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教学大纲

《体操》教学大纲

《体操》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体操课程编号:
总学时:320学时(每学期64学时)总学分:12.5学分(每学期2.5学分)
学时分配:理论30学时,实践290学时(每学期理论6学时,实践5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健美操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开课学期:第二、三、四、五、六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操的内涵与外延,理解学习体操的作用与意义,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达到国家二级等级运动员标准。

熟悉体操教学的程序与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为学生日后从事体操教学训练与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体操的实用性与应用性。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
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时尽可能借助体操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
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教学
训练方法的具体应用上。

三、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
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二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教学与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动作规格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一)理论部分
教学目的:了解体操运动发展现状,掌握体操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
判方法,掌握体操常规教学与训练理论与方法,具备中小学体操教学与训练、健身指导的专
项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体操基基础原理体操动作技术分析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难点: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讲授、讨论、作业等方法。

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竞技体操技术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重点:掌握世界男子、女子体操发展概况
本章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世界男、女体操技术发展趋势。

(1)世界男子体操发展概况与趋势;
(2)世界女子体操概况与发展趋势
2、竞技体操的教学与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教学与训练的特点
本章教学难点:掌握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训练特点
(2)教学训练过程
(3)教学训练方法
(4)竞技体操技术教学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3、竞技体操的身体素质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掌握身体素质训练的原则及发展身体素质常见的运动方法和手段
本章教学难点:各项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1)身体素质训练的概念和意义
(2)身体素质训练的原则
(3)力量素质的训练
(4)速度素质的训练
(5)耐力素质的训练
(6)柔韧素质的训练
(7)身体素质训练的评定
4、优秀体操运动员儿童少年期训练特点
本章教学重点:掌握儿童少年时期训练内容和特点
本章教学难点: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优秀体操运动员儿童少年时期训练的指导思想
(2)优秀体操运动员儿童少年时期训练的内容和特点
(3)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5、体操技术力学原理与技术分析
本章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器械体操技术原理
本章教学难点:有关力学原理在器械体操中的应用
(1)器械体操的动作分类
(2)有关力学原理在器械体操中的应用
(3)有关解剖、生理、心理学知识在器械体操中的应用
(4)器械体操各类动作的技术特点
6、竞技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
本章教学重点:竞技体操比赛的组织工作
本章教学难点:规则的变化与补充
(1)体操比赛的组织
(2)体操比赛的编排记录工作
(3)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
(4)规则的变化与补充
(二)实践部分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体操动作技术、动作技能,竞技体操技术基本达到竞技体操二级运
动员水平,掌握体操教学与训练方法,具备中小学体操教学与训练、健身指导的专项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基本体操体操二级运动员规定动作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难点: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保护与帮助法、预防与纠正
错误法、表演法等。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视屏辅助教学。

1、基本姿态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培养挺拔的身体姿势和协调的组合动作
本章教学难点:姿态动作的组合练习
(1)柔韧性练习
(2)把杆基本功(女生把杆组合练习)
(3)徒手体操
(4)各种走、跑、跳动作(大跨跳、交换腿跳、变身180交换腿跳、屈体分腿
跳、狼跳、团身360跳、依柳辛、舒舒诺娃<女>)
(5)姿态动作组合练习
2、动作技术训练
本章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单个动作和连接技术
本章教学难点:提高动作规格与幅度
(1)男生教材
技巧:①侧手翻②前手翻③后手翻④头手翻⑤原地后空翻⑥助跑前空翻
⑦侧手翻向内转体90°接后手翻(介绍)⑧侧手翻向同转体90°接后空翻(介绍)
鞍马:①单腿摆越、还原②单腿依次摆越、还原③同侧全旋④异侧全旋
⑤正交叉⑥反交叉⑦全旋(介绍)
吊环:①悬垂摆动②屈体悬垂弧形摆③前转肩④翻上成支撑⑤后摆上⑥后转肩⑦直体后空翻下⑧前摆上(介绍)
跳马:①预先后摆分腿腾越②预先后摆屈腿腾越③预先后摆屈体腾越④前手翻
⑤侧手翻(介绍)
双杠:①前摆上②后摆上③长振屈伸上④挺身后滚翻⑤支撑后摆经侧向前摆越成支撑⑥支撑后摆成手倒立⑦手倒立侧翻下⑧弧形上成挂臂撑(介绍)
单杠:①长振屈伸上②前上③前上向后分腿脱手再握成悬垂④后上⑤后摆上
⑥屈体立撑弧形转体180°下⑦腾身回环⑧向前大回环(介绍)⑨向后大回环(介绍)
(2)女生教材
跳马:①预先后摆分腿腾越②预先后摆屈腿腾越③前手翻(介绍)
高低杠:①悬垂起摆,右腿向前摆越低杠,经仰卧悬垂两手换握低杠成反握骑撑
②骑撑前回环换高杠成骑卧悬垂 ③支撑后回环 ④仰卧单脚蹬低杠翻身上成高杠支撑
⑤高杠支撑后倒成低杠仰卧悬垂,转体180°同侧脚站低杠,异侧腿后举,拉起成低杠站立 ⑥跳起高杠分腿立撑后倒弧形转体180°挺身下 ⑦长振屈伸上(介绍)
①滚翻成屈体肩臂撑 ②助跑木端跳上成一腿蹲立,另一腿前举,同时蹲立腿同侧臂前举异侧 腿后举 ③投身跳——原地跳 ④踏点跳 ⑤弓步蹲转180°接双脚蹲转180° ⑥原地直腿交换腿跳 ⑦跨跳步 ⑧燕式平衡 ⑨侧手翻下 ⑩侧起手倒立转体90°挺身下
技巧: ①侧手翻 ②前手翻 ③并步跳接变身跳 ④向前华尔兹 ⑤手倒立前滚翻 ⑥后软翻(介绍) ⑦侧手翻向内转体90° ⑧原地后手翻(介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作业等方法,实践课采用教学、训练、游戏、比赛、表演
等形式。

能力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课外布置作业、组织教学比赛、表演等,贯
穿于教学始终并结合课外活动。

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一)理论考核(30%),以课程作业形式进行考核。

(二)平时考核(30% ):出勤率:10%,平时表现20%。

(三)实践考核(40%),每学期期末规定动作,学生自编套路考核。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二)主要参考教材
1、编写组,现代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7
2、编写组,体操的保护技术与诱导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