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 小说阅读 专题三 突破小说探究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四个明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 小说阅读 专题三 突破小说探究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四个明

专题三突破小说探究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四个明确”一、(2015·安徽省滁州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喷壶梁晓声喷壶做成后,老者很久没来。

而铁匠常一边吸烟,一边望着那只大喷壶发呆发愣。

往日,铁匠每每手里敲打着,口中哼唱着。

自从他做成那只大喷壶以后,铁匠铺里再也没传出过他的哼唱声。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替老者来过一次。

她将那只大喷壶仔仔细细验看了一遍,分明的,想要有所挑剔,但那大喷壶做得确实无可挑剔。

姑娘最后不得不说了两个字——“还行”。

“还要做九只一模一样的,一只比一只小。

你肯做吗?”铁匠目光定定地望着姑娘的脸,似乎在辨认从前的熟人,他知道那样望着对方有失礼貌,但他不由得那样。

“你说话呀!”姑娘皱起眉,表情显得不耐烦了。

“我……肯做。

当然肯……”铁匠一时有点儿不知所措……“那么,记住今天吧。

我们一年以后的今天见。

”姑娘说完,转身就走。

铁匠跟出了门,铁匠的目光不但忧郁,而且,竟很有些伤感了。

他转身时,碰了那串铁皮葫芦,悦耳的声音刚一响,他便用双手轻轻捂住最下面的一个,仿佛捂住一只蜻蜓或一只蝴蝶,于是整串葫芦被稳住了;悦耳的声音也就停止了……世上有些人没结过婚,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爱过的。

铁匠由于自己是瘸子至今没结婚,但在他是一名初二男生时就爱过了。

那时的他眉清目秀。

他爱上了同班一名沉默寡言、性情特别内向的女生。

初二下学期他和她成了同桌,起初他连看都不敢看她。

某一天,他终于鼓起一百二十分的勇气塞给了她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他“少年维特之烦恼”。

三十几年前中学生的早恋方式与今天没什么不同,也都是以相互塞纸条开始的。

但结果却往往与今天很不一样。

他首先被安排与自己的同桌分开了,接着纸条被在全校大会上宣读了,再接着是找家长谈话。

他的父亲——三十几年前的铁匠——从学校回到家里,怒冲冲地将他毒打了一顿,而后是写检查和保证书……这是初二男生的耻辱,直至“文革”开始以后方得以洗雪。

他第一个冲上批斗台抡起皮带抽校长,他亲自操剪刀将女班主任老师的头发剪得乱七八糟,他对他同桌的报复最为“文明”——他命她拎着一只大喷壶,在校园中浇出一片滑冰场来!那个冬季真是特别的寒冷啊,而他不许她戴着手套拎那把校工用来浇花的大喷壶……整个冬季她也没浇出一片足以滑冰的冰场来。

后来,他们再无交集,他上山下乡,瘸了一只腿,之后返城。

返城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中,一名女同学告诉他,其实当年不是他的同桌“出卖”了他,是那名和她特别亲密的女同学。

