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2.农村包围城市; 3.农民革命(农民问题); 4.武装斗争,新型人民军队建设; 5.党的领导权问题; 6.统一战线:(具体); 7.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926年前后).
1922年,党的二大(上海),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 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1923年,党的三大(广州),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 思想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3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阐述以下几点: 1.认清国情是确定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是解决一切社会
发展问题的基本根据━ 一个基本认识
毛泽东(参读: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选二卷)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建设、改革
4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展开,达到成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1940年1月, 《新民主主义论》(毛选二卷) 主要内容涉及:
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等等.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的侵入(并与封建主义相结合)
中国社会一般发展轨道发生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具体说) 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注:帝国主义侵入对中国封 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作用影响
解决 民族独立问题(破坏帝国主义) 民主问题(破坏封建主义)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
实现 国家富强(建立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
(革命) ━第一历史任务
(建设和改革) ━ 第二历史任务
7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3.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民族独立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
兴、现代化)的关系? 关系是什么(主要分析联系)?为什么?
16
.
(四)探讨性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建设道路之比 较(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规律问题) :
从: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党对中国建设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思考:道路探索(逐步走向成功)关联(经验)之比较
17
道路关联之比较: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正确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基本国情;
8
.
毛泽东有关论述1: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 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 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9
.
毛泽东有关论述2:
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 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 相结合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 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 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 一概幻灭了.
.
中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及道路问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本章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同学自学)
2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角度).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际道路探索(中国角度).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1. 概括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1
.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角度).
关键理解: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转变:1914~1918帝国主义战 争;191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注: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10
.
十九大报告:摘录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 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5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 人民大众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要任务 推翻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具体说)
6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1925年,党的四大(上海),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民同盟军的思想
14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初步形成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 据”
“先取乡村,后取城市”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