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汇率决定理论(上)

5汇率决定理论(上)


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
• 前提:第一,对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
律存在;第二,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 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 表达式:∑α ipi = e ∑ α ipi*
i=0 i=0 n n
P = e P*
P---物价指数
e = P / P*
•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 的决定,即在某一时点,两国货币之间的 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查与评价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1、本国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 指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统一 个价格。否则,套购就会出现,即把物品从某一 市场转移到另一市场以获取价差收益。
• 前提条件:同质可贸易品、价格充分弹性。
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购活动
小结:国际资本流动中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 利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内外的实际利率差异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如国内利 率高于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则会导致资金的流动。 • 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如资本流入增加会使本币
汇率上升。 • 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平价理论说明了在利率与汇率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本国利率上升会使本币的即期汇率上升,但是远期
Δe = ΔP – ΔP*
相对购买力平价用来说明汇率的升降是由两国的 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注意:并非“等 于”)。
相对购买力平价
•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两个时点间的汇
率的变动。这一学说认为,一定时期内, 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动成正比
• 相对购买力平价亦可用通货膨胀率表示为:
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分析。
• 在一个国家的三种市场之间,则有一个在受到冲击后进行
均衡调整的速度快慢对比问题。对替代程度和调整速度的
不同假设,就引出了各种资产市场说的模型。 (一)汇率的货币论 (二)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式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国际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基本假设: • 本外币资产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即只要本国与外国货 币场处于均衡,这一资产市场也必然处于均衡)
期时汇率变动到预期水平(Eef = ef ),交割远
期,将外汇以预期汇率水平卖出,获利。投机 者买进远期外汇的结果使f增大,最终相等。
四、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评价
• 利率平价说是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研究汇 率的决定。
• 利率平价说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 论,而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 系。 • 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
4、结论:
第一,在短期内,高于或低于正常的购买 力平价的偏差经常发生,并且偏离幅度 很大。 第二,从长期看,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购 买力平价的成立。 第三,汇率变动非常剧烈,这一变动幅度 远远超过价格变动的幅度。
5、评价:
第一,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 是最有影响力的。 第二,相当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 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购买力平价在理论上的意义还在于, 它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之先河。
4.8365(4.8665-0.03)之间波动。
美国债务人 人黄金输出 点
$/£ 80 4.8965 70
90
4.8665 50
40
60
美国债权 人人黄金 输入点
30 4.8365 20 10 0
东部 西部 北部
一季度
0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T
2.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汇率决定的基础是法定平价
消除的物品。
非贸易品是指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购活 动消除的物品。
• 2、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国与国之间的套购活动比国内的套购活动困
难。因为: • 货币不同,存在货币的折算 • 在套购中,既存在商品买卖,又存在货币买卖 • 存在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 一价定律可以表述为: Pi = e Pi* Pi------某种商品的价格
循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英
镑兑换美元将如何变动?
解: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有 (Et – E0 ) / E0 = (∏t - ∏t*) / (1+ ∏t*)
假定,英镑汇率变动:
=(0.05-0.03) / (1+0.03) = 0.02 / 1.03 = 1.94% 即英镑将升值1.94%
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验与评价 1、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的分析 • 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 买力平价。 • 商品分类上的主观性可以扭曲购买力平价。 • 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基期年的选择 致关重要。
得可信的数据。
三、从利率平价说角度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
• 在外汇市场,除了有套利者外,还存在投机者。
投机者的投机活动使两种利率平价统一起来,
对远期汇率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当预期的未来的汇率与相应的远期汇率不一致 时,如Eef > f 时,投机者会认为远期汇率对 未来的本币价值高估,他将购买远期外汇,到
• 纸币本位
各阶段货币制度的特征概括(见P115)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1. •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是指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的比 • • 市场汇率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黄金输出点:是从价货币国债务人引起黄金流出的临界
汇率
黄金输入点:是从价货币国债权人引起黄金流入的临界 汇率
例子
1英镑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纯金,1 美元含金量为23.22格令纯金,则: 铸币平价为: 1英镑=113.0016 23.22=4.8665美元
设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价
值1英镑的黄金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运输 成本为0.03美元。于是,英镑对美元的汇 率就会在两个输金点,即黄金输出点 4.8965(4.8665+0.03)和黄金输入点
• 计算时用ρ=( F – S)/ S= i – i*来代替以上公式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例抛补套利交易,说
明这一理论---------P124
•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利率评价的成立,是基于这 样几个假设: • ①国际间的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且存在有效的 外汇市场。 • ②本国和外国的金融资产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 ③不考虑抛补套利交易的成本。
2、从短期看,汇率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偏离购 买力平价。 • 价格不变、价格粘性 • 资本流动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3、从长期看,实际因素的变动会使名义汇率与购 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的偏离。
• 实际因素包括:生产率、消费偏好、自然资源 的发现、本国对外国资产的积累、对国际贸易 的管制措施等。
• 实际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实际汇率以及相应的名 义汇率的调整。(P122,图5-1)

• •
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货币供给只
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不影响利率及实际的实物产出 购买力平价成立(即一价定律存在) 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 该理论认为:一切因素都是通过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然后 影响汇率。
当Ms>Md,本国物价迅速的上升,引起商品套购
(即进口增加,购买力平价短期成立),其结果是外汇汇 率上升。 • 几点结论: 本币供给量相对增加,本币贬值;
汇率下降。
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 公式: Eρ = i – i* • 其经济含义是: 预期的基准货币国汇率远期 变动率基本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 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一国利率(A)高于另一
国(B)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A货币在远期将
贬值。如果A国政府提高利率,则当市场预期 未来的即期汇率不变时,A货币的即期汇率将 升值。 • 实证检验: 由于预期是一种心理变量,很难获
第二节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购买力平价说
• 瑞典学者古斯塔夫· 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其1922年出版的 《一九一四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或3P理论。 •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 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 本节内容: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 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实际上就是国际间的 “一价定律”。即对于可贸易商品,商品 套购活动将使它的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 较小范围内。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 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 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2、易成本、各国一般价格水平中的商 品及其权数的差异,一价定律需要进行调整: e = θP / p* , θ为常数 将上式写成对数形式,再取变动率,得:
本国国民收入相对增加,本币升值
第五章 汇率决定理论(上)
•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 • 开放经济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 平价说 •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收支说
第一节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 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 金铸币本位
• 金块本位
• 金汇兑本位
法定平价是指两种纸币(可兑换黄金)代表的金量
的比
• 市场汇率以法定平价为基础受供求的影响上下波
动.
• 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P117
3. 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纸币(不可兑换黄金,即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 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正像纸币的价值基础问题引起不断的争 论一样,纸币本位制下的货币汇率决定问题也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汇 率理论。 我们将介绍: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 说、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分析法等五种汇率 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