当时他听了并不觉得内疚。

他认为都是少年的冲动和时代的过错。

但是当他又听说,三十几年前,为了浇出一片滑冰场,她严重冻伤的双手被齐腕锯掉了,他没法再认为那是时代的过错了。

他的忏悔远远大于那名当年“出卖”了她,也“出卖”了他的女同学。

每一只喷壶的打做过程,都是人心的审判过程。

他那颗心的疤疤瘌瘌的数层外壳,也终于一层层地被彻底敲砸开了。

他看到了他不愿承认更不愿看到的景观。

自己灵魂之核的内容,丑陋而又干瘪,像一具打开了石棺盖因而呈现着的木乃伊。

他自己最清楚,那丑陋并非来自于外界,而是从自己灵魂里生出的东西。

原因是他的灵魂里自幼便缺少一种美好的养分——人性教育的养分。

忏悔并不能抵消他所感到的战栗……他一天天等待着他的“赎罪日”的到来……那条老街却在年底就被提前推平了。

他十分幸运地得到了一处门面房,而且是里外两间,而且是在一条市场街上。

动迁部门告知他,因为有“贵人”关照着他。

否则,他凭什么呢?休想。

他所等待的日子终于等到了。

那老者却没来,那姑娘也没来。

一个认识他的孩子将一封信送给了他,是他当年的同桌写给他的。

她在信中这样写着:我的老父亲一直盼望有机会见到你这个使他的女儿失去了双手的人!我的女儿懂事后也一直有同样的想法。

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他们都曾打算替女儿和母亲惩罚你。

他们有报复你的足够的能力。

但我们这一家人都是反对报复的人,所以他们反而在我的劝说之下帮助了你。

因为,对我在少女时期爱过的那个少年,我怎么也狠不下心来……在五月的阳光下,在五月的微风中,铁匠铺外那串亮锃锃的铁皮葫芦响声悦耳……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惩罚女孩对他感情的“出卖”,男主人公强迫女孩在寒冷的冬天用一把大喷壶浇出一片滑冰场来,导致女孩双手被冻伤锯掉,男主人公为少年的冲动和时代的过错而深陷懊悔之中。

B.小说结尾处的环境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

男主人公自我救赎,女主人公以德报怨,他们终于赢来了自己心灵的春天,这样的结尾也为文章增添了一抹亮色。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铁匠“望着那只大喷壶发呆发愣”,暗示铁匠陷入对过去不堪往事的回忆之中,直面自己丑陋的人性,迎接自己人性的审判。

D.一个初二男生内心萌动着对异性的美好情愫,结果这份情感被击得粉碎,男主人公走上“报复”的道路。

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而应该循循善诱。

E.小说用插叙的手法补充叙述男女主人公年少时的往事,既解开了读者的悬念,还让读者了解到特殊的社会背景,使男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变化更加合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解析:选AD。

A项中“男主人公为少年的冲动和时代的过错而深陷懊悔之中”分析错误,文中说,当男主人公听说女主人公的双手被冻伤锯掉时,他的内心非常内疚,他没法再认为那是时代的过错。

D项中“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而应该循循善诱”的分析与本篇小说的写作意旨不符。

2.小说以“喷壶”为中心叙事写人,有什么好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线索的分析鉴赏。

小说的中心线索是喷壶,它起到了设置悬念、串联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情节加以分析。

答案:①以“喷壶”为中心叙事,设置悬念。

文章开篇写一位老者和一位姑娘先后来到铁匠铺要求男主人公打制十只一模一样且一只比一只小的喷壶,这个要求引起了男主人公内心的强烈震动,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喷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伤害,女主人公的家人想报复男主人公,男主人公的自我审判过程,这些情节都是靠喷壶来推动的。

③以“喷壶”为中心写人,充分展现了人物形象特点及内心的变化。

喷壶见证了男主人公人性的丑陋,也见证了男主人公如何层层敲开自己的心灵,直视自己的灵魂,展开自我审判,走向自我救赎的过程。

3.对于从未出场而又无处不在的女主人公形象,小说是如何塑造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

题干中的“从未出场”是一个重要的暗示。

结合文本内容可以看出,小说采用了侧面描写、对比反衬等手法来表现女主人公。

指明手法,并能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即可。

答案:①侧面描写。

小说没有一处正面描写女主人公,她的故事及性格特点是通过男主人公的回忆及结尾处的那封信来表现的。

②对比反衬。

小说中,少年时代“出卖”男主人公的并非女主人公,而是她的亲密女友,与亲密女友的自私、怯懦相比,女主人公显得隐忍和有担当,反衬出她人性的高尚。

同样面对年少时“爱过的人”,男主人公狠下心来恶性报复,女主人公却能以德报怨,人性的对比更显出女主人公的高尚。

③正面衬托。

在女主人公的反复劝说下,她的父亲及女儿改变了想要报复惩罚铁匠的初衷,并最终帮助了铁匠,父亲及女儿的改变更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宽容和善良。

