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跆拳道教学计划

跆拳道教学计划

跆拳道教学计划一、前言跆拳道、柔道、武术都是传统的格斗技艺,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的良好途径。

本教学计划主要针对初学者,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技巧和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基本知识;2.掌握常规的攻防技巧和规则,掌握现场应急的相关处理方法;3.培养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爆发力和耐力;4.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信心、毅力、耐心和紧张应对能力;5.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守规矩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基础训练:(1)热身运动:跑步、拉伸、旋转等;(2)基本姿势训练:站姿、行进姿势、弓步和马步等;(3)基本技能训练:跳跃、滑步、举重和抬腿等;(4)基本动作训练:拳法、腿法、摔法、扫法、倒地法、绞法和控制法等。

2.拓展训练:(1)进阶姿势训练:抱摔姿势、扭摔姿势和反摔姿势等;(2)进阶技能训练:回旋踢、空翻踢、脚底抽、空中踢和空中翻滚等;(3)竞技规则和现场应急处置技巧训练。

3.比赛训练:(1)独立实战模拟训练:模拟比赛场景,独立实战应对;(2)团队协作模拟训练:进行双人比赛,通过团队协作获得胜利。

四、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分层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兴趣;2. 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教学;3.互动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比拼,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

五、教学成果评估1.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不同篇章的教学考核方式;2.对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估;3.对个别学生的差异化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辅导方式。

六、教学保障1.选取优秀教练员担任教学工作;2. 提供相关的器材和设备;3.保障教学场地和安全设备。

七、教学总结跆拳道、柔道、武术是一门文化精髓,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在竞技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能够更加自信而坚定地前行。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体育训练,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传承。

跆拳道教学计划2 前言:武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之一,古老而又现代,在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武术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许多武术项目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的运动,其中跆拳道和柔道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跆拳道和柔道都是以技巧精湛和谦虚自律为特点的武术项目,对身体健康、心理平衡、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跆拳道和柔道,制定一个教学计划显得尤为必要。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搏击技能,提高学生在危难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信心,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等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一)跆拳道1、基本理论: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跆拳道的技战术特点、比赛规则和器械等知识。

2、基本训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基础体能和基本跆拳道技巧训练,包括基本动作、基本攻防和标志性技术等。

3、技战术训练: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跆拳道技战术训练,包括单人训练、对抗练习和模拟比赛等环节。

4、思路训练: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战术的基础上,进行思路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敏捷程度。

(二)柔道1、基本理论:了解柔道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柔道的技战术特点、比赛规则和器械等知识。

2、基本训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基础体能和基本柔道技巧训练,包括基本动作、基本攻防和标志性技术等。

3、技战术训练: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柔道技战术训练,包括单人训练、对抗练习和模拟比赛等环节。

4、思路训练: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战术的基础上,进行思路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敏捷程度。

(三)武术修养1、品德修炼: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意识,要求学生诚实守信,遵守规矩,团结协作,尊重老师、学长学姐和其他同学。

2、文化理论:讲解武术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心理定力:讲解武术与内心沉稳的关系,讲解如何舒缓心情,平衡情绪,提高自制力。

三、教学方法1、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保障和提高。

2、学生参加课外培训和比赛,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和自信心。

3、教练与学生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心理状态,及时解决问题。

四、教学要求1、教练必须热爱跆拳道和柔道,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具有职业道德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勤做练习,规律生活,遵守纪律,按时进出教学场所,保证课堂秩序。

3、教学场所必须保证安全,设备完备,布置良好。

五、教学评价1、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通过考核、测试、观察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指出不足和改进点。

2、每学期定期组织比赛和表演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训练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总结跆拳道和柔道是一项优秀的武术运动项目,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并给学生们带来身心健康的益处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教练和学生要学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强调道德修养,保证教学的安全和规范化,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跆拳道和柔道运动员和武术爱好者。

跆拳道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1教学目标跆拳道、柔道和武术是具有较高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格斗、攻防技术,适合各年龄段的人们学习练习。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规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教学要求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教学要求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1)严格执行训练计划,不迟到、不早退,保证课堂纪律,不违反教练员的指令,遵守场地安全规定。

