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00m高层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100m高层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60
1800
③
中风化泥质粉砂层
—
3000
4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条件,结合施工部署和塔吊安拆方便的原则,本期7#楼的塔吊布置详《北京公馆及胜利门步行街7#楼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塔吊基础布置及基础选型为:7#楼的塔吊布置于7#楼A单元北侧,因有大面积回填土,回填深度达4~5米,结合地勘报告,故塔吊采用四桩人工挖孔桩基础ZH1,桩径均为1米。桩端入中风化泥岩层层1米,桩长约6米。桩身强度等级C35,配筋见塔吊桩基配筋表。
5
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2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作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资料员
魏准
负责塔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
4
4.1.1
塔吊参数如下表所示。
塔吊参数表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塔吊型号
SYT80(T5710-6)
塔身宽度
1.76m×1.74m
最大起重荷载
58.8kN
电源
380V(三相四线)
塔吊额定起重力矩
800kN·m
整机总功率
47kW
塔吊安装高度
约109m
附着情况
独立高度40.5m,第一次附着在第七层(29.3m),其后每6层一次附着(标准层层高3.0m)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GB8196-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指标
岩土层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压缩模量
(100~200kPa)Es(MPa)
天然重度
γ(kN/m3)
剪切
黏聚力
标准值
Ck(kPa)
内摩擦角
标准值
φk(°)
素填土
80*
—
—
8
5
全风化泥质粉砂层
260
26
21
23
22
强风化泥质粉砂层
450
36
23
38
35
中风化泥质粉砂层
1500
—
25
64
37
注:*为经验值
根据室内土工和现场试验资料,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及沅陵县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经验数值,确定本工程地基岩土层桩基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桩基设计参数表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人工挖孔桩
桩侧阻力特征值qsa(kPa)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pa(kPa)
①
素填土
-5
—
②
强风化泥质粉砂层
4.1.2
塔吊基础荷载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1
塔机固定在基础上,起升高度达到40.5米,而未采用附着装置时,对基础产生的载荷值最大,具体数值见下表。
塔吊对基础产生的荷载值
载荷
工况
基础承载
Px
Py
Pz
Mx
My
Mz
工作状态
22
22
554
1228
1228
250
非工作状态
78
78
475
1747
—
4
据现场开挖情况及详勘报告显示,拟建场地上覆为回填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等,各地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层如下:
5
5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塔吊基础下土方平整→做砼垫层吊放钢筋笼就位→塔吊基础钢筋、模板施工→浇灌桩身混凝土→塔吊基础施工→混承台凝土浇筑、养护。
2
本工程计划共配备1台塔吊,负责本工程的垂直运输工作,另配合施工升降机等设备。根据地勘及现场实际条件,本工程塔吊采用四桩人工挖孔桩基础。本方案针是对塔吊基础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所有塔吊配置计划如下表。
塔吊配置计划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臂长
安装位置
进场时间
退场时间
塔式起重机
SYT80(5710-6)
1
5
1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按设计桩直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5~1.0m为宜。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吊桶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提升。吊至地面上后人工运出。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用土堵缝隙)将泥水一起吊出。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场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1素填土:红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夹杂少量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未经压实,结构松散,堆填时间较短,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层厚约3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短柱状,岩芯锤击声哑,易击碎,属软岩,RQD值约为60%-75%,层厚待人工挖孔是才明确。是本工程桩的持力层。
北京公馆及胜利门步行街7#楼
文件编号:2014-三分-塔吊基础-11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员:何斌
编制日期:2014年8月
1
1
本工程的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中,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尺寸均以“mm”为单位。
1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沅陵县京湘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
工程名称:北京公馆及胜利门步行街7#楼
工程地点: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
建设单位:沅陵县京湘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6.3
塔吊预埋件的埋置由塔吊安装单位方负责预埋,由项目部测量室进行配合。
5.6.4
由于塔吊基座较厚(1350mm),因此混凝土施工时易产生裂缝,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配合比;减小浇筑层厚度、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质量均匀;及时养护,避免混凝土在阳光下暴晒。①混凝土浇筑采用“全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分层浇筑,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250mm。一边浇一边振捣,分层振捣密实使砼得水化热尽快散失,并且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良好。防止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及混凝土表层与环境差太大,而使混凝土中产生温度应力裂缝。②砼下落高度要尽可能的低,贴近钢筋,防止砼发生离析。浇筑速度控制好,缓慢下落,减少对模板的侧压力,防止涨模。③振捣棒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要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但还要视砼表面成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点间距不得超过400mm。分层浇筑时,振捣棒插入下层不得小于50mm,消除两层间接缝。振捣时,禁止振动预埋节和碰撞钢筋,避免造成预埋位置变动。④砼浇注完毕,成型后立即采用薄膜覆盖,使砼处于湿润状态,防止水分外溢。
5
钢筋笼的成型按本工程基础人工挖孔桩要求加工安装,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在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一个20mm耳环作定位垫块之用,使保护层保持7cm,钢筋笼外形尺寸要严格控制,比孔小11~12cm。
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运机具(或汽车吊)运输和吊放入孔内就位。当运到桩位上部,在空中翻转,直立扶稳后辅机脱钩,全部钢筋由主机承担,缓慢落入桩孔内就位,用2根16号槽钢制横担穿过钢筋笼顶部加强箍,悬挂在孔口混凝土护壁上再卸钩,一般钢筋笼离桩底均有一定距离,可采用4根22mm钢吊钩钩住笼顶加强箍,用槽钢横担悬挂在井壁上,脱钩后借自重可保持钢筋笼标高、垂直度和保护层正确。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积水排除,才能继续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应边灌注边插实,宜采用插入式震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应留置试块,每根桩不得少于一组。
5
塔吊基础承台施工同塔吊桩基混凝土同时浇筑。承台基础土方开挖清理完成后,做100mm厚C15砼垫层,然后绑扎基础钢筋、支设承台模板,基础采用C35砼,一次浇注完成,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强度由试验室试压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或现场回弹后通知)以后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
57米
7#楼A单元
2014年8月
进场18月后
3
3
人员组织管理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1
3
人员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人员职责分工一览表
岗位
姓名
分工情况
项目经理
邹广智
负责项目部全部工作,对整个项目工作负责。
项目副经理
韦敏科
负责施工作业资源调配、工种整体协调、施工进度管理与落实、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