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
初夏, 初夏,小明和小华去海边 游玩, 游玩,中午他们赤脚走在 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 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 很烫; 很烫;当他们跳进海水里 觉得海水很凉 海水很凉。 时,觉得海水很凉。傍晚 他们又去海边散步, 时,他们又去海边散步, 却发现沙子变凉了 沙子变凉了而 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 却很暖和。 却很暖和。
2、 烧杯中装有酒精 , 现用去一半 , 、 烧杯中装有酒精, 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 变的是( 变的是( A )
A.质量 . C.比热容 . B.密度 . D.沸点 .
大 从比热容角度来看, 较_________(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看, 沙子比热容小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分析比热表,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kg·
水 酒精 煤油 蓖麻油 冰 空气 4.2×103 . × 2.4×103 . × 2.1×103 . × 1.8×103 . × 2.1×103 . × 1.0×103 . × 砂石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92×103 . × 0.88×103 . × 0.84×103 . × 0.46×103 . × 0.39×103 . × 0.14×103 . ×
2、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 温差小? 温差小? 答: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大海里 的水的比热容大, 的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的阳光照 射下,不容易升温,没有日照时, 射下,不容易升温,没有日照时, 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3、水稻育秧 、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 水稻是喜温作物, 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 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 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 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 天太阳升起后, 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 你能解释原因吗? 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0.39×103 . × 0.14×103 . × 0.88×103 . × 0.13×103 . ×
橡胶 1.7×103 . ×
水蒸气1.88×103 . ×
甘油 2.5×103 . ×
干泥土 0.84×103 铅 . ×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1、水的比热最大。 、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质量⁄kg 质量
温度升高10℃ 温度升高 ℃所 需要的时间⁄S 需要的时间
温度升高20℃ 温度升高 ℃所 需要的时间⁄S 需要的时间
沙子
水
加热的时候,要 加热的时候, 使用玻璃棒不断 地搅拌,目的是: 地搅拌,目的是: 使沙子和水受热 均匀。 均匀。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吸收热量更多 吸收热量更多
(4)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与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5、 某校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 、 以下两个问题: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以下两个问题: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②质量相 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变 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在右图中的A杯装入 他们在右图中的 杯装入480g水, 杯装入 水 杯中装入480g煤油,两液体 煤油, 在B杯中装入 杯中装入 煤油 的初温均为20℃ 的初温均为 ℃。用两个相同 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 热.表一和表二是前后两次实 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3、新疆民谣 “ 早穿皮袄午穿纱 , 围着 、 新疆民谣“ 早穿皮袄午穿纱, 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 火炉吃西瓜 。 ”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 温差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 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 泥土较多, 泥土较多,这些物质的比热 容较小,太阳一晒, 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 温度就很快升高了; 温度就很快升高了;太阳一 落山,温度很快降低, 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 早晚温差较大。 早晚温差较大。
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的定义: 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降低) ℃ 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 放出)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 比热容。 符号: 符号:C。
常用单位: 焦耳/ 千克· 常用单位: 焦耳/(千克·℃) J⁄( J⁄(kg · ℃) 读作: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由实验可知, 由实验可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 是 相同 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一般是 不同 。 比热容也是物质 物理属性。 物质的 比热容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七、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 据有关专家预测, 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 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 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 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 2℃左右 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2℃左右 答:这是因为库 区里的水多, 区里的水多,水的比 热容大, 热容大,夏天不容易 升温, 升温,冬天也不容易 降温,温度变化小。 降温,温度变化小。
水的比热容大,当水循环通过汽车发动机时, 水的比热容大,当水循环通过汽车发动机时, 能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 能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 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 , 得出以下 、 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 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B )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质量相同的 天平) 沙子和水(天平 相同的加热器 观察温度升高10℃ 观察温度升高 ℃ 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观察温度升高20℃ 观察温度升高 ℃ 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吸收热量更多 吸收热量更多
设计记录表格
方法二: 方法二: 观察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 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采用方法二: 采用方法二:观察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 需要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需要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实验中,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 实验中,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 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 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 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 到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 到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叫做 转换法 。
0.1 0.1
20 5
40 10
六、交流与合作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 温度不一样? 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 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 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 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 降温也比沙子慢。 降温也比沙子慢。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J/
水 冰 煤油 酒精
4.2×103 . × 2.1×103 . × 2.1×103 . × 2.4×103 . ×
砂石 玻璃
0.92×103 铁.钢 0.46×103 . × 钢 . × 0.67×103 铜 . ×
水银 铝
生活·物理· 生活·物理·社会
海陆风的成因 海陆风的成因
海陆风的形成
白天:海风 白天:
夜晚:陆风 夜晚:
概念 单位 比热容 C水 = 性质 意义
观看后回答 (1)谁的温度升高得快? )谁的温度升高得快? (2)若从室温加热到相同温度 ) 谁用的时间长? 谁用的时间长? (3)谁吸收的热量多? )谁吸收的热量多? 煤油 水 水
设计记录表格
质量⁄kg 质量
温度升高10℃ 温度升高 ℃所 需要的时间⁄S 需要的时间
温度升高20℃ 温度升高 ℃所 需要的时间⁄S 需要的时间
沙子
0.1 0.1
30 150
60 300
水
五、分析与结论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短 沙比水需要的时间_____ _____( 沙比水需要的时间_____(长/短), 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 少 ____( ),这说明 这说明: ____(多/少),这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 不同 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 相同/ ______( 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相同/不 同)。
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 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放热降温较 水的比热容大, 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 慢,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秧 田里的温度较高, 田里的温度较高,不至于引发冻 而白天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 害;而白天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 是因为与不放水相比, 是因为与不放水相比,秧田比热 容小,吸热升温快,使得秧苗能 容小,吸热升温快, 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4.2×103J/(kg·℃) . × /(kg· 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降低) ℃ 所吸收(放出) (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2×10 J。 . × 砂石:0.92×103J/(kg·℃) × /(kg· 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