(2)严格按照教学安排学习各项技术动作,并及时总结自己学习中的经验和不足,加强练习和巩固。

(3)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项身体指标,如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指标。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耐心、自信和勇气等。

(5)培养团队协助精神,尊重、合作和信任他人。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教学内容(1)跆拳道基本技术:步法、站立拳、直拳、钩拳、上勾拳、下勾拳、扫腿、膝击、踩腿和高踢等。

(2)柔道基本技术:仰落、前翻、倒扔、侧转、脚扫、肩扛、臂扭和关节技等。

(3)武术基本技术:基本功(硬功、柔功)、拳法、腿法、器械等。

(4)竞技训练:定点踢、自由搏击和对抗练习等。

2.2教学方法(1)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讲解具体技术动作时,现场演示,让学生模仿加以练习,不断纠正,直至熟练操练。

(2)示范+讲解组合。

教师分解示范每个技术动作,重点突出,去掉冗余动作,让学生理解动作本身,丰富自己对于该技术的认识。

(3)自我技术剖析。

学生自行分析自己的动作姿势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有没有不足之处。

如有不足之处得到教师辅导,加以改正。

(4)定期考核。

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制定考核计划,考察学生对于所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

三、组织管理3.1组织形式由专业教练负责全天候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小班教学,每班15-30名学生。

每日2-4课时,每课时45-90分钟。

3.2管理措施(1)每年开学前,学校根据本基地学员和家长的意愿和我院的教学计划,确定招生人数、招生标准和学费等事项。

(2)搭建学习平台,将学生分打队,面临不同水平、人数和目标的对手,训练其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

(3)建立教学档案,学校按学生学习情况逐年建设形成个人“素描+动作板”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4)教练制定每周训练计划,与基地后勤保障单位做好场地的维护和器材的保养、管理工作。

(5)组织比赛,推进比赛考核等活动,营造“促进个人提高、展示自我、加强交流”氛围。

(6)加强卫生保健。

体育队医生定期对队员进行体检,提高其体质,防治疾病,确保队员身体健康。

四、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安排,学生将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规则,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养成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达到人体的建健和美丽,以达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跆拳道教学计划4 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武术运动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健身方式,其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得到认可。

而跆拳道、柔道作为武术运动中的翘楚,在国内外都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本文就跆拳道、柔道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探讨和阐述。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对象为学校体育课程和业余团体健身活动的各级人员。

即: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将跆拳道、柔道列入课程内容的各年级学生,同时适合各年龄段的健身爱好者,包括职场白领、中老年人,以及在校学生等等。

三、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和健身爱好者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为主要目标。

同时,让学生和爱好者在实践中增强个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跆拳道、柔道两个项目。

下面分别对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1、跆拳道1.1基本功训练跆拳道基本功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移步、基本防御姿势、基本进攻招数等。

需要注重训练技巧的动作技能、脚力、身手、协调性等方面。

以提高学生和健身爱好者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为主要目的。

1.2技术练习针对日常健身和比赛技巧方面的问题,设计合理的练习课程,包括单人跟随、自由练习、反应式练习、网格式练习和比赛模拟练习等。

在日常技术训练中,更注重学生的保护意识和协作意识,做到和谐发展。

1.3比赛技能在针对比赛技能的培训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和爱好者比赛心理素质,提高耐压能力;(2)注重技巧的精確度、速度和协调性;(3)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注重跟队友的配合配合和激励,以激发团队更好的表现;(4)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比赛规则的了解,以保证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

2、柔道2.1视听指导通过体育讲座和视频教学等形式对比赛规则和基本技术进行讲解,调整学生和爱好者比赛意识和协作紧张感,以提高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

2.2基础动作训练在基础动作训练中注重技巧的标准化和协调性的训练,让学生和爱好者熟练掌握摔跤技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动作。

基础训练主要包括步法、角度、站法、扭动等基本技巧的训练。

2.3情境模拟训练在健身训练和比赛训练中,可通过情境模拟训练让学生和爱好者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各种技巧变化。

这种训练能让他们形成对不同程度挑战的应对策略。

2.4健身展示技巧贯彻“锻炼身心、保障安全”的理念,打造健身爱好者展示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