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无形资产评估
费用降低,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假设在销售量和单位产品的价 格不变,销售税金不考虑的情况下,无形资产形成的超额收益
的计算公式为:
R=( C1-C2)Q(1-T) (7-3) 式中 :R——超额收益;
C1——使用无形资产以前的单位产品成本;
C2——使用无形资产以后的单位产品成本; Q——产品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在对使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预测时,必须 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包括同行业竞争因素的影响,未来 市场产品或服务需求数量,以及对受让方的市场份额的预期, 与无形资产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的预期,使用无形资产需追 加的投资及相关费用的预期等都应建立在科学合理可靠的基础 之上。
2.分成率的估测
1.明确评估对象类别 一方面是便于把握无形资产和识别无形资产,另一方面也 便于了解无形资产的属性及作用空间,以便进一步掌握无形资 产的价值变化规律。 (1)按无形资产作用的领域划分,无形资产可分为促销型 无形资产(如许可证、销售网络、顾客名单)、制造型无形资 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和金融型无形资产(如优惠融资、 租赁权)等。 (2)按无形资产的性质划分,无形资产可分为知识型无形 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权利型无形资产(如土地 使用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关系型无形资产(如销售网 络、顾客名单)和其他无形资产(如商誉)等。
(3)确定无形资产的权利状况。主要分析无形资产所具有 的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如果是使用权,是独家许可使用权、 独占许可使用权或普通许可使用权,无形资产的权利状况通常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文件确定。
(三)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无形资产有效期是无形资产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时间(通 常以年为单位计量),它是无形资产存在和具有价值的前提。
(2)无形资产未来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能够预测和计量; (3)无形资产获得超额收益的年限能够确定。 因此,运用收益途径及其方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关键是确 定超额收益、折现率、收益期限等三个基本参数。 一、超额收益的估测 (一)直接估算法 直接估算法是通过未使用无形资产和使用无形资产以后收 益情况的对比,确定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 1.无形资产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使生产的产品能够以 高出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售,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假设在销售量和单位成本不变,销售税金不考虑的情况下, 无形资产形成的超额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上,无形资产应用后,其带来的超额收益通常是价格
提高、销售量增加以及成本降低等各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评 估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综合性的运用和测算,以科学地估 测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二)分成率法 分成率法是以运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为基 数,乘以无形资产的分成率来确定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方法。 评估计算公式为:
超额收益=运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收入(或新增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分成率 超额收益=运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利润(或新增利润) ×销售利润分成率 (7-5) (7-4)
或:
此方法关键是估测和确定销售收益或销售利润以及相应的
分成率。 1.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的估测 由于无形资产的种类不同,其发挥作用的形式,能否再转 让等都是有差别的,预测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应根据每一具体 无形资产实际情况,考虑适宜的估测思路。
(二)鉴定无形资产的效用 对无形资产效用的鉴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鉴别无形资产的类别。主要确定无形资产的种类、具
体名称、存在形式,以及无形资产使用范围和作用领域。 (2)分析无形资产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主要考虑无形资产 自身的技术状况、成熟程度,以及与同类无形资产的有关技术 指标进行比较。
(1)查询评估对象无形资产的内容、国家有关规定、专人
人员评价情况、法律文书,核实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 权威性,分析和判定评估对象是否真正形成了无形资产。
(2)分析无形资产使用所要求的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技术条 件和经济条件,鉴定其应用能力。 (3)核查无形资产的归属是否为委托者所拥有或他人所有。 对于作为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随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而评估的 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应分析企业是否具有由无形资产所 带来的超常的收益能力,这种超常的获利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 的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
无形资产销售收入分成率的估测,可考虑按同行业约定俗 成的无形资产销售收入分成率确定,如行业技术分成率、特许 使用权分成率、商标分成率等。
