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的现状和化学成分

种子的现状和化学成分

种子的现状和化学成分
1.种子条件对干燥的影响
新收获的种子含水量高,新陈代谢旺盛,应推迟干燥,或先低温干燥,再高温干燥两次。

如果种子直接高温干燥,很容易失去发芽能力。

2.化学成分对种子干燥的影响
(1)小麦和玉米属于淀粉种子。

这种种子组织结构疏松,毛细管粗大,水分传递力强,较高温度下更容易干燥。

(2)蚕豆属于蛋白种子。

这种种子组织结构致密,毛细血管细,水分传递弱,但种皮疏松,容易失水。

干燥时,如果温度较高,采用和谐流动的速度,种子中的水分蒸发较慢,种皮中的水分蒸发较快,使种皮容易破出水分,不易保存,影响种子的生活力。

因此,在干燥这种种子时,尽量在低温下缓慢干燥。

(3)含油种子如油菜籽含有大量脂肪,是非亲水性物质。

这种种子的水分容易散发,在高温下可以快速干燥。

但油菜籽种皮疏松易破,热容量低,高温下易失油,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考虑。

在种子的干燥条件下,温度、湿度、相对湿度和协调流速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

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高,干燥效果越好。

相反,干燥效果差。

需要指出的是,种子干燥时,要保证种子的生存能
力,否则即使种子可以干燥,种子干燥的意义也会丧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