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制作人:青岛一中袁春丽编号: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方法。
2、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活用和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两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条理清楚地梳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
课前准备案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的分类1、名词: (1)(2)(3)(4)2、动词: (1)(2)(3)3、形容词:(1)(2)(3) (4)4、数词: (1)(2) (3)特殊句式的分类5、倒装句:(1)(2) (3) (4)6、非倒装句:(1)(2) (3)二、规律辨析请依照所给例句中活用和句式的特点,从必修教材或《史记》中再找一个典型例句,翻译该知识点,并辨清其在语法形式上的规律。
第一部分——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例句(1)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廉颇蔺相如列传》)(2)规律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齐桓晋文之事》)(2)规律2:(1)生生所资。
(第一个“生”,维持。
《归去来兮辞》)(2)规律3:(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齐桓晋文之事》)(2)规律4:(1)扣弦而歌之。
(歌:唱歌。
《赤壁赋》)(2)规律5:2、例句(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鸿门宴》)(2)规律:3、例句(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使……称王。
王我:让我做王。
《齐桓》)(2)规律:4、例句(1)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师之:把他当做老师。
《师说》)(2)规律:(二)动词的活用1、例句(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均为名词。
《阿房宫赋》)(2)规律一:2、例句(1)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活之:救了他。
《鸿门宴》)(2)规律二:3、例句(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哀:为……悲哀。
哀之:为他们悲哀。
《阿房宫赋》)(2)规律三:(三)形容词的活用1、例句(1)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
《师说》)(2)规律一:2、例句(1)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鸿门宴》)(2)规律二:3、例句(1)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高兴。
怡颜,非常愉快。
《归去来兮辞》)(2)规律三:4、例句(1)单于壮其节。
(壮:以……为壮。
壮其节:赞赏他的气节。
《苏武传》)(2)规律四:(四)数词的活用1、例句(1)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阿房宫赋》)(2)规律一:2、例句(1)用心一也。
(一:专一。
《劝学》)(2)规律二:第二部分——句式(一)倒装句1、例句(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把别人的困难当急事的精神在哪里呢。
《信陵君》)(2)规律:2、例句(1)句读之不知。
(句读之不知:不通晓句读。
《师说》)(2)(1)何以知之?(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
《廉颇蔺相如列传》)(2)(1)举贤以自佐。
(自佐:辅佐自己。
《屈原列传》)(2)形式总结:3、例句(1)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之利: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劝学》)(2)常用的标志词:4、例句(1)取之于蓝。
(取之于蓝:从靛蓝中取得。
《劝学》)(2)常用的介词:规律辨析:(二)非倒装句1、例句(1)刘备天下枭雄。
(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豪杰。
《鸿门宴》)(2)常见的标志词:2、例句(1)守义不辱。
(不辱:不被侮辱。
《赤壁之战》)(2)常见的标志词:3、例句(1)将军起兵江东。
(起兵江东:在江东起兵。
《赤壁之战》)(2)常见的省略部分:三、你的薄弱环节课堂学习案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词类活用。
这一考点在近几年山东高考中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尤其体现在翻译题中。
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辨别,从而正确地翻译句子。
二、知识归纳与点拨1、写出现代汉语中单句的句子成分及各成分的常见词性。
2、展示课前准备案中的知识梳理,并进行点拨总结。
之一:词类活用(1)探讨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的异同。
(2)探讨活用的判断原则和在句中的翻译原则。
之二:特殊句式探讨句式的判断原则和翻译原则。
之三:自我反思写下你的薄弱环节的知识构成并举例分析。
三、学习致用1、限时做题。
(7分钟)(1)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倚南窗以寄傲。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沛公欲王.关中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4)(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6)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07山东)译文:(7)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08广东)译文:2、合作探讨,理解高考文段。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10年全国卷一)(1)找出选文中的活用词并翻译。
(2)找出选文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课后巩固案一、必做题1、翻译文段。
(10分)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厌①以腥膏,眠以毡罽。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耳食录》) 【注】①厌:饱食。
翻译全文:2、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第五伦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
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
拜会稽太守。
会稽乱淫祀,好卜筮。
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
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
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
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
民初颇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
后遂断绝,百姓以安。
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迁蜀郡太守。
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
于是争赇①抑绝,文职修理。
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
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
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冠盖之士争赴趣之。
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
及马防为车骑将军,当出征西羌,伦又上疏曰:“闻马防②请杜笃为从事中郎。
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
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
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防自请人,有损事望。
”并不见省用。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
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有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节选自《后汉书·四十一》)注:①赇(qiú):贿赂②马防:马廖之弟翻译划线句子。
(10分)①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②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
③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二、选做题。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
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
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
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
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
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
”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丁母忧,服阙,复拜给事中。
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
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上令都督府措臵。
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
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
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廷。
”从之。
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
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臵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初,边初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
明年致仕。
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