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13~14页的例8
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
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43 52×2
1 2、列式计算。

20的51是多少? 6的43
是多少?
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
出示例题8
1、阅读与理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完成课本填空。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2、分析与解答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4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4
1,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4
1。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讨论不同的解法。

小组交流。

组织汇报。

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2
1=240(平方米) 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4
1=60(平方米) 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21×4
1=60(平方米)
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21×41=8
1 再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8
1=60(平方米) 综合算式是:480×(21×4
1)=60(平方米)
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

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
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六、扩展延伸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3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
认真听取了各位数学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我启发很大。

现将对这
节课进行再次反思。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学习分数乘法中的第一个解决问题,它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上节课已初步学习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这节课
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分析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知道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
的难点放在探索第二个数量关系,在这里设计的三个问题对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学生交流讨论线段图的画法和形成解决问题思路环节,
应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说得好的同学应及时表扬肯定,激发学生想表达的积
极性。

在本节课讲得过多,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巡视过程中应快
速的搜集学生的资源,也许在这些学生资源的交流中问题才会更能深入教学的
难点,学生讨论的会更透彻。

课堂很自然的体现生生互动,这一过程培养了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求知探索的欲望。

要做好这一方面就要多去关注学生、研
究学生、课前做好对学生的预设。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得益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这一节课上对于学生的书写,我没有及时规范,方法不到位,今后在教学上要注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