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莲说PPT课件

爱莲说PPT课件



3、线索:《陋》以“惟吾德馨”引领全
文,《爱》以“爱”贯穿始终。
译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不译。
文: 你
汝之不惠
/
甚矣
不 聪
主语 谓语明也来自太 汝 / 不惠厉
下面 独立 的句 子做 了上 面句 子的 主语。
害 主语 谓语
了。
重点词语
①隐逸者 :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有些人
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②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③噫: 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④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⑤同予者: 像我这样的人 ⑥宜乎众矣: 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二“叹”-- 爱莲者“少”
三“叹”--爱牡丹者“众” 作者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
从反而衬托,从而突出莲傲岸高洁、 超凡脱俗、不慕名利的品行。
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
质的描写,以菊和牡丹为衬托,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 品格,表达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 利的世态的厌恶。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 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 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君 子
中通外直
的 不蔓不枝
化 香远益清
身 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与恶浊的世 风同流合污
通达事理

不攀附权贵

芳名远扬
言 志
志洁行廉
仪态端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话中的七个短句分别描述了 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呢?
1、“淤泥”和“清涟”写出了莲花的 生长环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花的 体态; 3、“香远益清”写出了莲花的 香味; 4、“亭亭净植”写出了莲花的 整个形体姿态;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 清高风度;
爱莲说 ——周敦颐
爱 莲 说
周 敦 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说”是一种议论文 的文体,可以直接说 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 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巧用衬托。菊——正衬;牡丹——反衬
3、巧用比喻。菊——隐士;
牡丹——富贵者;
莲——君子
6、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
1、主题:都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不
相 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同 点
2、立意: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3、表达方式:都大量运用描写。
1、文体:一为“铭”,一为“说”;
不 同
2、句式:《陋》以骈句为主,《爱》则 以散句为主;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的?
从生长环境、外形、气质三个方面来描写 莲的形象。
1、重点段落的理解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 为什么作者独独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 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3、学习映衬的手法:
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 菊花和牡丹呢?
二、涵泳文章的意蕴之美
1.作者爱“莲”,仅仅写 “莲”不就行了吗?为什 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衬托:用一个 事物来陪衬另 一个事物,以 使后者更突出。
正衬 菊花 反衬 牡丹
品行高洁 超凡脱俗
不慕名利
4、分析结尾:
一“叹”-- 爱菊者“鲜”
菊花。自唐朝以来,世
人很喜欢牡丹。
①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②染:沾污(污秽)。 ③濯:洗涤。 ④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⑤妖:美丽而不端庄。 ⑥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⑦亭亭净笔植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
耸立的样子。植,立。
⑧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⑨焉: 助词。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不译。
予 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主语 谓语
宾语
下面
独立
的句
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主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谓语
子做 了上 面句 子的 宾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 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 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 (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 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 近去玩弄啊。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鲜 xiǎn 很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 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重点词语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①之:结构助词,的。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 ②甚:很。
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③蕃: 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 ④独爱:唯独喜爱。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蕃 fán 多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 淤 yū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濯 zhuó洗涤
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亵 xiè 亲近
而不庄重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
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
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
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
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