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题卡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题卡

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书写水平考查(5分)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元勋.(xūn)选聘.(pìn)挚.友(zhì)迭.起(díe)B. 殷.红(yīn)燕.然(yàn)澎湃..(péng pài)伫.立(zhù)C. 小楷.(kǎi)咳嗽.(sòu)校.对(xiào)草率.(shuài)D. 韭.菜(jiǔ)揩.桌子(kāi)疙瘩..(gē da)抹.杀(mǒ)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 鞠躬尽瘁家喻户晓至死不懈气冲斗牛B. 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慷慨淋漓C. 目不窥园锋芒必露深恶痛绝警报叠起D. 兀兀穷年群蚁排衙迥乎不同马革裹尸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锲而不舍:不停的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B、孰若孤:谁像我一样孤独。

孤,孤独。

C、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D、不以为然:部认为是对的。

5、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躁动,以厚道的心地偏激以沉稳的步履沉醉。

A. 激荡沉淀稳住踏破B. 踏破稳住沉淀激荡C. 激荡稳住踏破沉淀D. 踏破沉淀激荡稳住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

D、《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7、对下列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

被雪覆盖的田园上,那麦苗和雪亲切地耳语。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这句话不是病句。

C. “甲秀楼壮观”“古雅的阳明祠”这两个短语依次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D. “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

”这个句子中“优美”和“曲线”分别是形容词、名词。

8、下面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西游记》是古代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写了孙悟空大闹天空和护送唐僧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长得象骆驼一样丑陋,在南京路上拉洋车的故事。

9、填空(10分)会像割草一样把脑袋给他搂掉!屋里全无动静,到底使“白脖”们疑心起来了。

只听一个说:“到底有没有人哪?”另一个说:“他妈的,我上窗户上再去看看。

”“别!叫里头给你一家伙!万一是个地道口呢?”一听见“地道口”三字,另一个立刻发了毛:“那,可也是!要叫土八路把咱拉进地道去,那不完啦!趁早再叫两个人来,也许还有地雷呢!”“突嚓突嚓”,叫自己的想头吓怕了的两个家伙,真个相随着跑掉了。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不超过20字)(2分)14.画波浪线句子“显然,他又改变了主意,要看看下一步怎么个走哩。

”中的“主意”指什么?(2分)15.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可老钟叔大气儿不出,方寸不乱,眼睛里明光的,就像正待捕鼠的猫儿;那副沉稳气概,又像一座黑石山。

16.同是抗日英雄,老钟叔与《芦花荡》中的老头子在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回答。

(3分)文段二(16分)髯须飘飘汪曾祺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

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

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

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

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

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

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

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

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

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

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

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

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

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

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

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

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

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

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

他爱用秃笔。

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

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

他原是学画的。

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

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

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

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

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

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

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注】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7.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2分)A.因为闻一多先生讲课语言生动,还因为他讲授的内容兼跨文理,所以他的课受到广大文科和理科学生的欢迎。

B.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他搜集别人笔筒中的废笔,用于研究中国的书法,以便结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

C.手摩伏羲女娲的石像是珍贵的文物,闻一多先生却把它随意地钉在黑板上,可见他潇洒刚强的个性。

D.闻一多先生讲课,能够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将晚唐诗与法国的印象派放在一起讲解,这在当时是很新潮的。

E.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选取了闻一多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叙评结合,凸显人物个性,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8.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4分)19.作者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

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请根据本文分析陈述这个建议的理由。

(3分)20.请结合全文,谈谈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4分)21.这篇文章寄寓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分)文段三(12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解释加点词。

(3分)(1) 及.鲁肃过寻阳()(2)蒙乃.始就学()(3)卿今者才略..()23、翻译句子(4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4、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2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文段四(5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6、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2分)2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28.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尊敬的客人: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

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180元。

谢谢!这张小纸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要告诉客人的最主要的意图是什么?(4分)29、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4分)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2分)五、写作能力考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分)30、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

请以“谢谢你,”为题目(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31、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伟大的中国梦是由一个个小小愿望的实现构成的。

你的理想是什么?请以《我的渴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语句顺畅,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卡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