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学案:1.2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学案:1.2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
1.了解电解的工作原理,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2.根据阴、阳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能够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方程式。

(重点) 3.初步掌握关于电解的简单计算。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
知识点一实验探究熔融氯化钠的电解
1.实验现象
通电后,在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在铁片上生成银白色金属。

2.实验分析
(1)熔融氯化钠中存在的微粒Na+、Cl-。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阳离子Na+(填离子符号)移向铁电极,阴离子Cl-移向石墨电极。

(3)电极上发生的变化:铁电极:2Na++2e-===2Na,石墨电极:2Cl--2e-===Cl2↑。

3.实验结论
熔融的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Na和Cl2。

[自我诊断]
电解熔融NaCl时,在两个电极上Na+、Cl-从得失电子角度分别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Na+得电子生成金属钠发生还原反应,Cl-失电子生成氯气,发生氧化反应。

知识点二电解的工作原理
1.基本概念
(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
①定义: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直流电源、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两个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及电极反应:
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②电极反应。

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电极反应式可以表示电极上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电子的转移情况。

2.工作原理
在通电的条件下,当使用惰性电极时,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移向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由于阴阳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所以可以导电。

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质就是其电解过程。

[自我诊断]
电解质溶液完成导电过程时,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吗?
[提示]一定,因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通过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阳、阴极定向移动并在电极上失、得电子而实现的。

阴阳离子在两电极上失、得电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要点一电解中的放电规律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典例1]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3的CuSO 4和NaCl 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 .Cu 2+
+2e -
===Cu
B .4OH -
-4e -
===O 2↑+2H 2O C .2Cu 2++2H 2O=====电解
2Cu +4H +
+O 2↑ D .2Cl -+2H 2O=====电解
2OH -
+H 2↑+Cl 2↑
解析:该溶液由CuSO 4、NaCl 、H 2O 三种物质组成,其中含有Cu 2+、Na +、H +三种阳离
子和SO 2-4、Cl -、OH -三种阴离子。

阴极上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u 2+>H +>Na +,阳极上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l ->OH ->SO 2-4。

由题意知电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Cu 2++2e -===Cu,2Cl --2e -===Cl 2↑,即电解CuCl 2溶液; 第二阶段:2H ++2e -===H 2↑,2Cl --2e -===Cl 2↑,即电解盐酸; 第三阶段:4H ++4e -===2H 2↑,4OH --4e -===2H 2O +O 2↑,即电解水。

综上所述,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为C 。

答案:C
1.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1)阳离子放电顺序:
Al 3+
、Mg 2+
、Na +
、Ca 2+
、K +
在水溶液中不放电,只在熔融状态放电。

(2)注意事项:
①Fe 3+
的位置在Cu 2+
之前。

②电镀条件下Fe 2+
与Zn 2+
的浓度远大于水溶液中H +
浓度,所以得电子能力为Fe 2+
>Zn 2

>H +。

2.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1)阴离子放电顺序:
(2)注意事项:F -
在水溶液中不能失电子形成氟气,只有熔融态的含有氟离子的化合物电解时才可以得到氟气。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判断阴阳极,并分析电极材料的性质,尤其是阳极材料。

(2)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类别,明确离子的来源及放电顺序。

(3)写出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概括为:a.列物质、标得失;b.选离子、配电荷;c.配个数、巧用水。

1.如图所示,a 、b 、c 、d 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烧杯中d 的电极反应为2Cl -
-2e -
===Cl 2↑ B .a 、c 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
D .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2NaCl +2H 2O=====电解
2NaOH +H 2↑+Cl 2↑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a 是阳极、d 是阴极,d 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A 项不正确;a 极和c 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O 2和Cl 2,根据得失电子相等,二者体积之比是1∶2,B 项不正确;乙池中Cl 2在溶液中溶解,使NaOH 被消耗,故两池混合后,溶液的pH 略小于7,C 项不正确。

答案:D
要点二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典例2]如图所示的电解池Ⅰ和Ⅱ中,a 、b 、c 和d 均为Pt 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 和d 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 X Y A MgSO 4 CuSO 4 B AgNO 3 Pb(NO 3)2 C FeSO 4 Al 2(SO 4)3 D
CuSO 4
AgNO 3
解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OH -2-4、NO -3
更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电解池中a 极、c 极均发生4OH --4e -===2H 2O +O 2↑;A 项,Mg 2+不能得电子,b 棒不增重;B 项,增重b>d ;C 项,Al 3+不能得电子,d 棒不增重;D 项,电解时分别发生Ag ++e -
===Ag ,Cu 2++2e -===Cu ,转移相同数目的电子时析出Ag 的质量更大,综上所述应选D 项。

答案:D
A .HCl 、CuCl 2、Ba(OH)2
B .NaOH 、CuSO 4、H 2SO 4
C .NaOH 、H 2SO 4、Ba(OH)2
D .NaBr 、H 2SO 4、Ba(OH)2
解析:电解HCl 的方程式为2HCl=====电解
H 2↑+Cl 2↑,电解CuCl 2的方程式为CuCl 2=====电解
Cu +Cl 2↑,A 项错误;电解CuSO 4的方程式为2CuSO 4+2H 2O=====电解
2Cu +2H 2SO 4+O 2↑,B 项错误;电解NaBr 的方程式为2NaBr +2H 2O=====电解
2NaOH +H 2↑+Br 2,D 项错误。

答案:C
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分析与检验[典例]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

(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性—红色,碱性—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阴极,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极:2H++2e-===H2↑;
B极:4OH--4e-===O2↑+2H2O。

则A极附近会产生OH-(水电离出来的),并与Mg2+形成沉淀,B极附近会产生H+(水电离出来的),所以A处溶液由红变黄,B处溶液不变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底部会产生Mg(OH)2沉淀,溶液中有H2SO4,切断电源后,Mg(OH)2会溶解。

答案:(1)①④
(2)2H++2e-===H2↑,Mg2++2OH-===Mg(OH)2↓
(3)4OH--4e-===2H2O+O2↑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