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1.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答案】BC【解析】A、B、由于天体的密度不变而半径减半,导致天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有:3/4328r MMρπ⎛⎫==⎪⎝⎭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221G162M M M MGRR=⎛⎫⎪⎝⎭日日地地, B 正确,A错误;C、D、由//2/224G22M M RMTRπ⎛⎫= ⎪⎝⎭⎛⎫⎪⎝⎭日地地,整理得:23?4TrGMπ=,与原来相同,C正确;D错误;故选BC.2.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1r的圆轨道上运行速度为1υ,当其运动经过A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与地心的距离为2r,卫星经过B点的速度为Bυ,若规定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0,则引力势能的表达式pGMmE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为中心天体质量,m为卫星的质量,r为两者质心间距,若卫星运动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b υυ<B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C .卫星在A点加速后的速度为A υ=D .卫星从A 点运动至B 点的最短时间为t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假设卫星在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为v2.由卫星的速度公式v =知,卫星在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比卫星在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小,即v 2<v 1.卫星要从椭圆轨道变轨到半径为r 2的圆轨道,在B 点必须加速,则v B <v 2,所以有v B <v 1.故A 正确.由2GMmma r=,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则A B a a >,故B 错误;卫星加速后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11()()22A B GMm GMm mv mv r r +-=+-得A v =C 正确;设卫星在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行时周期为T 1,在椭圆轨道运行周期为T 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12312212()2r r r T T += 又因为1112r T v π= 卫星从A 点运动至B 点的最短时间为22T t =,联立解得t =故D 错误.3.宇宙中有两颗孤立的中子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L ,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引力常量为G ,则( )A .双星中1m 的轨道半径2112m r L m m =+B .双星的运行周期22LT π=C .1m 的线速度大小1v m =D.若周期为T,则总质量231224Lm mGTπ+=【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设行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如图:对星球m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212112m mG m RLω=同理对星球m2,有212222m mG m RLω=两式相除得1221R mR m=(即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又因为12L R R=+所以得2112mR Lm m=+1212mR Lm m=+选项A正确;B.由上式得到()121G m mL Lω+=因为2Tπω=,所以()122LT LG m mπ=+选项B错误;C.由2R vTπ=可得双星线速度为()()2112121212222mLR m m Gv mT L m mLLG m mπππ+===++()()1212211212222mLR m m Gv mT L m mLLG m mπππ+===++选项C错误;D.由前面()122LT LG m mπ=+得231224Lm mGTπ+=选项D正确。
故选AD。
4.如图所示,曲线Ⅰ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一颗绕地球椭圆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RB.卫星在Ⅰ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在Ⅱ轨道B点的速率为v B,则v0>v BC.卫星在Ⅰ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0,卫星在Ⅱ轨道A点加速度大小为a A,则a0<a A D.若OA=0.5R,则卫星在B点的速率v B23GMR【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23Tka=,圆轨道可看成长半轴、短半轴都为R的椭圆,故a=R,即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2R ,故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可得:22GMm mv r r=,故v =OB 为半径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那么,v'<v 0;又有卫星Ⅱ在B 点做向心运动,故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所以,v B <v'<v 0,故B 正确;卫星运动过程只受万有引力作用,故有:2 GMmma r=,所以加速度2 GMa r=;又有OA <R ,所以,a 0<a A ,故C 正确;若OA=0.5R ,则OB=1.5R ,那么,v ′=,所以,v B <D 错误; 点睛:万有引力的应用问题一般由重力加速度求得中心天体质量,或由中心天体质量、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中两个已知量,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其他物理量.5.关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艘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减小,故飞行速度减小B .两颗人造卫星,只要它们在圆形轨道的运行速度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运行速度相等,周期也相等C .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运转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个卫星追上前一个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面一个卫星速率增大一些即可D .关于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对接问题,先让航天飞机进入较低的轨道,然后再对其进行加速,即可实现对接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有22222()Mm mv πG m ωr m r ma r r T==== 解得v =2M a Gr =ω=234r T GMπ=A .根据GMv r=,可知速度与飞船的质量无关,故当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时,飞船的速度不变,故A 错误; B .根据GMv r=,可知两个卫星的线速度相等,故其轨道半径就相等,再根据 234r T GMπ=可知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运行速度相等,周期也相等,故B 正确; C .当后面的卫星加速时,提供的向心力不满足所需要的向心力,故卫星要做离心运动,不可能相撞,故C 错误;D .先让飞船进入较低的轨道,若让飞船加速,所需要的向心力变大,万有引力不变,所以飞船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即可实现对接,故D 正确; 故选BD 。
6.如图所示,A 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 、C 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 位于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 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 的线速度 B .卫星B 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 的角速度 C .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周期大于卫星C 的周期D .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 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22Mm v G m r r= 知GMrC 的轨道半径大于B 的轨道半径,则B 的线速度大于C 的线速度,A 、C 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知,C 的线速度大于A 的线速度,可知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 的线速度,故A 错误. B .根据22MmGmr rω= 知ω=因为C 的轨道半径大于B 的轨道半径,则B 的角速度大于C 的角速度,故B 错误. C .A 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C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则C 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所以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 的周期,故C 错误.D .因为AC 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rω2知,C 的半径大于A 的半径,则C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A 的向心加速度,所以物体A 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 的向心加速度,故D 正确. 故选D .7.“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及“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若地球半径为R ,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内任一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
“蛟龙”号下潜深度为d ,“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天宫一号”所在处与“蛟龙”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A .R d R hB .32()()R R d R h -+C .23()()R d R h RD .2()()R d R h R【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所以32243()()R mMm G G mg R h R h ρπ⋅==++“蛟龙”号在地表以下,所以3224()3()()R d m M m GG m g R d R d ρπ-⋅'''==''--“天宫一号”所在处与“蛟龙”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323(()()1)g R R R g R h R h d d R =⋅'-+=+-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8.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可设想成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 上运行到远日点P 变轨进入圆形轨道II ,在圆形轨道II 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在P 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
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在P 点通过向前喷气减速实现由轨道I 进入轨道IIB .若地球在I 、II 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 1、T 2,则T 1<T 2,C .地球在轨道I 正常运行时(不含变轨时刻)经过P 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在轨道II 正常运行(不含变轨时刻)时经过P 点的加速度大D .地球在轨道I 上过O 点的速率比地球在轨道II 上过P 点的速率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地球沿轨道Ⅰ运动至P 点时,需向后喷气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A 错误;B .设地球在Ⅰ、Ⅱ轨道上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半长轴)、r 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3r k T= 可知T 1<T 2B 正确;C .因为地球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P 点,地球的加速度都相同,C 错误;D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GMm v m r r= 可得Gmv r=因此在O点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轨道II上过P的速度,而绕太阳匀速圆周运动的O点需要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Ⅰ,因此可知地球在轨道Ⅰ上过O点的速率比地球在轨道II上过P点的速率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