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与市场:一个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围绕组织理论周雪光主要讲了三种机制:经济学派的市场或效率机制、制度学派的合法性机制、社会学派的因果关系机制。
在组织于市场一讲中,主要讲了交易成本学派的理论。
该派的基本逻辑是:不同的组织形式决定了不同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不同决定了组织的产生与否(组织与市场的转换)、组织的形式、结构及行动方式。
交易成本分为两种:协调成本与激励成本。
协调成本往往强调组织内部,而激励成本则关注于组织间的互动。
所谓的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参与者的利益各不相同,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整体市场间的信息不完备所造成的。
这里引出了信息理论的概念。
1.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中,市场价格在协调者双方的行为;人们只要在理性选择的原则下追求自己私利的最大化,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2.新古典经济学潜在假定:1)充分信息;2)对称信息;3)完全理性3.新古典经济学的问题:上述假定在现实中都不存在4.新古典经济学如何看待组织?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资本和劳动,提高效率;但并不关注具体的组织过程。
组织就是一个“黑盒子”。
5.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逻辑:效率机制,即成本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产品的边际成本=产品价格认识效率机制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效率只是相当于那些参与决策的主体而言;2)效率因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变化;3)效率机制并不总是我们决定采纳什么样的方案的惟一标准6.钱德勒眼中的组织:组织可以提高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增);组织可以提高范围经济的效率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是只"无形的手”钱德勒认为:企业(组织)是只“有形的手”,并在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7.交易成本经济学:威廉姆森的理论框架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威廉姆森)• 有限理性 bounder rationality,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uncertainty, 机会主义(投机性)opportunism, 小数现象small numbers ------ 资产专用性8.市场关系与组织关系的区别•市场是大数现象,而组织则是双边关系,是小数现象•市场关系中信息更加不对称•市场关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经济关系;而组织关系则是长期的、持续的,还常常伴随着社会关系9.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市场和组织都是人们的主动选择,其最终目的均是为了降低成本一一交易成本•具体的“交易”(而非组织)决定了交易成本10.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概念交易成本的分类:协调成本;激励成本测量交易成本的尺度:资产专用性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科斯:企业的性质1.论证了企业的性质1)否定了“经济理论中生产要素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之间的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 观点。
得出“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不是无处不在的”结论。
2)提出了价格机制被替代的著名学说。
%1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不完全依靠价格机制调节;%1生产要素配置在企业中依靠企业家来完成,不是价格机制;%1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在企业内部已经被企业家所替代。
2.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的诞生企业产生一企业能够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相对价格的发现一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低□契约的数量方面一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所替代□契约的期限一短期契约成本高,长期契约成本低□契约的风险方面一人们需要一种组织对契约提供长期保障□契约的分类方面一劳务契约比物品契约在保障性上更为迫切。
□市场信息方面一人们在组织生产要素资源的时候,不仅依靠价格机制调节,还依靠市场信息。
正因为有了市场信息,才能保证利用相对价格组织生产要素。
□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一人们对市场这种不确定性把握有较大难度,而作为企业是具备稳定和均衡的特点。
□政府征收销售税的差异一政府只向市场征收交易税金,而不对企业征收同样交易的税金。
3.企业的基本特征□劳动分工不是企业的特征□“不确定性”不能用来说明企业特征□“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和“决策和控制功能的集中化”也不能代表企业的特征□“只有契约以及在契约中明确个人的权利和报酬”同样不是企业的特征□企业的特征就是“价格机制被企业取代”4.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差异□企业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企业交易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企业交易成本等于市场交易成本,保持原有的数量和品种5.企业性质理论“可以使用”企业性质理论与当时现实世界是相吻合的□企业组织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企业性质在现实世界中具体体现□企业组织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依靠契约固定下来的契约明确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雇主依靠他的权利支配和指挥雇员,雇员则依靠他的义务服从雇主的控制和支配二、组织与制度: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制度学派对前述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矛盾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即研究组织现象无需关注组织内部约束,而应该关注它的外部环境。
它的解释逻辑是:组织所处的环境造就了组织的特点。
该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已经存在的外部环境。
任何一个组织都同时处于两种环境中:一是技术环境,它导致经济学效率机制的采纳;二是制度环境,它导致合法性(规范)机制的采纳。
所谓的合法性,就是指迫使组织采纳具有规范组织结构和行为的一种观念力量。
同时,模仿行为(即组织学习)使得组织在不确定之上神奇地设置了一种相对确定性,把环境影响减小到了最低。
制度化即是组织不断被合法(规范)化的过程。
