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面各组词语注音中,哪组是全对的,用“√”标出来。
活泼(b ō) 绰号(zhu ō) 搓手(cu ō) ( ) 篱落(l í) 暂时(zh àn ) 棉袍(p áo ) ( )遭受(z āo ) 便宜(pi án ) 赛车(s āi ) ( ) 大厦(s à) 赚钱(zhu àn ) 手痒(y ǎng ) ( ) 猜想(c āi ) 崭新(zh ǎn ) 褐色(h â) ( ) 诵读(s îng ) 搜捕(sh ōu ) 纵横(z îng ) ( ) 滋味(zh ī) 贩卖(f àn ) 柳絮(x ù) ( ) 二、读拼音,写汉字。
y án ch áng b ào zh ú li â k āi zh ú t ǒng ji ā ji ã qi áng zhu àngt àn q ì qi āo j ī w ēi w ǔ zh âng qi án zh ēn x ī j ìng l ǐ j ù l í ji āo ào m âng xi ǎng n ân l ǜ sh ù sh āo z āo g āo xi ǎo m ài li án x ù三、区别形近字并组词语。
爆 锣 净 疏 从 暴 罗 静 蔬 丛 塞 叹 豆 烂 赛 仅 逗 拦 四、照样子给下面的字换个部首组成字,再组成词语。
例:娘 狼(狼群) 招 ______ ( ) 现 ______( ) 猪 ______( ) 痛 ______( ) 险 ______( ) 借 ______( ) 伴 ______( ) 谈 ______( ) 领 ______( ) 订 ______( ) 五、改正下列词语中用错的字。
曾添( ) 点然( ) 罗鼓( ) 可夕( ) 包寒( ) 强状( )拒离( ) 方试( ) 疏菜( ) 荒张( ) 草从( ) 扔然( ) 微险( ) 波文( ) 坚迟( ) 姑儿( ) 六、按要求填空。
1、查字典填空。
“缩影”的“缩”查( )部首,再查( )画,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后退;②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本词中的“缩”取( )解释。
“活泼”中的“泼”字是( ),查( )部首,除部首外查( )画。
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②蛮横不讲理;③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
本词中的“泼”取( )解释。
2、古诗填空。
①《池上》的作者是( ),后两句诗是( )②《风鸢图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是( ) 3、填字组成成语。
异( )同( ) ( )( )欲聋 一( )见( ) ( )有成( ) ( )( )相印 ( )( )计较 ( )( )不舍( )( )欲坠 晕( )转向4、填合适的词语。
( )的脸色 ( )的眼睛 ( )的烛光 ( )的孩子 ( )的童谣 ( )的小河 ( )的翅膀 ( )的童年 旺盛的( ) 灵巧的( ) 古怪的( ) 丰富的( )5、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焦急----( ) 珍贵----( ) 忽然----( ) 仿佛----( ) 缘故----( ) 依旧----( ) 反义词: 长久----( ) 紧张----( ) 危险----( ) 绝望----( ) 增添----( ) 隐蔽----( ). ····期中综合检测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选词填空。
夸奖夸耀夸大1、取得成绩的人决不能在人们的()声中迷失方向。
2、我们要实事求是汇报工作,不要故意()成绩。
3、小红做了好事,得到了老师的()适当适合适应合适1、这位新转来的同学很快()了新班级的环境。
2、这种辣味很()四川人的口味。
3、看电视要(),不能连续看几个小时。
4、这件衣服小丽穿起来不大不小,刚好()。
因为……所以……即使……也……虽然……但是……能既然……就……如果……就……只有……才……1、去年那里()遭受严重的水灾,()粮食仍然获得了好收成。
2、()大家选我担任中队委员,我()应该努力为大家工作。
3、()困难再大,我们()能克服,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
4、()我再放弃,那我们()不可能登上山顶了。
九、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少数全部没有一半多数2、中午夜晚黎明黄昏早晨理由:理由:3、凉爽温暖酷热寒冷炎热4、篇字句词段理由:理由:十、连一连。
1、威武的竞赛难看的杵舞雪白的浪花优美的烟花激烈的龙头漂亮的怪物巍峨的亮光慈祥的主意耀眼的高山绝妙的神情2、刘伯承机智勇敢,用智慧和生命保护军事秘密。
列宁勇于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向自己挑战。
伯诺德夫人有着钢铁一样的意志和超出常人的忍耐力。
3、《真情的回报》展现了童年生活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对家乡的怀念。
《童年的泥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爆竹的来历和春节放爆竹的风俗。
《爆竹声声》只有用诚实的劳动才能换来真情的回报。
十一、将句中画线的部分用一个四字词语代替,而句意不变。
1、手术台上,一向不慌不忙、情绪稳定平静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2、“这一次我先走。
”列宁说完,就毫不犹豫、非常坚决地走了过去。
()3、但我毕竟忘不了那只松鼠,所以在一次称心如意、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聚餐上还是说漏了嘴。
()4、“你是军人!”沃克医生说话简短却说中要害,“我当过德军的军医。