例如,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技术转让费不超过销售收入的 1%-10%。但从销售收入分成率和销售利润分成率比较来看,销 售利润分成率比销售收入分成率更能反映出转让价格的合理性, 因此,在无形资产评估中主要选用销售利润分成率。
(4)无形资产转让的内容和条件。 转让内容主要应考虑无形资产转让的是所有权或使用权以 及使用权的不同方式等;转让条件包括转让方式、已转让次数、 已转让地区范围、转让时的附带条件以及转让费支付方式等。 (5)无形资产盈利能力资料,包括运用无形资产的生产能 力、产品的销售状况、市场占有率、价格水平、行业盈利水平 及风险等。 (6)期限。主要考虑无形资产的存续期、法定期限、收益 年限、合同约定期限、技术寿命期等。 (7)无形资产的市场供求状况。 主要考虑评估对象无形资产及同类无形资产的供给、需求、 范围、活跃程度、变动情况等。
R=(P2-P1)Q(1-T)
(7-1)
式中 :R——超额收益; P2——使用无形资产以后单位产品的价格; P1——使用无形资产以前单位产品的价格; Q——产品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2.无形资产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生产的产品销售数量 大幅度增加,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假设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不变,销售税金不考虑的情况下, 无形资产形成的超额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8)其他所需资料。 无形资产评估的前期基础工作还应包括与委托方签订委托 合同和制定评估计划等事项,完成这些工作后,就可以选择适 当的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第二节 收益途径及其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收益途径及其方法是将无形资产带来的 超额收益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现求和,以此确定无形资产价值的 评估思路和技术方法。 收益途径及其方法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1)无形资产的未来预期超额收益能够预测和计量;
R=(Q2-Q1)(P-C)(1-T) (7-2) 式中 :R——超额收益; Q2——使用无形资产以后单位产品的销售量; Q1——使用无形资产以前单位产品的销售量;
P——产品价格;
C——产品的单位成本; T——所得税税率。
3.无形资产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使生产的产品的成本
销售利润分成率通常是以无形资产带来的追加利润在利润 总额中的比重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转让利润分成率的估测可 以有多种方法。
(1)分成率换算法
该方法是通过已知的销售收入分成率和销售利润率指标通 过计算求得销售利润分成率。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7-6)
例7-1 如果社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0%,当技术转让费为
销售收入的3%是,则无形资产转让的利润分成率为:
3%÷10%=30%
(2)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选择无形资产受让方运用无形资产前后两种
经营条件下的利润差额,即由无形资产使用所形成的增加利润, 测算其占无形资产使用后的总利润的比率作为无形资产的利润
分成率的一种方法。
首先,对无形资产的边际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市 场的开辟,销售量的提高;消耗量的降低,成本费用节省;产 品质量改进,功能增加,价格提高等。 其次,测算使用无形资产后受让方可以实现的总利润和 无形资产带来的增加利润; 再次,根据无形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或设定年限,将各 年的新增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折现累加,得到剩余经济寿命或 设定年限内的新增利润现值之和和利润总额现值之和; 最后,用新增的利润现值之和与利润总额现值之和的比 率作为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数学表达式: n n Ri R 'i K n n (7-7) i (1 r ) i (1 r )
东北财经大学财版社
第七章
第一节
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前期工作
第二节
第三节
收益途径及其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成本途径及其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节
市场途径及其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无形资产是由特定的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不具备实物形 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所具有的科技能力和水平,成为企业 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生产经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也成为资产评估的重要评估对象。
第一节 无形资产评估前期工作
无形资产评估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在接受委托后明确评估基 本事项,鉴定无形资产,收集评估所需资料等。 一、明确评估基本事项 (一)明确评估目的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和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水平看, 无形资产评估一般应以产权变动为前提。 一种情况是,当无形资产的拥有者或控制者以其拥有或 控制的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品或交易对象对外投资或交易时,需 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另一种情况是,当企业整体发生产权变动时,企业资产 中所包括的无形资产随企业产权变动而产生评估的需求。 无形资产的评估的特定目的可分为: 无形资产转让;以 无形资产出资,用于工商注册登记;股份制改造;企业合资、 合作、重组及兼并;企业改制、上市;银行质押贷款;处理无 形资产纠纷和有关法律诉讼;其他目的等。 (二)明确评估对象 1.明确评估对象类别。明确无形资产类别一方面是便于把握 无形资产和识别无形资产,另一方面也便于了解无形资产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