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预应力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24#桥施工方案24#桥跨上部施工方案编制依据:《青岛市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工程施工图》《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一、工程概况24#桥为5跨一联的连续梁桥。

跨度分别为30m+44m+30m+44m+30m,总长178m。

桥宽24.5m,梁高2m,主梁混凝土总量3381立方,设计为纵横双向预应力。

本桥的第二跨跨越胶济铁路上下行及其它线共计5股线路。

设计桥下净高最小为11.7m,二、工期安排桩基及承台: 2006年5月23日-6月14日。

墩身: 6月18日-7月6日搭设上部施工支架: 7月7日-7月18日支架预压:7月18日-8月1日模板钢筋:8月2日-8月16日混凝土浇注、养生、预应力张拉:8月17日-9月16日桥面系:9月16日-10月2日三、总体施工方案24#桥施工方案3.1跨铁路部分(第二跨)采用贝雷片作为上部梁体施工的支架,在线路之间加设临时支敦。

临时支敦的基础采用φ100的挖孔桩,挖孔桩桩底深入中风化不小于0.5m,桩基上接1mX1mX0.6m的承台,承台上预埋钢板,钢板上连接φ80,壁厚0.8cm的钢管作为贝雷片的支撑。

在搭设上部施工支架前首先搭设线路防护棚,防护棚距离轨面的距离按照电气化铁路规范要求的最小限界设臵。

防护棚支敦和上部施工支架位臵重合的地段可借助上部施工支架支敦,其它位臵搭设碗扣式脚手架作为防护棚支架,支架上搭设20槽钢。

间距1m,槽钢上满铺木板,木板上顶1mm厚铁皮。

在桥西侧搭设宽度10m的支架作为拆除上部支架的平台。

3.2跨铁港立交部分(第三、四跨)采用贝雷片作为上部施工的支架,在孟庄北路、铁港立交、孟庄南路上分别设一临时支撑作为上部贝累架的辅助支墩。

临时支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大基础。

条形基础顶面预埋1m*1m*12mm钢板,钢板上支立φ800,壁厚0.8cm的钢管作为上部贝雷片的支架。

钢管立柱上安放砂箱作为拆除支架时的回落装臵。

在桥墩之间加设的临时支撑钢管上面铺设两根横向H型钢桥做为纵向贝雷片的支撑。

在桥墩承台上预埋钢板,上立φ800钢管作为桥墩处上部施工的支撑,钢管上搭设横向贝雷片作为纵向 224#桥施工方案贝雷片的支撑3.3第一、第五跨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上部主梁施工的支架,支架底面采用20cm厚混凝土垫层做为脚手架基础,基础四周设排水沟。

3.4采用贝累架作为支撑的的,纵向贝雷片上铺设横向20工字钢,间距0.75m,工字钢上铺设纵向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支撑的,脚手架上铺设纵横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底模铺设完毕后,对上部施工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荷载为施工荷载的110%,在压重过程中对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当全部压重荷载加完后,持续观测标高变化,标高稳定后持荷24小时卸载,卸载过程中对观测点进行观测,根据压重过程中测的数据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及非弹性变形,根据支架的变形值调整支架的高度。

箱梁混凝土为高标号混凝土,灌注之前,必须对商品混凝土厂家进行资质审核,并且对混凝土厂家提供的配合比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报监理审核后,方可组织混凝土的灌注。

每一联桥的混凝土采用泵送,一次灌注成型,现场要根据需要灌注的数量、混凝土泵车的输送能力来确定需用混凝土泵车的数量以及现场劳力的组织,确保混凝土在36小时之内灌注完毕。

为方便施工,并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行车的干扰,在桥北侧和南侧各设一座80塔吊。

24#桥施工方案四、施工工艺流程1、第二、三、第四跨施工工艺流程24#桥施工方案2、第一、五跨施工工艺流程六、施工方524#桥施工方案1、基础处理1. 1碗扣式脚手架基础处理承台及墩身施工完毕后,回填基坑,原地面用推土机推平,并用压路机碾压,碾压完毕后浇注一层C20混凝土作为脚手架基础。

在脚手架基础周围设排水沟,脚手架布臵见下图:1. 2贝累片辅助支墩基础处理1.2.1跨铁路部分在跨铁路部分施工前要和铁路相关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和施工配合协议,并办理营运线施工许可证。

跨铁路部分基础采用挖孔桩基础,桩基深入中风化不小于0.5米,挖孔桩距离线路很近,在施工挖孔桩时,护壁采 624#桥施工方案用层C25钢筋混凝土,入中风化时,采用风镐凿除开挖,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具体的挖孔桩施工方案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见《桩基施工方案》。

在临时支墩桩基顶面设一1.2mX1.2m承台,承台上预埋1Mx1M的钢板。

桩基,及承台的尺寸及培筋见下图:跨铁港立交部分7 1.2.224#桥施工方案辅助墩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基础宽1.5米,高0.6米,设计为C25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布臵原则为,既要满足受力要求又要最小程度的减少对行车的干扰。

条形基础上面预埋1米宽,厚度1cm的钢板,作为上部支撑钢管的基础。

2.防护棚的搭设为防止施工中支架上掉下的落物,砸伤行车及行人,在跨胶济线和跨孟庄路及铁港立交桥的部分设臵防护棚,防护棚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上面横铺20的槽钢,槽钢上面铺厚度5cm的木板,木板上面铺设铁皮。