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5、那些小精灵又会极为隐秘、别人一点也不知道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几棵树干上。
()十二、修改病句。
1、如果目标专一,并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干下去,都能够取得成功。
2、伯诺德夫人想出的主意真是绝密极了。
3、突然摔倒,心里很着急。
4、我深情地仰望着地上的小草。
5、我听见蝈蝈在唱歌和跳舞。
十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爸爸卖了我的自行车。
(变成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被字句:2、我怎么能忘记童年时那风一般的日子呢?(变成陈述句)十四、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我们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端午节到了。
1、在峰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台湾山区,生活着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
2、我蹑手蹑脚地走向那只可爱的小松鼠。
3、在前面不远的路旁,挺立着一棵高大的梨树。
十五、读一读,写一写。
一颗仁爱的心比智慧更好,更有力量。
——狄更斯(英国)我知道的关于爱心的名言警句还有:阅读与理解一、读《童年的泥巴》选段,回答问题。
梦里多少回走进(),走进满目青山的()年代。
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唱着清亮亮的()吗……这风一样的日子哟!(1)按课文原文填空。
(2)联系课文,说一说画横线的句子,“日子”指什么?“风一样”又指什么?(3)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你感到最快乐、记忆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二、第二单元课文的内容,都与“勇敢”这个主题密切相连。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他们的“勇敢”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1、《军神》中,刘伯承的勇敢表现在:2、《登山》中,列宁的勇敢表现在:3、《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勇敢表现在:4、《第一声叫卖》中,“我”的勇敢表现在:三、读选文,按文后的要求做题。
(一)自己动手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由于陈毅在反“围剿”战斗中大腿受了重伤,中央决定让他留下,领导南方人民坚持斗争。
1935年夏天,陈毅从信丰返回油山不久,大腿的伤口就发炎了。
但是,他忍着伤痛,坚持行军走路,指挥部队作战。
一天,陈毅要到大庾(yǔ)岭下开紧急会议。
出发前,那条伤腿疼得针扎火燎你似的。
他坐在路旁,把腿跷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手抹了一点万金油,轻轻摸搓着。
这时,警卫员大宋同志从前面走过来,陈毅马上把腿放下,若无其事地和大家一起上路了。
黄昏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大庾岭下。
趁开会的人还没到齐,陈毅对大家和聋牯说:“你们两个搭铺去吧,有事我叫你们。
”大宋和聋牯找一块平坦的地方,用干草和油布搭了一个地铺,就去找陈毅来休息。
刚走到树林边,就听见从树林里传出“嗨!嗨!”的声音。
他俩赶紧往树林里跑,一看,愣住了,只见陈毅坐在两棵大树中间,一条伤腿绑在树干上,背靠着另一棵树,两手拼命挤着伤口。
陈毅脸色苍白,豆粒大的汗珠直往下滚,身上的单衣全被汗水湿透了。
血水顺着伤口向外流,下面的黄泥地被血水浸透了一大片。
聋牯没见过这场面,急得呜呜哭起来。
大宋不由得叫起来:“陈毅同志,您……这是……干什么?”陈毅抬起头,安慰他们说:“你们哭啥!我这是在给自己动手术,快帮我挤脓血呀!这次挤不清,下次伤口还要向我‘反攻’,你们愿意让我再挤第二次吗?”大宋眼含热泪,捧起陈毅的腿,轻轻地挤着。
大宋心想:这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啊!历史上有过关云长刮骨疗毒的传说,我们的陈毅同志给自己的大腿动手术,可是千真万确啊!这时聋牯已经吓糊涂了。
大宋忙对他说:“快去打盆水,再把布带子拿来!”聋牯打回了水,又拿来了布带子。
陈毅洗完了伤口,把抹上万金油的布带用竹签子一点一点地塞进伤口里,他浑身颤抖,脸上的汗珠再一次流下来。
伤口包扎好后,陈毅嘱咐他们说:“关于这事,莫多嘴啰!”大宋和聋牯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开会的人到齐了,大宋和聋牯扶他走出树林。
他坐下后,好像忘记了伤口的痛楚你似的,同大家谈起工作来。
只见他脸色越发苍白,头上直冒冷汗,但他忍着伤痛,坚持把会开完。
(1)照样子填写词语。
例:取出(子弹)摸搓()听见()忍受()包扎()理平()指挥()(2)画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他脸色越发苍白,头上直冒冷汗,但他忍着伤痛,坚持把会开完。
(4)读短文,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登天都峰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难,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湿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
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了,我背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