星发射升空,“风云二号”08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将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军事、航天气象保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该卫星在预定轨道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能会经过西昌的上空B.它的线速度大于7.9 km/sC.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9.8 m/s2D.它的角速度小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5.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平台的O处有一个光滑的小孔,用细绳穿过小孔,绳两端分别系一个小物块A和小球B,小物块的质量为m A=4 kg,小球B的质量为m B=1 kg。
小物块与粗糙的水平平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0.5。
OB段绳长为l=2 m,现在让B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物块A保持静止状态,则B球的角速度ω不超过()A. 5 rad/sB.5 3 rad/sC.10 rad/sD.10 3 rad/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6.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B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A、B间存在摩擦,故无论F多大,A、B两者均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B.要保持A、B两者相对静止,F必须小于等于9 NC.当F=6 N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 ND.随着F的不断增大,A的加速度也将不断增大7.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其上电势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在x0点由静止释放一负电荷,此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场是匀强电场B.静电场是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C.电荷先沿x轴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电荷将沿x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有一个光滑的斜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另外有一个半径为R=2.5 m的半圆形光滑轨道与斜轨道相接于倾斜轨道的底部A点(通过微小圆弧连接),半圆形光滑轨道的圆心在A点的正上方。
质量m=1 kg的小钢球在光滑的斜轨道上的某点自由滑下,小球通过光滑圆轨道的最高点B点后又垂直打在斜轨道上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 m/s2)()A.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5 m/sB.小球初始时离水平面的高度为6 mC.小球运动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015 WD.小球从B到C的时间为155s9.如图所示,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平放在粗糙水平传送带上,被电动机带动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线圈边长为L,电阻为R,质量为m,有一边界长度为2L的正方形磁场垂直于传送带,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速度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沿abcdaB.线圈进入磁场区域时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穿出区域时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C.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D.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2B2L3vR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 必做题10.(8分)一个学习小组要用以下器材精确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多用电表;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2 k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 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 A);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电键一个和导线若干。
(1)小组成员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R x。
先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10”挡来测量,电表指针偏角很大,则应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之后电表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R x阻值为________。
(2)若要精确测量R x的阻值,需将多用电表作电流表使用,则图乙中多用电表选择开关应旋到直流电流________挡。
(3)若所选直流电流挡位的电表内阻约为10 Ω,要精确测量R x的阻值,以表示多用电表,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图丙。
11.(10分)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l;用米尺测量O点到光电门A之间的距离d;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滑块上的挡光条在桌面上O点的正上方并在砝码盘中加上一定的砝码,然后从O点由静止释放滑块,读出力传感器的读数F和数字毫秒计上显示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④根据挡光条的宽度l、O点到光电门A之间的距离d、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求出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⑤多次重复步骤③④,得到多组力的数据F与对应的滑块加速度a;⑥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作出a-F图象,计算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请回答下列问题:(1)滑块的加速度a可以用d、l、Δt表示,则a的表达式为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________(填“要求”或“不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以及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在实验步骤⑤中,我们得到多组力的数据F与对应的滑块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坐标纸中画出a-F图象。
测量次数1234 5力传感器读数F(N)0.320.430.510.580.66测量计算的加速度0.59 1.20 1.51 1.89 2.31a(m/s2)(4)根据图象求出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12.A.[选修3-3](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系统在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加B.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C.封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若温度不变,体积减半,则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加倍,气体的压强加倍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2)常温水中用氧化钛晶体和铂黑作电极,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水,可以从两电极上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已知分解1 mol的水可得到1 mol氢气,1 mol 氢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2.858×105 J的能量,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 kg/mol。
则2 g水分解后得到氢气分子总数________个;2 g水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________J。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T A=300 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 J,同时吸热250 J,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求:①气体处于C状态时的温度T C;②气体处于C状态时内能U C。
B.[选修3-4](12分)(1)关于光的偏振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偏振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B.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D.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2)如图所示为某一介质中的甲、乙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5 s时,两质点的振动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由于两质点的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了两列机械波,两列波的波长之比λ甲∶λ乙=________。
(3)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AB边竖直,一单色光束从玻璃砖的某一点水平射入,入射角θ1=60°,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3。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第一次到AB边所需的时间。
C.[选修3-5](12分)(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已知氢原子各定态能量与基态能量之间关系为E n=E1n2,式中n=2、3、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氢原子处于n=2的定态,该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0.2 eVB.若氢原子处于n=2的定态,该氢原子的电离能为3.4 eVC.一个处于n=3定态的氢原子在向基态跃迁时最多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从n=4定态向n=3定态跃迁时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2)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
请完成下面铀核裂变可能的一个反应方程:23592U+10n―→141 56Ba+9236Kr+________。
已知235 92U、141 56Ba、9236Kr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则此反应中一个铀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
(3)在真空中用波长为λ1的光子去轰击原来静止的电子,电子被射出后,光子反向运动,返回时光子波长为λ2,普朗克恒量为h,试比较λ1和λ2大小,并求电子物质波的波长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