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说课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说课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它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的起因和部分成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次革命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同时也为第六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追求真
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技是把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3)、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电讯业的兴起。

依据: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电讯业的兴起为迅速和远距离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通讯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依据:由于教材仅有几句话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

课堂上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其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于工业革命,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前边我们已经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
命;而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其成果直到今天仍在被人类享用,属于身边的事情,更可以消除学生的历史距离。

那本课的任务通过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成果去感受它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

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

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讨论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精心选择练习就是为了巩固知识,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

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可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在导入部分,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家用电器,让学生感受到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时间、成果、影响。

(复习巩固旧知识,为讲授新知识做铺垫)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政治、经济、科技),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标志。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请说一说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让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发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探究: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讲述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情况,要求学生指出爱迪生最大的发明是什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动脑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取哪些方法照明?这些方法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通过假设提问,让学生了解电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出示幻灯片:展示电讯业兴起的学习提纲。

学生根据提纲内容,自学归纳。

(通过自学及讨论,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小结与探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他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作业布置:1、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根据多媒体展示的表格,列举本课的重要科技成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