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1外科病人体液失调和休克试卷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1分]平衡盐溶液的配方是A:1/3复方氯化钠溶液和2/3的1.9%乳酸钠溶液B:1/3的1.9%乳酸钠溶液和2/3复方氯化钠溶液C:1/3的5%碳酸氢钠溶液和2/3生理盐水D:2/3的5%碳酸氢钠溶液和1/3生理盐水E:1/3的11.2%乳酸钠溶液和2/3生理盐水2.[1分]高血钾引起心律失常应立即A: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60mLB: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60mL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D: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120mLE: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100mL3.[1分]关于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哪项不正确A:禁食病人应补液2000~2500mLB:中度出汗应多补低渗液体500~1000mLC:大量出汗应多补低渗液体1000~1500mLD:气管切开病人应多补低渗液体1000mLE:体温每升高1℃,每千克体重应多补低渗液体4~6mL4.[1分]代谢性酸中毒时A:呼吸浅快B:呼吸深大C:对呼吸无影响D:钾离子进入细胞内E:尿液呈碱性5.[1分]高血钾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肾衰竭多尿期B:急性肠梗阻C:长期应用利尿药D:长期应用皮质激素E:挤压伤(严重)6.[1分]休克发生持续时间超过多少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的损害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2小时E:14小时7.[1分]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是A:心、脑、肾功能衰竭B:心、肺、肾功能衰竭C:心、肝、肾功能衰竭D:肝、肺、肾功能衰竭E:心、肝、肺功能衰竭8.[1分]休克病人的体位一般应采取A:头低躯干抬高位B:头和躯干部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D:头和躯干部抬高25°~30°,下肢抬高20°~30°E:头和躯干部及下肢都抬高20°~30°9.[1分]休克病人尿量稳定在每小时多少以上时,表示休克已纠正A:25mLB:30mLC:35mLD:20mLE:50mL组5选1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10.[1分]胃癌合并幽门梗阻常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高钙血症11.[1分]肾功能不全常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高钙血症12.[1分]重度肺气肿病人常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高钙血症13.[1分]长期应用盐皮质激素常发生A:高钾血症B:高钙血症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高镁血症14.[1分]严重挤压伤常发生A:高钾血症B:高钙血症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高镁血症5选多(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5.[1分]高钾血症的处理原则是A:积极防治心律失常B:立即停止钾盐摄入C:降低血清钾浓度D:原发病治疗E:改善肾功能16.[1分]等渗性缺水常见的病因有A:肠瘘B:大量呕吐C:大创面慢性渗液D:高热、大量出汗E:腹腔内感染17.[1分]引起等渗性缺水的原因有A:急性消化道液体丧失B:大量出汗C:肠梗阻早期大量呕吐D:大面积烧伤48小时内E:十二指肠早期18.[1分]对休克病人的一般监测项目包括A:中心静脉压B:肺动脉楔压C:血压D:心脏指数E:动脉血气分析19.[1分]有效循环血量主要依赖A:有充足的血容量B:有良好的肺功能C:有效的心排血量D: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E:水、电解质平衡A:处理原发感染灶B:应用抗菌药物C: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D:增强病人的抵抗力E:应用大量激素是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表示))21.[1分]治疗低血钾时,应力争在1~2天内纠正低血钾状况。
×22.[1分]治疗高血钾时,应迅速设法降低血钾。
√23.[1分]治疗低血钾较严重的病人可通过静脉推注补钾。
×24.[1分]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缺水应属等渗性缺水。
×25.[1分]人体主要依赖血液缓冲系统来调节酸碱平衡。
×26.[1分]反复呕吐造成电解质损失最多的是钾。
×27.[1分]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易快,呼气有酮味,血浆碳酸氢根值下降。
√28.[1分]休克时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血压下降,尿少和酸中毒。
×29.[1分]休克病人的最佳体位是头低足高。
×30.[1分]各种休克的共同点是有效循环血量的急骤减少。
√填空(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31.[1分]治疗高渗性脱水时,应以_0.45%氯化钠液_或5%葡萄糖液_补充之。
32.[1.5分]成人每天需要水_2000~2500_mL,氯化钠_4~5 _g,氯化钾_3~4 _g。
33.[0.5分]病人尿量必须在_40mL/h 以上时,才能静脉补钾。
34.[1分]动脉血浆的pH值为_7.40 _±0.05 _。
35.[1分]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_肺的呼吸_和_肾的排泄完成对酸碱的调节。
36.[1.5分]休克分类方法很多,但一般将休克分类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_心源性休克_、解词(解释下列名词,缩写应先写(译)出全文再解释)38.[2分]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储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39.[2分]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40.[2分]中心静脉压:当体循环血液经过动脉和毛细血管到达微静脉时,血压下降压15~20mmHg。
