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退火炉操作规程[2]

退火炉操作规程[2]

退火炉操作规程
一、退火炉装炉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1、检查冷却循环水系统是否正常,进水、回水闸门是否打开。

流经循环风机、炉门的冷却水是否畅通,有无漏水现象,冷却水压力是否达到0.1~0.3Mp,水温低于25℃,水量是否合适。

2、检查风压系统是否正常,管道有无漏气现象,风压是否达到0.4~0.6Mp,炉门气缸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电气设备、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热电偶是否完好,有无短路现象,测温是否准确。

4、检查炉门提升机构工作是否正常,链条、钢丝绳有无损坏、断丝。

炉门升降应无卡阻、碰撞现象,机构动作必须灵活,炉门安全销伸缩自如,上下行程开关工作灵敏可靠。

5、检查循环风机、吹洗风机轴承润滑是否良好,转动是否正常,有无杂音。

6、清除炉子周围的障碍物、易燃物。

将炉膛内、铝卷、小车及小车轨道内的铝屑、脏物清扫干净。

二、退火炉进出炉操作规程
1、装炉前应按生产工艺卡片要求,认真核对带卷或垛板的合金牌号、批号、规格、状态、重量,按要求填写记录。

2、装料时一定要装正,带卷上下左右前后基本对称,卷与卷之间间隙基本一致,不允许超重、超长、超宽、超高。

退火时卷与卷、垛与垛的重量差要尽量小(卷与卷的重量差小于1 T,垛与垛的重量差小于0.5T)。

特殊情况时,考虑装炉的经济性,可将不同厚度、不同重量的成品装在一炉内退火,但必须分区控制温度,有重量差时应将热电偶插在小卷或小垛上。

3、正确安插热电偶。

热电偶的安插深度为:卷材25~30mm,板材≮50mm。

其安插位置必须位于卷或垛的中心位置,并要求安插牢靠,不漏气,无短路现象。

4、打开炉门。

首先松开炉门压紧装置,将炉门提升到上极限位置,并插好安全销。

5、进炉过程。

⑴10T炉应先把小车和料车间的销子插好,然后开动小车,把料车推进炉膛内,等料车到位停稳后拔出销子,最后把小车开出炉膛停在原定的位置上。

⑵20T炉应先接通卸料车电源,启动油泵电机,用顶升机构将装有工件的料盘顶升到上限位,然后把卸料车开入炉膛内到正确位置,并将料盘放在炉膛内的立柱上,待料盘放稳后,把卸料车开出炉膛外停在原定的位置上,并关停油泵及卸料车电源。

6、关闭炉门。

等小车停稳后,拔出炉门安全销,降下炉门到下极限位,并用气缸压紧炉门。

炉门压紧应均匀、密封,无明显漏气现象。

7、出炉过程与进炉过程的操作程序相反。

三、退火炉温控系统操作规程
1、应先确认炉门关闭密封完好,检查电气系统正常后,方可操作。

2、先逐个启动每区的轴流风机。

3、启动每区的循环风机,等到电机电流稳定后,再启动另一台风机,保证每一区的风机稳定运转。

4、按生产工艺卡片的工艺要求,在温控智表上输入工艺控制参数。

5、打开排烟阀门,启动吹洗风机。

(10T炉排烟道无阀门)
6、接通加热器的电源开关,按规定的温度曲线进行控制退火。

7、退火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电器、机械运转情况,如加热器、循环风机、轴承等。

8、退火过程中注意各区的金属温升情况,操作手可根据具体情况小范围调整炉气温度(一般在±10℃左右),保证每区的温度大到一致。

9、若在规定时间内,金属温度超过金属温限上限,可适当冷却,若未达到金属温下限,则可延长保温时间,直到达到金属温限。

10、退火结束后,依次停加热器、轴流风机、吹洗风机、循环风机。

打开炉门出炉。

四、退火炉退火工艺制度规程
1、H24、H2
2、H26、O制品退火一律应安插热电偶测温控制,但有些制品在经多次测温生产确认合格后可不进行测温生产,用定时定温控制。

2、H22、H26状态制品退火工艺与H24状态制品控制基本相同,但金属温限比相应H24状态制品高10-25℃或低10℃,转温点金属温度也相应变化。

3、退火过程中,操作手可根据各区的金属温升情况具体情况小范围调整炉气温度(一般在±10℃左右),保证每区的温度大致一致.
4、若在规定时间内,金属温度超过金属温限上限,可适当冷却,若未达到金属温下限,则可延长保温时间,直到达到金属温限。

5、特殊情况时,考虑装炉的经济性,可将不同厚度、不同重量的成品装在一炉内退火,但必须分区控制温度,有重量差时应将热电偶插在小卷或小垛上。

6、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根据产品评审要求组织试制和生产。

7、纯铝退火工艺见表1、表2。

纯铝H24态退火工艺规程表
纯铝O态退火工艺规程表
表1、2说明:1、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卷材生产,垛板可再本规程基础上适当调整。

2、0.4以下的产品主要以2吨左右的小卷为多。

3、操作手可根据退火过程中注意各区的金属温升情况,小范围调整炉气温度(一般在±10℃左右),保证每区的温度大到一致。

4、保温时间以单卷重量作为参考。

5、转定温度以升温的快慢取上限或下限。

6、二次炉温不要太高,终温参考保温时间而取上限或下限。

7、此参数只作参考,生产中应以实际情况而定。

五、注意事项
1、装出炉时应尽量缩短装时间,不允许有严重油污及潮湿物进入炉内。

2、装出炉吊运中应避免压伤、勒伤、撞伤、碰伤。

3、当来料规格、重量及温差较大或状态不同的时候,一般不允许在一炉内退火,特殊情况可采用分区控制,操作手必须密切注意各区料温变化并及时调整各区炉温,并保证金属终温及保温时间。

4、停炉超过2天再开炉生产时,炉子要预热,及时去潮,按纯铝O态定温,加热6小时后冷却。

5、炉子大修或长时间停止不用,再开炉生产前必须严格烘炉。

(见表三)
烘炉制度表
(表1)
三、退火炉温控系统操作规程
1、应先确认炉门关闭密封完好,检查电气系统正常后,方可操作。

2、先逐个启动每区的轴流风机。

3、启动每区的循环风机,等到电机电流稳定后,再启动另一台风机,保证每一区的风机稳定运转。

4、按生产工艺卡片的工艺要求,在温控智表上输入工艺控制参数。

5、打开排烟阀门,启动吹洗风机。

(10T炉排烟道无阀门)
6、接通加热器的电源开关,按规定的温度曲线进行控制退火。

7、退火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电器、机械运转情况,如加热器、循环风机、轴承等。

8、退火过程中注意各区的金属温升情况,操作手可根据具体情况小范围调整炉气温度(一
般在±10℃左右),保证每区的温度大到一致。

9、若在规定时间内,金属温度超过金属温限上限,可适当冷却,若未达到金属温下限,
则可延长保温时间,直到达到金属温限。

10、退火结束后,依次停加热器、轴流风机、吹洗风机、循环风机。

打开炉门出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