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器人技术 第五章 轨迹规划PPT课件
机器人技术 第五章 轨迹规划PPT课件
.
多项式轨迹规划
实例
分析已知条件:14个 ➢起始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A
C D
➢终止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B
➢第一中间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连续性条件;
➢第二中间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连续性条件。
三段轨迹多项式函数分别为:
( t) 1 a 0 a 1 t a 2 t2 a 3 t3 a 4 t4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
对关节加速 度要求较高
.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
.
经过中间点的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法
.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初始和终止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为已知,具有四个已知参数, 因此可以确定一个三次多项式:
(tf)c12 c2tf 3 c3 tf20
.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当起点和终点的速度为0时,解得:
c0 i
c1 0
c2
3( f i )
tf 2
c3
2(f i )
tf 3
.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位移、速度、加速度方程为:
(t)i 3(tff 2i)t22(tff 3i)t3
(t)6(f i)t6(f i)t2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抛物线过渡的线性轨迹规划
➢为了克服多项式轨迹规划中速度、加速度均变化 导致计算量增大的缺点,采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规 划方法。 ➢主体部分速度为常数,为了避免在起始和结束段 产生过大加速度,采用抛物线过渡。过渡段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系统的设计。
0 0
0 00 0 0 00 0
0 0
1 3f
01
2 3f
2 3 f
3 3f
3 3 f 2
4 3f
4 3 f 3
c2
c3
D 0 0 0
0
0 00 0
0 00
2
6 3 f
12
3
f
2
c4
简化写为:MC 则系数矩阵为 CM1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多项式轨迹规划的缺点
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时间t的函数,机器人 关节在控制过程中需要不断计算新值,增加了 控制器的负担。
有误!
.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缺点:
➢加速度有突变,意味着力或力矩需 要有突变,这会造成振动和冲击 ➢需要进行加速度校验:
act max6(tf f2 i )
.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如果初始点和终止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均为已知, 则有6个已知参数,可以确定5次多项式:
( t) c 0 c 1 t c 2 t2 c 3 t3 c 4 t4 c 5 t5 ( t) c 1 2 c 2 t 3 c 3 t2 4 c 4 t3 5 c 5 t4
1 1f
2
2 1f
0
3 1f
0
4 1f
00 00
0 0
0 00 0 0 00 0
0 0
0 0
aa32
B
0
0 0
0 1
0
21 f
0
31f 2
0
41f 3
10 0 1
0 0
0 00 0 0 00 0
0 0
0
a4
0 b0
0
0
0
C 0 0
2 61f 121f 2 0 0 2 0 0 0
第五章 轨迹规划
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
.
轨迹规划的基本概念
路径与轨迹
路径定义为机器人位形的一个特定序列,而不考 虑机器人位形的时间因素。 轨迹则强调何时到达路径中每一点,强调时间性。
.
关节空间与直角坐标空间描述
关节空间描述:已知关节的起始点、中间点、终止点参数,求关节 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直角坐标空间描述:已知机器人手坐标系运动路径或轨迹,求各关 节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t)c0 c 1 t c2 t2 c3 t3
已知:
(ti) i
(tf ) f
(ti ) 0 (tf ) 0
.
求 c 0 c1 c2 c3
三次多项式
对多项式求导:
(t)c12c2t3c3t2
把上述已知条 件带入,得:
(ti)c0 i
(tf)c0 c 1 tf c2 tf2 c3 tf3
(ti)c1 0
tf2
tf3
(t)6(f i)1(2f i)t
tf2
tf3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例题:要求一个六自由度机器人第一关节在5S内从初始角30度运动到 终端角75度,用三次多项式计算在第1、2、3、4S时的关节角度。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例题2:假设在上例基础上继续运动,要求在其后的3S内关节角达到105度, 画出该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需要转 化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后才能 够实施。
转化的具体方法是,取若干中间 点,并依次计算逆运动学方程, 求出各关节对应点关节参数。
.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规划的注意事项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不能穿过自身;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不能超出其工作空间; ➢直角坐标空间轨迹不能导致关节变量突变。
.
00
0
1 2f
2 2f
3 2f
0
0
0 0
0 0
0
b1
0 b2
C
Hale Waihona Puke 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10 0 0
0 0 1 2 2 f 3 2 f 2 0 1 0
0
0 0 0 2 6 2 f 0 0 2 0
0
b3
0 0
c0
c1
DD
0 0
0 0
0 0
(t)2 b 0 b 1 t b 2 t2 b 3 t3
( t)3 c 0 c 1 t c 2 t2 c 3 t3 c 4 t4
.
把已知条件带入上述三个多项式,得
A 1 0 0 0
A 0 1 0
0
0 00 0 0 00 0 0 0 00 0 0 00 0 0
0 a0
0
a1
BA
0 0
对于存在中间点的情况,如果不知道中间点全部运动参数, 则可以采用更高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把两段独立的轨迹规 划方程合并成一个阶次更高的方程。
( t) c 0 c 1 t c 2 t2 c n 1 tn 1 c n tn
.
高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随着阶次的增高,计算量明显增大; ➢解决的办法是:还要把高次多项式化为多个低阶次 的多项式。使所有低阶次多项式的未知变量数与所有 给定已知条件相等,并尽量减小不同多项式的阶次差。 ➢相邻的多项式之间满足位置、速度、加速度连续性 约束条件。
.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例题:同上例,且已知初始加速度和末端 减速度均为5度/秒的平方。
.
多项式轨迹规划分析
➢给出的已知条件越多,多项式的级数越大; ➢前面所述已知条件均是关于起始和终止点的; ➢如果存在中间点,并且已知中间点运动参数,则分为两 段,然后对每一段分别独立进行多项式轨迹规划。
.
高次多项式运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