1.迈耶Meyer的新制度主义思想-经验现象与权变理论的解释不符・迈耶的解答思路•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这些现象•而且必须同时关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何谓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制度环境:合法性机制•制度化的组织:组织总是生存在制度环境中的•组织的制度化过程:组织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如果组织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引起社会公愤, 危害组织生存和发展•合法性机制: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2.如何解决制度间的冲突?——松散结构•即组织把内部运作和组织结构分离开来。
一个组织采纳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并不实施,就是因为它们只是应付外部制度环境的,对组织的内部运作并无益处•制度化组织的结构与其实际运作常常是相分离的3.合法性机制的影响•组织间的趋同一为了获得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组织间相互模仿、学习一一模仿获得合法性,减轻环境的压力和组织的动荡•而这种模仿、趋同,同时也加速了理性神话的形成,强化了其威力三、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首先,作者阐述了科尔曼在其巨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指出的研究社会现象微观基础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网络学派的研究着眼于探讨宏观逻辑之上微观层次上人的行为。
接着作者从社会网络学派的发展史立足,阐述了社会网络学派的两个思路:即社会网络理论鼻祖齐美尔思想下的思路是从结构网络的角度去解释行为和关系。
第二种思路的代表人物是科尔曼和林南,是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这是一种功利性的思路。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八十年代后,社会网络学派的理论代表人物格拉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和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所谓的“内嵌性理论”是强调社会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解释了人们行为因素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解释具体的经济活动,内容和形式。
而博特的中心命题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运用网络,生活的机遇就会大大改善,其基本思路就是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并提出了网络的工具性的功能。
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又简要对比了一下格拉诺维特和博特的思想,社会网络学派的实证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社会网络理论的贡献和问题。
接着,作者作出了一个理论方面的尝试,他试图在制度学派理论框架下,提出一个思路解决微观的基础问题。
最后是作者对前面第二到第四讲中提到的二种理论机制的一个对比,简要介绍了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学派,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和社会网络学派的三个不同的理论解释逻辑以及他们的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社会网络机制。
1.科尔曼Coleman的问题-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加尔文教的教义促生了资本主义精神,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但,科尔曼指出,其中缺乏对作用机制的解释•宏观层次上,不同宗教教义的个案很少,我们很难从数量有限的个案上寻找到规律•即使有足够的个案来说明某种宗教的形态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产生,我们观察到的也仅仅是统计上的关系。
因此仍然需要有作用机制的解释2.格兰诺维特:“内嵌性” /嵌入性格兰诺维特主张社会网络的解释•从人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角度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人们的行为因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而异3.博特Burt:“结构洞”理论-基本思路•从理性人出发,特别强调关系网络的功利性和工具性-中心命题•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机遇就会大大改善-网络的功能,信息量、信息内容•信息的时间性、丰富性•举荐作用(担保vs偏好重叠)•提高位势、提高讨论还价的地位-结构洞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效率:重复性的信息源越多,效率越低•绩效:只需建立某些主信息源以打通各个异质信息群体,在节省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信息量•结构洞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社会网络机制的比较研究层次个人宏观中间四、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1.新古典经济学:黑箱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效率),组织与市场新制度经济学:合法性f组织一社会2.新古典企业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产生原因的解释•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解释:精美的生产函数•新古典企业理论对企业发展的解释规模报酬与横向一体化技术相互依赖、市场缺陷与纵向一体化新古典企业理论仅仅是“古典环境”中的生产函数,以进入市场的企业和消费者作为最小分析单元,按照科斯的说法,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假设前提尽管是易于处理的,但却是不真实的。
新古典企业理论与其说是一种企业理论,不如说仍然是一种市场理论,因为在新古典企业那里,“科斯世界”里的价格机制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不研究企业内部,企业只是一个“黑箱”,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的分配在其中无摩擦地按照业已明确规定好了的法则进行,并且假定资本雇用劳动。
3.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理论要旨: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是企业理论中发展最快、创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支,因而成为企业理论的主流,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
前者着重考察企业的外部关系,从交易费用的比较中说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和选择,后者着眼于企业的内部结构,集中分析企业内部不同成员(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