★4.这是一篇关乎忏悔的小说,在人性教育方面的思考也颇有深度。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忏悔并不能抵消他所感到的战栗……”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这句话是小说中能触及铁匠灵魂的一句评论性语言,可以从这句话反映的人物心理角度分析。

在听到女同桌的双手被锯掉后,铁匠是有忏悔的意识的,但这种忏悔意识是在另一种更为深刻的自省中发现了自己灵魂的丑恶根源,这丑恶的根源更令他战栗。

分析时,要注意这表里两层含意。

答案:小说中的铁匠面对年少时所犯下的罪过,陷入深深的忏悔之中,他希望通过精心打制喷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审判自己的灵魂来赎罪,但仍害怕受害者不接受自己的“赎罪”。

在对自我的灵魂进行审判时,铁匠发现了一个令他更感可怕的事实,他的灵魂里自幼便缺少一种美好的养分——人性教育的养分,这才是他人性丑恶的根源,他为此深感悔恨与不安。

小说启示我们,自幼便要加强人性的教养,荡涤灵魂深处的尘埃,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减少悲剧的发生,而这远比悲剧发生后再来忏悔有意义,有价值。

二、(2015·广东汕头市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冬天里的秘密弗兰茨是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了亲人。

他在医院住了两年多了,是洛里安大夫的病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冬天来临的时候,他已经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要靠人喂饭,洗脸。

夜里他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医生把他安排在了顶楼的小房间里,房间的窗户朝着一条寂静的横街,这意味着,他开始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但是圣诞节到了,新年到了,死神却一直没到顶楼房间里来找他,洛里安大夫也不明白这老人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却还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

凭大夫多年的经验,使弗兰茨活下来的不是药物,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相信,这老人的心中一定有个秘密。

这天傍晚,洛里安大夫推开弗兰茨的门,却发现他正朝窗外张望。

看到大夫进来,他立即把脑袋缩了回去。

大夫说:“您应该静静地躺着休息,为什么总往窗外张望?”弗兰茨先生想了一会儿,对洛里安大夫说:“请您走到柜子后面去,不要露面,要不就不灵了。

”于是大夫就走到柜子后面去。

弗兰茨先生坐起来,关掉床头柜上的灯,这时小房间里一片昏暗。

接着他又开了灯,又关掉,又开灯。

突然,在他们对面横街的一间亮着灯的顶楼窗户里出现一个姑娘。

这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大眼睛,黑头发,她笑着并朝这儿招手示意,弗兰茨先生也向她招手示意。

小姑娘在对面鼓掌,然后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摆在窗台上,她自己站在窗台后面。

窗台上摆的尽是玩具,有乔木,灌木,有一个教堂,还有许多洋娃娃,只要用手插进洋娃娃的衣服里面,它的形态就能不断变化,像活的一样。

小姑娘在她的窗口表演了一场真正的木偶戏!表演完毕,小姑娘鞠了一个躬。

弗兰茨先生笑了,这可是大夫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他笑,于是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两步。

这时,在小姑娘半明半暗的房间里出现了一个妇人,当她意外地发现弗兰茨先生和医生时,她惊呆了,赶紧拉上窗帘,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对不起,是我妨碍了演出!”洛里安大夫沮丧地说。

弗兰茨先生躺在床上喘了会儿气,终于开口了:“我认识这个小姑娘五个星期了,纯粹是偶然,一天,我想转身到另一侧,当我抬起头时,看到了她,她就把那些洋娃娃指给我看,并开始表演起来。

为我表演!“从那时开始,她每天给我表演节目,而且总是新的,感谢上帝,让我的眼睛还看得到东西。

我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傍晚来临,这个时间我们用信号约好了,灯一闪,她的演出就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