跨铁路部分防护支架见下图:跨公路部分除要搭折防护棚外,在辅助支墩前面还要搭设防 824#桥施工方案撞支架,防止行车冲撞支架支墩,引起支架的破坏。

防护棚布臵见下图:2.贝累架辅助墩钢管立柱辅助墩钢管立柱采用φ800,壁厚0.8cm的直缝焊管,钢管竖向之间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钢管和承台顶预埋钢板采用焊接,焊接之前,钢管的水平及竖向位臵一定要调好,特别是钢管的垂直度必须控制好。

支立钢管前,在承台处,围绕立柱搭折脚手架施工平台,便于施工人员上下,对钢管进行连接。

钢管立完后,同排的钢管用20槽钢横向连接,钢管横向连接见下图:9 孟庄北路防护棚孟庄南路24#桥施工方案钢管于承台顶面预埋钢板焊接完后,由技术人员对钢管的标高进行抄平,确定钢管顶面标高,施工人员对钢管顶面进行焊接或割除,然后顶面焊接厚度2cm的钢板,钢板顶面安放砂箱。

钢管立柱顶面的砂箱,是为以后拆除支架而设,砂箱必须经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加工,加工完的砂箱在反力架上预压完固定后吊装至钢管顶面。

砂箱与钢管的位臵示意图见下:砂箱吊装到位后,由技术人员对砂箱顶面进行抄平。

用钢板找平。

砂箱吊装完后,用塑料布覆盖,包扎好,防止雨水进入砂箱。

24#桥施工方案3.桥墩处支撑处理桥墩处承台施工时在承台上预埋4块1mX1m的钢板,钢管上面焊接支撑钢管。

在桥墩外侧和两桥墩之间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横向贝雷片的辅助支撑,脚手架基础处理采用混凝土硬化既有地面,然后上面铺设枕木4 横向支撑临时支墩上面的横向支撑采用两根并排的40H型钢,桥墩处的横向支撑采用贝雷片,贝雷片布臵采用8片并排布臵,横向用夹板加固连接,吊装横向支撑时,采取半封闭道路进行吊装施工。

5. 纵向贝雷片及底模纵向贝雷片采用三跨连续拼装,桥墩处可断开。

贝雷片采用地面拼装成型后用吊车吊装到位,吊装前要和相关的交通部门协调好,做好线路的防护工作。

具体吊装步骤如下:跨铁路部分:1)由塔吊吊装11.8米的贝累片就位后,并进行加固处理。

2)用50吨吊车安放在铁路南侧,吊装27.35米的部分,27.35米的部分与11.8米的部分在临时支撑处搭设的平台上进行连接。

跨公路部分:1)50吨吊车安放在铁路南侧,封闭孟庄北路3小时,吊装 1124#桥施工方案孟庄北路上的15米长贝累片,并与跨铁路部分连接。

2)封闭铁港立交5小时,50吨吊车安放在铁港立交上,吊装铁港立交上的30米长贝累片,并与跨孟庄北路上的贝累片连接。

3)封闭孟庄南路三小时,50吨吊车安放在孟庄南路上,吊装孟庄南路上的15米长贝累片,并与前面的贝累片连接。

贝累片吊装完成后,在贝累片上铺设横向25a工字钢,工字钢间距75cm,工字钢吊装利用塔吊进行作业。

工字钢铺设完毕后,上面铺设纵向方木,方木为10cmX8cm,间距40cm,方木铺设完毕后,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作为箱梁的底模。

6、支架预压1)压重荷载的计算:支架预压重量根据箱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箱梁重量加上施工荷载总重量的1.1倍。

2)测点的布臵: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臵设在支点、梁跨的1/6、1/3、1/2、2/3和5/6处,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

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

3)压重材料的选用:24#桥施工方案压重荷载选用袋装砂,每袋重量1.2t左右,袋子装完后,称量出具体重量后标注在袋子外面醒目位臵,便于压重时记录。

对于横梁实心断处,压重荷载较大,压重时,底面用沙袋压至和跨中荷载相同后,上面用型钢及其他钢材压重,钢材重量做好详细的称量并做好记录。

压重材料在项目部驻地装完称量后运至施工场地4)吊装设备的选用:压重吊装设备采用吊车和塔吊结合的办法。

第一、二、五跨桥梁压重采用吊车,第三、四跨压重采用塔吊和吊车结合,加快施工进度。

5)压重顺序:压重顺序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本工程的几何特点及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a、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臵排列砂袋,共分两层计1.6米。

B、全部重量达到50%时对支架、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臵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

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

C、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00%时 1324#桥施工方案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

D、压重至总重量的110%时停止压重并持荷一天。

在这期间对支架、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作好详细记录。

6)卸载按照压重顺序后压重的先卸载,先压重的后卸载的顺序进行卸载。

在压重重物全部卸完后对现浇支架全面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7.箱梁模板及钢筋1)模板箱梁外模:面板采用2.44m×1.22m×0.012m 竹胶板,纵向铺放,要求纵、横缝对齐,缝宽不得大于1mm;箱底背材用10cm×10cm 方木,纵向铺放,间距240mm;箱梁侧面背材用井字形方木,竖向用10cm×10cm 方木,间距240mm,横向用2 根15cm×12cm 方木;翼板底背材用10cm×10cm 方木,间距240mm,横向铺放;圆角处用定型钢模。

箱梁内模:面板采用组合钢模或木模,底部不封闭,面板底脚向箱中平伸0.5m,顶板上在每个箱室上面隔8m 留1 个0.5m×1m 人孔,便于浇注混凝土和拆除内模及以后的预应力张拉,相邻箱室的人孔要错开位臵,防止人孔都在同一截面,削弱了箱梁的受力。

背材环向用5cm×8cm 的方木,间距240mm;侧面用 1424#桥施工方案1 根10cm×10cm方木,立木采用10cm×10cm 的方木,纵向间距6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