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 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结合材料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共
1920
产
李大钊
北京
党 组
济南
东京
织
1920
分
陈独秀
布
汉口
上海
示
意
长沙
图
广州
巴黎
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不符合,因为当时中国尚未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C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远大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 对中国革命的形势认识不准确;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 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 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 社会。
指导思想不同 政党性质不同 奋斗目标不同
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产物(高潮)
1、时间: 1926.7-1927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3、性质:
在国共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
的人民大革命
4、胜利原因: 国共合作;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共党
员英勇作战;苏联的援助;军阀间的矛
盾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 5、成果: 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消
人物一
人物二
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 或运动?结果怎样?能得出怎么样的启示?
史料回顾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中 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代表,向巴黎 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 切特权,取消 “二十一条,收回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要求。
巴黎和会决定: 一、中国提出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不在和会权限之 内,拒绝讨论。 二、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得的权益已由英、法、 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换文,故日本拒绝交 还山东的特权。
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 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凇沪护军使卢永 祥电》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 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 结日合,材 而料曹分 ,析 张五 ,四 陆运 去动。取”得-初--步--胜-《利上的海原学因联及告工同人胞阶书级》 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 帝国主义干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
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坚持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大革命的失败,为年轻的共产党提供 了什么经验教训?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直接原因)
2.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第一阶段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月3日——7月初
上海 工人阶级
斗争方 式
结果
罢课 被捕
罢课,罢工,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拒签
材料一: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1919年,青 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 “我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 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 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 房报告,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五四运 动”80周年纪念刊》)
1、历史条件
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 运动的发展
④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⑤共产国际的帮助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2、成立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
(1) 概况:时间,地点
(2)主要 内容:
正式决定建党 制定党的纲领 明确中心任务 选举领导机构
A 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 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C 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
D 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郑州 武汉京汉铁路工人大 罢工
湖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 工
香港海员罢工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在 中共领导下全国兴起了第 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在 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残酷 镇压下都失败了,工人运 动由此转入低潮。
五四运动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口号和目标,尤其是 明确反帝;
五四运动各阶级阶层民众广泛参与,群众基础广 泛;
五四运动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妥协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的革命。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民党改组
内
新三民主义
容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意
义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 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 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 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 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 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 众觉醒……
(人民网)
从工人运动的失败中,共 产党得出了什么认识?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三、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条件
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必要性:
工人运动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 统一战线的必要
可能性: 国民党是真正的民主派; 孙中山个人认识的转变;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指示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 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
材料(1)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 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 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 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 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积极作用:有利于组织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基础,推 动国民运动的开展
消极作用: 不利于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两党可 以而且能够结成革命的同盟,成为同路人,但两党最终 的追求是不同的,不能成为永远的同路人。“党内合作” 仍然是一种合作,而不是合并。
为什么必须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
• 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
• 领导机构不健全;
• 由右倾机会主义者担任了党的领导。
A、
B、
C、
D、
中共二大:
1、背景: 国际: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签订列强形成协 同侵略中国局面。
国内:列强支持军阀混战。 2、时间,地点:
3、内容,意义:
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有不可 磨灭的历史功绩,主要是哪些方面?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 承前 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最突出的功绩)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 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 点吗?为什么?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 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对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核心是伟大的爱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国主义精神)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 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 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 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影响。
五四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意义:
(1)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革命史角度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
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思想史角度
(3)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共
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党建史角度
和辛亥革命相比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上海今兴业路(李达家)
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衡 刘仁静 陈潭 秋
王尽美
邓恩铭 包惠僧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中共一大代表
讨论: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 什么?这一纲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符合中国当 时的实际?为什么?
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实现共产主义。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 灭了吴、孙的主力)
斗。
②革命区域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