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终点,血压最低,接近于零。
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41.[2分]高钾血症:血钾度超过5.5mmol/L,即为高血钾症。
42.[2分]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系指机体的摄入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问答(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43.[5分]试述休克的病因分类:按病因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5类。
44.[5分]按休克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哪3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如何?按休克严重程度分类如下:(1)轻度休克:表现为苍白,皮肤湿冷,轻度发绀,病人觉冷和口渴、尿少。
收缩压偏低,脉压减小(早期亦可血压正常或偏高)。
主要为非生命器官和组织灌注减少所致,相当于10%~20%的血容量丢失。
(2)中度休克:上述情况加重,血压下降,收缩压可为60~75mmHg(8~10kPa),脉压小。
尿量少于0.5mL/(kg·h),提示有显著肾血流量不足。
此时肝、肾、胃肠道等生命器官血流灌注减少,相当于20%~40%的血容量丢失。
(3)重度休克:病情更重,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低于60mmHg(8kPa),无尿。
由于心、脑灌注减少,出现烦躁不安、易激动、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急促,心律失常,以至心脏停搏,相当于40%以上的血容量丢失。
45.[5分]试述休克的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20mmHg(2.67kPa),即可诊断为休克。
低血压不一定是休克,休克必须有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46.[5分]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外科疾病主要有哪些?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
当感染病人的体温突然上升达39℃~40℃或突然下降到36℃以下,或有寒战、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数、脉压变小等,往往表示休克将要发生,必须予以重视。
47.[5分]试述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1)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2)等渗性缺水的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尿少、乏力、舌干、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但不口渴;48.[5分]试述等渗性缺水的防治原则、补液方法和注意事项。
(1)等渗性缺水的防治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应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③注意低钾血症发生,尿量达40mL/h后补充氯化钾。
(2)等渗性缺水的补液方法:①脉搏细数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常表示细胞外液丧失量已达体重的5%,可先从静脉快速滴注3000mL液体(按体重60kg计算),以恢复血容量。
如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则可先补上述量的1/2~2/3。
②公式法,补等渗盐水量(L)=血细胞比容上升值/血细胞比容正常值×体重(kg)×0.25。
③还应补给日需要量水2000mL和氯化钠4.5g。
(3)等渗性缺水补液时的注意事项:①肾功能不好时,输大量等渗盐水,注意防止高氯性酸中毒;②多用平衡盐溶液;③先用盐水,后用糖水;④及早纠正酸中毒;⑤纠正缺水后,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并及时补钾。
49.[5分]试述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1)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①治疗原发病;②用氯化钾补钾,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滴注补充;③不要求1~2天内完全纠正低钾状况。
(2)低钾血症的补钾方法:氯化钾生理需要量为3~4g/d。
一般轻度低钾者每天应给钾4~5g,重度低钾者每天补给钾6~8g(含生理需要量)。
(3)补钾的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一天总补钾量不超过8g;③补钾浓度应<0.3g/100mL;④补钾速度应低于80滴/min;⑤补钾应在尿量>40mL/h后进行,并注意观察尿量;⑥追踪复查血钾浓度达正常为止;⑦酸中毒及肝功能损害者可用谷氨酸钾。
50.[5分]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要点。
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要点:①病史;②呼吸深而快;③COCP或HCO3-<22mmol/L;④血气分析,失代偿时pH和[HCO3-]明显下降,PCO2正常;⑤常伴缺水、尿少,尿酸性。
51.[5分]试述代谢性酸中毒治疗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1)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纠正缺水、电解质代谢失调;③血浆HCO3-低于16mmol/L,应用碱剂治疗,可用4%~5%碳酸氢钠溶液。
(2)代谢性酸中毒的补碱公式:1)5%NaHCO3(mL)=[CO2 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6。
2)4%NaHCO3(mL)=[CO2 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8。