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三、课时计划的编写
课时计划,又叫教案(教学方案的简称),是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综合编成的,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

认真编写教案是积累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编写教案时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

在编写教案时还要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

一节课的教案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教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即章节标题或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

3.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4.课的类型和主要教学方法。

5.教具。

要写清楚名称、规格和件数。

6.教学进程。

这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一般包括教学的主要内容、程序安排、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7.板书设计。

8.课后反思:本栏可写教学执行情况、学生反映、经验和教训以及本课的改进设想等。

教案要能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能反映出师生教与学的动态过程。

教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四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光的传播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此属经历水平层次,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分析获得知识。

二、教材特点
光的传播是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在后继的学习如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等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

教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光的传播的学习内容。

其教材结构如下: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很大的教学空间,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及对课标的理解进
行创造性教学,如教材中“光的传播”内容安排了演示活动,教师则可以将此演示活动改为学生探究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设计思想
1、转变教师角色,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
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渗透课程理念,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秉承新课程的宗旨,本节课将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设计为学生探究环节以突破学习的难点。

由于此探
究实验所需要器材简易,实验方法简单,实验现象明显,故学生很容易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到成功的
愉悦。

同时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和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传播的
特点,不但理解了光的传播条件,而且还为后继的学习(光的反射、折射规律)打下了基础、留下了
伏笔.
3、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STS教育。

关于光源和光的传播的应用是进行STS教育的好素材,教
材中结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光源图片,教学中可根据本地的特点选取学生常见的光源和新型光源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

同时可将调查新型光源作为课后的作业之一,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4、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本节课的实验材料如蚊香、喷雾器,矿泉水瓶,果
冻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利用这些简易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不但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科学的神秘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四、课时计划——教案
播路径是怎样的呢?(玻璃杯中放置一个
白屏来显示光路)
是吗?现在请观察现象,请回答,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偏折呢?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原来发生偏折的烧杯里放的不是水,而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所以光在浓度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时会发生偏折。

如何调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水呢?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卡上写清了调制方法,请同学们回家做一下这个实验,体验一下光的传播特点。

光在一个烧杯中沿直线传播,而在另
一个烧杯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它偏
折了!
对呀,可是……
原来是这样
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是怎样调制出来
的呢?
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思维的过
程是针对此难
点设计的。

新课教学光线
观察了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能否得出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呢?
我们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
播的。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物理学中用
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
直线叫做光线。

请同学们注意:我们刚才在实验中看到
的是光束,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用光
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是一种物
理模型化思想。

有了光线图示,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将
刚才同学们实验探究中所看到的现象用
图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6、启发应用
请同学们想想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
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什
么东西形成?
是影子,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
见,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
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有趣的现象,如日
食、月食、小孔成像等(课件演示手影,
日食、月食,小孔成象等现象及其成
因);而且光的直线传播在我们生活中也
有很多应用,除了书本上的激光引导掘进
方向的应用外,光的直线传播还有哪些应
用吗?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影子
射击瞄准
排队
竖旗杆
排桌椅
物理模型化思
想对学生以后
的学习是非常
重要的,教学中
对此模型的强
调和应用,可以
使学生体会到
物理模型在研
究问题的的直
观和简捷。

学以致用,一方
面让学生感受
光的直线传播
在自然界中的
有趣现象,领略
自然现象中的
美妙与和谐,另
一方面通过交
流引导学生将
所学的知识转
化为能力。

五、教学流程
六、探究与学习过程评价建议
1、探究活动学习评价建议
对于学生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活动的评价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如观察学生的探究行为以评价其学习情况。

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探究环节的评价要点是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表达与交流。

评价表如下:(符合学生情况打√,不符合学生情况的打╳)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建议
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

在最接近学生真实情况的一项下打勾√。

1分为最低分,4分为最高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