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 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讲课堂(部编版)

2.2 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讲课堂(部编版)

2.2 创新永无止境(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
法治上册同步精讲课堂(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能够领会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4.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
2.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本质和方法;
2.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1课时)
1.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2.创新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课时)
1.思维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思维的本质;
2.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三课时:创新能力的培养(2课时)
1.创新素质的构成;
2.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课时:课堂探究与问题解决(1课时)
1.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具体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创新概念,阐述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介绍创新能力的培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
原则;
3.讨论法:通过讨论创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4.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手段
1.多媒体授课;
2.相关案例资料;
3.问题解决实践材料。

七、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问题解决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实际操作等方面;
3.通过教师的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以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

八、教学反思
对于创新教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集中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落实好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此外,教师也需要在评价方面注重多元化,既要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也要通过实践活动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

通过以上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