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传质微分方程及扩散传质
第三章 传质微分方程及扩散传质
1 n!
f
(n)
( x 0 )( x x 0 )
n
n0
该式叫做函数f(x) 在点x0处的泰勒展开式。
18
§3.3 伴有均相化学反应的扩散
传质微分方程
N
A
C A t
A
0
nA
A t
A
0
19
两种类型化学反应;
1 传质相中均相反应
2 传质相中的非均相反应。 反应速度作为边界条件(因为控制体积内无化学反应发生)
2
x DCt
的值,再由图得
C C0 Cs C0
2
DCt
2 3 10
10
6 3600
查图得,C
C C0
s
C0
0 . 45
。
2
渗碳6小时,钢铁表面 0 . 3 10
m
处的碳浓度
13
w C 0 . 45 (1 . 27 0 . 1) 0 . 1 0 . 63 %
O 2 air
1 x O2
在整个扩散进程中WO2保持为常数(这一点从3-89式可以得出,或者,因为是串 联过程,扩散过程中通过不同球面的氧气质量是相等的)即:
W O 2 4 r N O 2 , rR 4 r N O 2 , rr
2 2
对(3-98)整理得:
w O2 dr r
2
(3–5)
2
即为菲克第二定律。 (3–5)可简写为
x
2
C t
D C
当组分向三维空间扩散时,则有
C t
C t
C t D [( 1 r
2
D(
C
2
x
2
C
2
y
2
C
2
z
2
2
)
(直角坐标系)
C
2
D(
C r
C
2
r
2
1
1 C r r
)
(3–104)
关于泰勒级数:
f ( x 0 ) f ( x 0 )( x x 0 )
1 n!
f
(n)
( x 0 )( x x 0 )
n
n! f
n0
1
(n)
( x 0 )( x x 0 )
n
上式叫做函数f(x) 在点x0处的泰勒级数。
f (x)
C t D C
2
x
轴。
x
2
起始条件:扩散开始前,体系内浓度完全均匀,而为C0 (初始浓度)。
t 0
0 x
C C0
边界条件:①扩散开始后,界面的浓度立即为Cs,并且在扩散过程中保持不变, x 0 即 0 t C Cs
②当
x ,
, t 0
。 C C 0
dxdydz A dxdydz
n Ax dx
x dx
0
A dt 0
两边同时除以
dn x
x
dxdydz
A dt
A dt
,则有:
A
n Ax dx
x
A
Ax
0
即
n Ax
A
0
同样可推导在三维方向上: 简写成
nA A t
A
x
n Ax
y
n Ay
z
n Az
A t
A
0
0
称为传质微分方程。
N
A
同理,对于以摩尔通量表示的形式为:
4
C A t
A
0
§3.1.2 菲克第二定律
dy
2 1
J1 D C x J 2 J1 J x dx
dz
扩散介质中小体积单元如图所示 截面1进入体积单元的扩散流
N CO , r 2 N O 2 , r
N O 2 ,r CD
O 2 air
O 2 2 CO
(每扩散进来1摩尔氧气,就有2摩尔一氧化碳在相反方向上扩散出去)
dx O 2 dr
. dx O 2 dr
1 x O2
2
(3-95)
w O 2 4 r .
CD
(3-98)
7
菲克第二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 无扩散引起的对流传质; ② 扩散体系内无化学反应;
③ 为常数。
适用于固体或静止流体中的扩散。 稳态扩散 当达到稳态时,
D 故, C
2
x
2
0
即
C t
D
dC dx
0
C x 常数
C C x
8
0
J D
D
C x
D
菲克第二定律的应用
2
4
CD
O 2 air
1 x O2
.dx O 2
16
两边分别求积分:
1 w O 2 ( ) 4 CD r
x 当时 r ,
O2
O 2 air
ln( 1 x O 2 ) m
m
为积分常数。 ;
1 xO
2
0 . 21
,故
2
m 4 CD
O 2 air
C x
x
x dx
截面2流出的扩散流
J1 D
J 2 J1
J x
dx
假设:扩散过程无化学反应,那么扩散进入体积单元的量减去流出体积单元的量 等于体积单元内物质的积累量。 以 A dy .dz 代表体积单元的截面积,
C t
则
(J1 J 2 )A
.dx . A
(3–1)
CO CO
2
C
C
解:这是固体内部的扩散过程,故适用菲克第二定律,取扩散方向为
C t D C
2
x
轴。
x
2
起始条件:扩散开始前,体系内浓度完全均匀,而为C0 (初始浓度)。
t 0
0 x
C C0
边界条件:①扩散开始后,界面的浓度立即为Cs,并且在扩散过程中保持不变, 即 0t x 0 C C ②当 x , 0 t
s
,
C C0
。
将上述已知条件代入,解方程得:
C C0 Cs C0 1 erf ( 2 x DCt )
11
erf(x)称为高斯误差函数,
e rf ( x ) 2
x
e
0
x
2
dx
1-erf(x)称为补余误差函数。 误差函数的性质:
erf(-x) = -erf(x)
erf(0) = 0 erf(1) = 1 1-erf(x) = erfc(x)
1 C r
2
2
z
2
)
1 C
2
(圆柱坐标系) (球坐标体系)
.
r
(r
2
)
. (sin ) 2 . ] 2 2 r sin r sin
C
求解三维扩散方程非常复杂,所以一般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近似地安排成一 维扩散,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3–5)式一元二阶微分方程。
2
R
k s .C
代入(3–99),得
1 NO
2
,r R
w O 2 4 CD
O 2 air
R ln(
k s .C 1 0 . 21
)
当 k s 大时,上式中对数可按泰勒级数展开,方程简化为:
w O2 4 CD 1
O 2 air
R ln(
1 1 0 . 21
D O 2 air ksR
C C0 Cs C0 1 erf ( 2 x DCt )
将上述已知条件代入,解方程得:
10
例1 在1273K时,用
w 混合气体对低碳钢( 0 . 1 %) 进行渗碳, 设钢板内部扩散为过程的控制步骤。钢板表面碳平衡浓度 w 1 .27 % 。求渗 2 碳6小时后钢铁表面下 0 . 3 10 m处的碳浓度w C 。 10 已知: D C 3 10。 m 2 s 1
第三章 传质微分方程及扩散传质
§3.1 传质微分方程和菲克第二定律
§3.2 伴有非均相反应的扩散 §3.3 伴有均相化学反应的扩散
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一章)—研究方法 一维扩散传质(第二章)—菲克第一定律
1
§3.1 传质微分方程
§3.1.1 传质微分方程推导:
dy
2 1
dz
x
x dx
A通过微分体积表面x处 在
r
R
r
N O 2, r
N CO , r
14
解:计算碳的燃烧速度,计算氧气消耗速度即可。取球形坐
标,在扩散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在稳态条件下, 则传 质微分方程(取球坐标):
CO 2 t [ 1 r r
2
( r N O 2 ,r )
2
1
r sin
( N O 2 , )
则x
O2 R
0
,
w O 2 4 CD
O 2 air
R ln(
1 1 0 . 21
)
2) 假定化学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相差不大,则非均相反应中化学反应速 度能提供一个重要的边界条件: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